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渤海粮仓”:白茫茫盐碱地变成丰收“大粮仓”
​读特记者 翁惠娟 刘秋伟 林洲璐/文 周红声 莫荣宝/图
2019-09-12 08:13
收录于专题:中国力量


八月中旬,位于“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区的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小麦已喜获丰收,田里的玉米正茁壮成长。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坐落于南皮县双庙村,占地面积180亩,走进试验站,科研楼、气象观测场、养分水分定位场、水盐运移观测场、作物耐盐鉴定池等一一跃入眼帘,烈日下,有科研人员在现场忙碌着。

作为“渤海粮仓”在沧州的实施主体,试验站自1982年建站以来,先后有上百位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和管理工作,深入农业第一线,脚踏实地奋战在农业科技攻关主战场。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坐落于南皮县双庙村,其承担了国家、院、省和地方的一大批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目,授权专利15项。

“我国既是产粮大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渤海粮仓’是我国2013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涉及1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6亿人口。这项巨大的农业科技工程是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仓”,“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刘小京告诉记者。

项目实施6年,盐碱地上高产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技术攻坚,盐碱地迎来了春天

盐碱地是什么样?南皮站老科技工作者描述——

“春季返盐白茫茫寸草不长,雨季过后只长些杂草。20%的土地是飞机播种的苜蓿,有的长苗、有的没苗,像斑秃一样。20%的土地有些粮棉作物,粮食亩产不过百斤,棉花几十斤产量。说起灾害,这里旱、涝、风、雹、虫,全有……”

先天不足的盐碱地,有机会孕育新粮仓吗?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发了李振声院士、刘小京等人的文章《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

文章指出,作为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环渤海地区除了现有耕地4000万亩外,还有盐碱荒地1000万亩,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环渤海地区主要问题是盐碱危害严重,有水但质量不好,开发有难度,但相比西部缺水地区要容易一些。预计到2020年,环渤海地区具有增产100亿斤粮食的潜力,有望建成‘渤海粮仓’。”

这一设想的底气与自信,来源于国家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综合治理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所取得的成果。

李振声院士曾这样分析,从发展脉络来看,“渤海粮仓”可以说是“黄淮海科技攻关”的延续和提升,如果说“黄淮海”基本解决的是盐碱地上种上了粮食,“渤海粮仓”则是要解决多产粮食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的技术人员正在对不同土壤里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测试。

李振声是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在李院士的倡导下,在中科院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科技部、中科院联合相关省市,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挖掘增产潜力,已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在试验站里,刘小京边带着我们参观,边和我们介绍“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四项:系统构建了作物耐盐选育体系;构建了咸水等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创立了盐碱地根层水盐调控改良技术体系;研发了一批盐碱区域适应性肥料品种。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刘小京。

如何理解这些技术为盐碱地带来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盐碱地区缺的是淡水,但是不缺咸水。我们是不是能利用咸水,把盐碱地改良好呢?”刘小京以微咸水灌溉为例,生动讲述了“渤海粮仓”的创新之处。

“淡水的冰点是零度,咸水结冰之后可以变为淡水。如果温度足够低,咸水也可以结冰。这和下雪后在路上撒盐,让雪加快融化的原理是一样的。”刘小京介绍了“咸水结冰灌溉法”: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抽取地下咸水进行灌溉,让地表结一层厚厚的冰,到了春季,先融化的咸水要先入渗,最后融化的微咸水和淡水最后入渗洗盐,使土壤表面淡化,实现盐碱地耕层脱盐。

在滴水成冰的严寒时节,为了抽取地下咸水灌溉,他带着科研人员住在简陋的窝棚里,一次次地做着试验。

条件艰辛,但成效喜人。因为冬小麦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利用微咸水来灌溉,既解决了地上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减少对深层水的过度利用。不仅如此,通过咸水结冰灌溉,盐碱地还种植了棉花、甜高粱、海滨锦葵、菊芋、甜菜、油葵等作物,可谓一举多得。

厚积薄发,5年累计增粮209亿斤

“我们这支团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组织33家单位、500多名科技人员在95个县市建立104个试验示范基地,针对环渤海区域制约粮食增产的土、肥、水、种关键问题开展了技术攻关和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刘小京告诉记者。

6年过去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杂交不亲和玉米新组合;咸水的资源利用率从不足8%提高到了20%;开发了盐碱地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和盐碱地改良增效剂,增产6%以上,氮磷利用效率提高5%—29%;集成了分区分类增产增效技术模式18套,制定了中低产田粮食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51项;培养了中青年研究骨干77人;累计培训了农民技术人员6.9万人次……

令人振奋的是,“渤海粮仓”增产的目标实现了!

