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杠”上了,“估值差”如何收敛?
新华社
2020-09-14 09:35

在近期一波三折的指数调整中,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们,仿佛又要“杠”起来了。

重仓于低估值板块的基金经理,自然心心念念盼着新一轮风格转换的到来。从他们的历史经验来看,所谓风水轮流转已是规律。盘算一下,A股“估值差”也确实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一旦市场“恐高症”发作,低估值尤其是周期性行业自然重获资金青睐,风格转换似乎水到渠成。上周市场的下跌似乎印证了他们的想法。在高估值板块泥沙俱下的时候,低估值板块止住了跌势,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也悄然转移至此。

而偏好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依然不服气。虽说去年至今,他们几乎独领风骚,在各大黄金赛道上惬意驰骋,收益率不断创新高,但忧患也随之而来。在资金的汹涌追逐下,那些成长股的估值高得吓人,即便是被市场公认的白马股也不例外。有趣的是,偏好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们承认,从历史上看,成长股目前确实处于高估值状态。但他们随之给出的逻辑却是:既然成长股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方向,拥有难以预测的潜力和空间,那为什么不可以拥有更高的估值呢?

综观公募基金业的历史,这种针尖对麦芒的观点相左,并非第一次。每当市场隐现风格转换或行业轮动时,这种争论都以激烈开始,以顺势而告终。但需要指出的是,最后真正能影响市场风格的,既不是死守低估值者,也不是抱团成长股者,而是那些不拘泥于价值与成长的概念,提前应对市场潜在变化的基金。换而言之,市场的“估值差”会以何种方式收敛,取决于那些具备前瞻性的“流动”资金。

这类基金在干什么?种种迹象显示,他们确实在调仓,调仓的对象也确实是低估值品种,但调仓的主要动机,可能是避险,规避高估值成长股短期回调的风险。这类基金经理虽然眺望低估值的阶段性机会,但他们心心念念的,其实仍然是拥有广阔空间的优质成长股。只不过,他们没有选择傻傻等待,而是期望灵活捕捉波段,让自己的收益曲线更完美一些。

从这个角度判断,A股此次“估值差”收敛的方式或许不同以往。风格转换或已在路上,但它未见得是一次长期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仍要意识到,资金对未来的偏好,已经深深烙在优质成长股身上。

编辑 秦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