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能拯救"小眼镜"吗?
读特评论员 庄媛
2019-05-15 08:01

14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了《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推进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自2019年起,山东省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信息监测数据定期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各市、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不断攀升,呈现出低龄化、重度化、发展快的特点,令人担忧。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即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而去年发布的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愈发严峻,已经成为中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近视作为疾病状态,不仅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如果近视人口持续增加,还可能对军事、航天、精密制造业等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行业造成劳动力缺口,甚至会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应该看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突出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儿童青少年近距离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客观上增加了近视的发展和加深风险;另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室外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不足、教室照明不达标、公众视觉健康知识匮乏等,也是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重要原因。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看,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都是一项系统工程。

呵护儿童青少年明亮的眼睛,守护国家"未来之光",是全社会的期盼和共识。去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成为国家行动,省级方案相继"出炉"。山东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连续3年不降低的市县级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是对《方案》要求的具体落实。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既能厘清学校与家庭、医疗卫生机构、有关部门的职责,"刚性"要求也有利于倒逼相关主体的防控行动成为自觉,形成多方联动之势。关键问题在于,要求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不仅需要家长的配合,引导孩子自我视力保护意识的提高,让孩子的成长更健康、更科学;也需要学校和医疗卫生部门对视力健康管理更加重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和学习环境;更取决于整体教育、考核体系的改善,简单增减相关活动时间或许只是"治标不治本"。如何将各方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