根据第一阶段项目任务执行情况验收报告,“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5年累计示范推广8016.7万亩,棉改粮279.2万亩,改良盐碱地580.3万亩,累计增粮209.5亿斤,节本增效186.5亿元,节水43.5亿方。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田里的玉米正茁壮成长。

一串串的数字背后,是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年过八旬的李振声院士,每年都要到南皮的试验站来,每次来,他吃住都在试验站里,经常到农田里去看庄稼的生长情况。有一次下大雨,路很不好走,他还坚持打着伞去农田里,还不时蹲下来,细细观察小麦的成长情况。

从1991年来到南皮工作,刘小京就扎根这里。“您在这里呆了28年,南皮已成为您的第二故乡了吧”,当记者询问他时,他笑称,“不,是第一故乡了,这是我呆过最久的地方,我还会继续呆下去。”

厚积薄发!渤海粮仓6年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南皮试验站成立32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一本《走过三十年》的画册里,随处可见田魁祥、赵昌盛、陈洪儒、孙家灵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对这块土地的付出——“这里的水是深井水,喝起来又咸又苦,不少同志喝了闹肚子,靠吃药坚持工作”“骑自行车外出工作,到低洼处,潮湿的泥粘在车轮上,不得不扛着车走”“到田间地头推广技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想洗个澡,只能烧一大锅水,大家用脸盆分一分,擦洗一下”……32年来,南皮站承担了国家、院、省和地方的一大批科研项目,布局了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研究领域,在盐碱地改良利用理论与技术、咸水安全灌溉理论与技术和抗逆植物品种选育等方面,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转移,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授权专利15项。

中科院原院长周光召在南皮站调研,在深入了解南皮站的工作后动情地说,“南皮站有18条好汉!”

和记者聊起南皮站对当地发展所做的贡献时,南皮县科技局局长刘志勇连连说“了不起”,他说,“有一大批科学家扎根南皮,一心一意地以科技的力量,努力实现增产增收,推动南皮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南皮县的幸运!”

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村党支书白普青在田里查看玉米长势。

建合作社:劳动付出少了,效益收入高了

渤海粮仓南皮种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红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风趣地自我介绍:“我叫王红心,红色的红,心脏的心,一颗红心扑在‘渤海粮仓’上。”

据了解,在‘渤海粮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研究所、国科控股与地方政府合作,2016年7月注册成立了渤海粮仓南皮种业有限公司,这被看成是实现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一条有效途径。

王红心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制小麦和玉米新种质资源,培育优质、多抗、高产、稳产、经济效益高、专用型的优良品种,立足沧州、南皮,重点服务环渤海地区,辐射全国主产区。目前,是全市唯一一家国有控股种业有限公司,同时是一家混合所有制高科技公司。目前有自主知识产权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两个:小偃81、小偃60,玉米新品种有两个:科玉153和科育175。

王红心表示,公司目前有20万亩示范田,其中10万亩在南皮县。公司每年都会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钱从农户手中回收种子,经深加工,再作为下一年的商品种子,以低于市场50%的价格卖给农户。为此,公司三年来共给农户补贴40多万元。

王红心表示,农村成立合作社后,农户种的小麦、玉米新品种比原来种的老品种普遍都能提高100—200斤亩产量。

在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村党支书白普青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成立“南皮县小偃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劳动付出少了,效益收入高了”。

白坊子村原本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一直不高。2010年4月,成功种植小偃81的白坊子村示范田正式成立合作社。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后,白坊子村又被划为该工程的千亩核心示范区。

白普青说,一开始,很多村民并不接受,因为担心来年收成而拒绝种植新品种。“一年后,他们亲眼看到示范田突破了这个地区冬小麦单产新纪录,便自愿加入了种植‘小偃81’的队伍。全村只有110户人,但加入合作社的却有170多户,其余的全部是外村慕名加入的。”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对土地实施统一经营和管理,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的统一购买,耕作、种植、浇水、施肥、植保、收割等。目前,合起来的耕地约1500亩。以前,粮食亩产一般不超过500斤,现在平均亩产900斤,2013年最高达到1070斤,创历史新高。”白普青说。

描绘蓝图,三条产业带前景可期

“‘渤海粮仓’要实现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随着盐碱地的改良、咸水的利用、耐盐作物品种的推广与示范等,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国家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增粮1000亿斤,我们这项工程占到了十分之一。”对于渤海粮仓目标的实现,刘小京充满信心。

南皮县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柴健告诉记者,近年来,“小偃81”和“小偃60”的种植技术推广工作进展喜人,凭借着品种优势和技术优势,再加上技术推广队伍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和技术现场会,目前已累计推广30多万亩,增产20%以上,农户一亩地增收150元,大户增收后更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多农户踊跃种植“渤海粮仓”的小麦品种。

2015年,在南皮县沿正港路两侧区域,西起刘八里乡、东至乌马营镇,一座规划面积约27万亩的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开建。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刘连怀介绍,核心区将着力“两园、三区、两网、一线”布局,重点发展良种种业、高效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四大产业。他说:“我们从南皮县推广高效种植面积大概50万亩,节水3千万方。从最初的多打粮,到让农民多增收,再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渤海粮仓’,正在成长为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带动农民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和畜牧产品深加工、循环农业与生态旅游等环节上就业创业。”

