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万灵:推动深圳增长速度向深圳发展质量战略转变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2021-05-03 09:00

“深圳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质量成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先锋’ ‘民生幸福标杆’‘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等目标,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创新城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发展战略定位,把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5月2日,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与贸易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万灵教授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经过快速发展阶段的积累,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实力雄厚的大都市,并进入“深圳发展质量”的阶段。从未来发展来看,深圳也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仅在数量上继续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城市治理、生态环境及其生活宜居环境等方面也成为全国典范。

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培育发展新动能

陈万灵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兼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常务理事。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深圳速度”,使深圳在短短的四十年成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成为知名的国际性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深圳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不仅要保证‘量’的增长,也要实现发展‘质’的提升,必须转换发展动能,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高质量要素、高端产业的集聚。”陈万灵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技术革命,涌现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产生了大量的新平台和新模式,这些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深圳必须进一步加大创新驱动动能的培育。一是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夯实产业基础,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绿色方向发展。二是推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服务发展,打造新平台、新模式、新产业和新业态等,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三是加快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融合,大力推动信息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出版物、影视文艺作品、社会服务等服务或产品的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四是做优做强服务业,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数字贸易等新型服务,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更加优化发展。五是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大批高素质人才,从而培育具备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功能,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培育竞争新优势

“面对复杂的外部经贸形势,‘百年未有之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圳地处开放前沿,作为全国最开放的城市,理应担当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通过扩大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和产品自由有序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完善供应链体系,推动内外市场一体化发展,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陈万灵指出,引领“双循环”发展的基础在于培育深圳竞争新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重点是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增加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中间产品的进口;二是扩大重要消费品和高端服务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扩大开放、提升消费、优化结构的重要作用;三是通过扩大进口,“为我所用”,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强化出口竞争能力;四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外部市场多元化格局;五是加快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抓住新一轮服务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深度参与国际服务业分工合作,推动企业融入全球服务贸易市场,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发挥深圳辐射带动作用

“深圳以其高度开放体制机制、强大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理所当然具有发展核心引擎的功能,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更高水平开放、辐射和带动大湾区城市发展、支撑香港、澳门地区长期稳定繁荣等发挥核心作用。” 陈万灵表示,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已经基本完成了先进要素和高端产业集聚过程,到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时期,发挥深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优势,引领大湾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一是打造适合高端要素集聚的宜居宜业的环境;二是打造关键技术的创新发源地,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和国际组织在深圳设立创新载体或区域总部;三是扩大研发投入强度,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更高水平发展,鼓励国际一流研发机构、跨国企业和科学家等科研主体参与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推动境外科技创新合作,加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机构,同时到内地设立研发机构,带动内地科技研发事业发展。

构建更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高标准开放规则体系

“在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改革过程中,深圳必须担当建设更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的重任。深圳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扩大开放,需要不断推动全方位和深层次开放。” 陈万灵说,高水平开放体制本质是制度型开放,不断与国际规则和惯例进行接轨。一是更加注重国内规则规制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二是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合作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与合作,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三是继续扩大服务业开放,支持深圳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及其金融机构在深圳依法开展金融服务。四是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深化与国际及港澳专业服务合作。五是推动国内各个行业协会组织走出去,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争取加入相关行业权威性国际组织,展示中国的技术标准,争取在制定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改变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方面的不利地位。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与规则体系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保证,优越的营商环境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深圳从成立之初就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多年来的改革,深圳已经树立起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形成了高效服务的政府体制机制,通过高效服务为当地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深圳集聚各类高端要素、成长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驱动力量。”陈万灵认为,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圳建立更高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制度性成本。一是进一步改革政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地方政府的事权分配,优化“政商关系”。二是探索规范经营秩序新模式,完善重点行业管理和竞争自律公约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环境,防止恶性竞争。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记录数据库,促进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四是加大贸易便利化改革力度,坚决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的口岸通关服务,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五是为人力要素在深圳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包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公平竞争机会和社会保障,积极推动城市民生工程,提高深圳民众生活便利水平,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优质生活环境。

(原标题:《专家访谈||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万灵畅谈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推动深圳增长速度向深圳发展质量战略转变》)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郑蔚珩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