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时评:普检这盘帐应该这样算
香港商报
2020-09-16 09:00
收录于专题:湾区网评

自7月初第三轮疫情爆发以来,昨日香港终于迎来首次“零本地”确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随着此轮疫情受控,市民可恢复正常生活,政府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酒吧、派对房间、卡拉OK、泳池、主题公园等都可于周五起重开。

唯有有效控制疫情,经济社会运作才有条件复常,这当中没有争议空间。为了找出本地感染者,切断社区传播链,推行普及检测同样无可争议。然于今泛政治化的环境里,反对派却仍然不断抹黑计划,包括质疑措施没有成本效益甚至根本无用云云。而事实证明,普检不单有用,且亦物超所值,有助香港尽早走出疫情。帐,应是这样算的:

首先,计划共有逾178.3万市民参与,从中成功直接与间接识别42名患者;以香港支付的5.3亿元衡量,即平均每名采样人士的成本为300元。环顾世界,相关检测成本无疑非常便宜,这主要受惠于规模效应,在政府统筹下将供需于短时间内大量匹配。如果参与人数更多,则人均成本必然更少。有曰,成效计算岂不应侧重每名确诊人士,而非所有采样人士?这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说法。因为,措施固然旨在找出隐性患者,但同时也证明了其余绝大多数市民安全无恙;千万别低估后者功能,这不单为香港本身经济社会的复常提供条件,还可增强其他地方与港结旅游气泡的信心。况且,人人都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牙检之类,连车轮、机器等亦须定期检验;难道说,但凡未能找出“问题”的检查,都是“白做”兼毫无效益?所涉道理,相信小学生都懂,这些钱不是白花的,都是完善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

再加上,一日香港仍受疫情困扰,要全面重启经济肯定难以谈起。统计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本地生产总值(GDP)暴挫约9%,倘以当时市价计算即蒸发1000亿港元,而本地居民总收入(GNI)在第一季亦萎缩逾530亿元。为刺激经济,政府不断加码防疫抗疫基金及推保就业计划等,总涉金额相当于GDP多达10%至11%,并导致本年度财赤恐增至超过3000亿元,财政储备亦将降至近2003年水平,即过去十多年来的积谷防饥都要耗掉。毫无疑问,假如香港疫情未能好转,由整体经济、市民收入,到公帑储备等,都必然开水龙头般流不止;要想有效止血,归根究底必须切断本地传播链,亦即通过普检将留在社区的患者识别出来。显而易见,对比上述百亿、千亿计的天文数字,区区几亿的普检成本岂非九牛一毛、甚而本小利大?要准确衡量成本效益,岂能计出不计入。

正如林郑所言,在一些人极端地杯葛计划及“泼冷水”下,普检仍获逾百万人响应,并找出42名患者即切断了42条传播链,说明计划符合当初目的。有鉴措施肯定减轻了市民的感染及死亡风险,亦有助推动经济重启、生活复常、以至重新通关结成旅游气泡等等,无论可量化的经济效益,抑或不可量化的社会民生效益,普检皆绝对稳赚不赔、有利无弊。不禁要问,难道反智地抗拒检测,以致任由患者留于社区,“佛系抗疫”才最合乎成本效益、最有益香港整体吗?

编辑 郑蔚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