如今,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渤海粮仓正在酝酿升级版,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试验站的展览图板上,我们看到了令人期待的三条产业带的远景规划——

一是建设节水优质农产品带,通过节水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不降低作物单产的条件下,实现作物品质的提升;二是盐碱生态草牧业带,在盐碱地区实现草牧业农牧业相结合;三是沿海生态保育带,在沿海地区,通过耐盐植物的利用、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应用,建立美丽的沿海生态保育带。

刘小京动情地说,盐碱地的改良,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我们有一支队伍,有一批博士、硕士,有老中青结合的科学家来开展这项工作,“盐碱地没了,盐碱地绿了,头发白了,但是我们觉得值得!”

访谈

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南皮县副县长孙宏勇:科技为粮食增产助力  

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孙宏勇(左)在试验田里检查农作物生长情况。

在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南皮县副县长孙宏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人员以节约地下淡水、挖掘咸水利用潜力和提高雨水利用效率为手段,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实现在不增加或者降低区域农业淡水资源用量的条件下,为粮食增产助力。

他告诉记者,南皮试验站主要是围绕渤海粮仓区域缺少淡水、土壤有盐碱等问题来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在三方面,第一是抗盐植物品种的选育,第二是咸水的安全利用,第三是研究盐碱地改良。通过几十年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筛选出包括小麦、枸杞、枣树等等一系列耐盐抗逆的优质品种。在优质品种方面,主要以小麦为主。“如,近几年培育的小偃60,小偃81品种;一些果树也符合这个区域的特点,比如枣树,是盐碱地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果树品种,我们培育的无核小枣,不同的系列有无核小枣1号、无核小枣3号等等,还发明了其种植技术。”

试验证明,“小偃60”具有较强的抗盐性,甚至能在含盐量为千分之四的土地里生长,比传统“冀麦32”增产约22%。南皮站不仅选育了系列小麦新品种,2013年,该站选育的HN866玉米组合在核心示范区产量达1125斤,比传统品种增产15.8%,“科玉1号”玉米新组合亩产也增产13%。

在帮助农户种植方面,孙宏勇表示:“科研人员在试验站拿到第一手数据后,才能去找农户,给他们技术指导。我们有中科南皮学堂,让县农业局、科技局把农户组织来,进行技术讲座;还有示范地,让他们看;我们联合县农技人员,到农户去现场给他指导。这样一步一步去做,一两年后,农户会发现,粮食没有减产,还有所提升,或者品质也比较好了,用了咸水也没问题,他们就慢慢接受了。”

孙宏勇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更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品质。比如说,咸水灌溉完之后如何提高它的品质,在哪些方面提高品质?我们正在做研究。”

“中国力量”采访组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与科学家、专家合影。

记者手记

 “接地气”的科学家

见到刘小京的瞬间,记者的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接地气”!

蓝色T恤、深色休闲裤,黑白相间的运动鞋,皮肤晒得黝黑,如果在庄稼地里碰见,你很难将他与周遭的农民区分开来。和我们平时在会场、校园、实验室里采访的专家学者相比较,刘小京看起来有太多的不同。事实上,试验站里的几十位科研人员都同样“接地气”,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冰箱里装的是各种泥土,花盆里种的是各种作物——与农业打交道的科学家,就是这么朴实!

“我们别坐着聊,我先带你们去试验站、到农田里去转转!”刘小京性格爽朗,声音里透着热情,在田间地头,他指着试验站的各种农作物、各种实验监测的仪器,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对于这块呆了28年的土地,他已积淀了深厚情感,“当时我们提出建设‘渤海粮仓’的底气,来自我们多年来积累的、成熟的盐碱地治理新技术。其中很多经验和技术的发源地,正是南皮。”

刘小京

多年来,李振声院士、刘小京研究员带着一批批科研人员,传承“黄淮海精神”,坚守“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学价值观,五年累计增粮200多亿斤的数据里,满载着几代南皮站人的心血汗水。

科研工作永远在路上,这条路于南皮站的科学家们而言,是广阔的田野、无垠的田间,是烈日,是风雨,是霜雪,是晒得黝黑的皮肤,是提前爬上脸庞的皱纹,更是粮食丰收时无尽的喜悦。当天,我们在南皮试验站食堂吃饭时,刘小京特地让人从玉米地摘来新鲜玉米,请我们品尝。这是他们研发的新品种,软糯香甜,兼具了东北玉米的糯和南方玉米的甜,让人一尝难忘!

更让人难忘的是刘小京的一席话,“我就想当一粒种子,在盐碱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国家粮食增产、老百姓吃饱肚子‘种’出希望,这就是我的价值。”如此坦诚质朴、深深扎根土壤的科学家们,怎不令人钦佩!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翁惠娟 刘秋伟 林洲璐/文 周红声 莫荣宝/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