消夏避暑: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东方卫视
2020-07-29 14:47

自从有了电器,现代人消夏避暑的方法有了更多可能性,可是在没有先进设施的古代,人们用什么方法来避暑呢?

先秦时,《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使志勿怒”的说法,告诉大家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老子》里也有“静胜热”的说法。通俗来说,就是“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就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无法入眠,索性半夜爬起来登楼纳凉。他还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我身为凡人,想要我像《老子》里所说的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心静”没什么作用,于是古人又想到了在竹林、水边纳凉。寻一片茂林修竹或潮湿清润的水畔,听风吹竹叶、清流急湍的声音,由内而外感到清爽。

北宋词人王观曾写过一阕《雨中花令》,透露了当时人们盛夏消暑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

雨中花令·夏词(北宋)

王观

百尺清泉声陆续。映潇洒、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试展鲛绡看画轴。见一片、潇湘凝绿。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北宋词人王观的这阕《雨中花令·夏词》,读完之后,如同有清风拂面,凉爽袭人。“百尺清泉声陆续。映潇洒、碧梧翠竹”,开篇两句,作者从听觉和视觉入手,将我们引入一个由清泉、碧梧、翠竹组成的清凉宜人的意境。梧桐具有枝干虚中、末梢坚实的特点,而竹同样具有虚心、孤直的特征。“虚中实外”的特点正是古代仁人君子的品质,词人将“梧桐”与“竹”两个意象加以组合,表达了不随流俗、孤直清高的君子之心,这与作者王观的处世姿态非常相符。“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紧接着,作者仿佛拨开重重迷雾一样,将我们的视线由远及近,由窗外引到室内,最后却没有落到主人公身上,而是以“玉枕”为视觉落点。词的上片虽然没提一字清凉,却因为清泉、竹梧、玉枕的意象组合,而让人如沐清风。词的下片,说主人公不仅身处清凉的环境,还从心理上避暑降温。“试展鲛绡看画轴。见一片、潇湘凝绿”,他展看画轴,画面上是一片清新的绿色,从视觉上,将上片的清凉感延续了下来。他还想象了一番入夜的景象——“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凉夜漫漫,清风徐来,何其舒畅。词中众多带有冷色调的词汇,在作者笔下被巧妙构思成一个夏日里难得的清凉世界。黄苏《蓼园词选》对这阕词的品评是“清气满纸,夏日展读,如饮一服清凉散也。”

从先人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消夏避暑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风雅的生活情趣。古人的避暑圣地,除了极负盛名的清代避暑山庄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承载了唐玄宗、杨贵妃唯美爱情故事的华清宫。华清宫位于陕西骊山,因山北有温泉,最初叫温泉宫,唐玄宗李隆基时改为华清宫。清代画家袁耀根据这段史实,充分发挥想象,绘制了《骊山避暑图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骊山避暑图屏》清 袁耀绢本设色237cmx31.7cm/237cmx57.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骊山避暑图》巍峨壮观,风光旖旎。整体远观,与《千里江山图》的风度有些相似。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的楼阁建筑,隐没在群山之间,相互辉映;而山石的雄浑与建筑的精巧彼此衬托。

画面右侧有一处岩崖,岩壁上筑有凉亭,更远处有一座亭桥,桥上亭中二人对谈,旁边二人侍立。

画面主体,是一座水榭楼阁,诸多宫人往来其间。垂柳掩映下,朱红色的亭柱格外亮眼,再与青绿色的远山近石相衬,显得华丽而不俗艳。画面左侧,崎岖秀丽的山石、影影绰绰的楼阁,其间古树虬枝盘曲,让人不禁想到那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这幅《骊山避暑图》,殿宇楼阁以坚实的山岩为依托,以浩淼的江湖为背景,给楼阁营造出置身仙境而不脱离现实的氛围。同时,工整细腻、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也为冷漠的山石增添了色彩与生趣,从而赋予楼阁界画深远的意境和宏大的气势,创造出一种华丽精致的画风。

从先秦到现代,文人们在“消夏避暑”的过程里,涌现出无数灵感,产生了许多赏心悦目的作品。而这些作品,让我们能追溯先人的生活方式,体会文化传递的内涵。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