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产业共建”开花结果,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读特记者 罗国淮 陈海峰/文 邱海彬/图
2019-09-11 08:17

河源是深圳对口帮扶的重点地区。近年来,深圳是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成功经验,通过产业共建这一重要抓手,将深、河两市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推动河源产业发展“一加一大于二”,并探索建设一条现代河源、生态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为河源早日脱贫奔康提供强大的“造血”引擎?连日来,记者深入深河产业共建园区、项目、企业、生产线采访,探寻背后的密码。

从深圳出发两个多小时,沿着惠河高速在距离河源市中心约10公里处向右拐进,就走进了远近闻名的河源国家高新区(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道路宽敞洁净、企业林立、醒目的招商广告牌、忙碌的人们,刚进入园区,记者就被深河共建这个主园区蓬勃的景象“震撼”了一把。

据悉,河源国家高新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落户项目151个,其中,建成投产125个,在建26个,是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随着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快速发展,繁华不是梦。”亲眼见证高新区崛起的周边市民对记者说。

走进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深河指挥部,墙上悬挂的“河源市园区及产业集群发展分布图”清晰显示,经过多年一棒接一棒久久为功,目前深河共建产业园已经形成了河源国家高新区、江东新区、源城、东源、龙川、和平、紫金、连平等8个产业共建园协同发展的园区集群,其中有5个获省级产业园表彰奖励,河源国家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中更是两年上升了17位。

有数量,更有质量。深河产业共建的快速推进,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深圳基因”引领产业共建高质量发展

“深圳速度”“深圳标准”“深圳质量”……在数日马不停蹄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主园区还是各县区园区,随着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工作的持续推进,“深圳基因”已融入到“产业共建”的各个角落,成为推动园区加快发展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引领当地产业集群发展。

看着记者翻看手里的“深河共建当前十一项重点工作项目”资料册,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副总指挥、河源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冯景山不时向记者详细讲解每个项目的进展。“目前,深河共建产业园区,已形成‘总部+基地’‘研发+孵化’‘创新+产业化’‘产能扩大+产业承接’等区域协作新模式。”据他透露,仅今年1-7月,深河共建产业园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1个,完成全年任务比例105%。

深河产业共建何以“井喷”,“深圳基因”起到关键的引领带动作用。

据了解,为保证深河产业共建有序推进,深河两市专门制定了产业共建年度计划,编制深河产业共建中短期战略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强化顶层设计。

同时,针对园区用地、融资等难题,积极创新机制合力攻坚。如坚持行政、市场、政策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回收一批、回购一批、返租一批,破解项目落地难题;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深河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遴选,探索运用“科技+金融+创新”新模式解决融资难题等。

在具体推进方面,则以8个产业园为共建平台,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以培育产业链、融入大湾区为主攻方向,合力打造产业共建利益共同体。

此外,积极聚焦补链强群,开展精准招商。按照“加快产业聚集,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思路,聚焦手机和模具两个主导产业链,加强招商选资,不断建链、补链、强链。今年上半年共主办或参与各类推介活动7场,对接企业600多家,邀请企业客商103家250多人次赴河源考察投资环境。签约项目34个,计划投资额为79.13亿元。

创新打造可复制的园区“样板间”

从连平县城往东驱车约一个小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崭新的现代工业园——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该园区是深河产业共建最新的创新成果,是深河产业共建园区的“样板间”,也是记者此行采访的重要一站。

“园区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建成,非常不容易,真正体现了深圳速度。”得知记者是从深圳来的,连平县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何悦涛激动地说。刚坐下没多久,他便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园区里看看。记者注意到,园区虽然很新,但园内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已经完善。

在入驻该园区三家企业之一的河源启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投入生产。“我们主要是生产外销产品”,公司董事长谢玉群告诉记者,当初和南山区签约时,虽然心里不怎么有底,但基于对帮扶工作的热情,还是决定从深圳龙华搬到这边来,从目前来看,情况不错,“很满意,为了河源早日脱贫奔康,我们企业应该给予大力支持。”

据了解,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占地308亩,由南山区属国企深汇通公司主导投建,分南北两区开发建设,规划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6亿元。其中,北区(一期)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2019年4月实现开园运营;南区(二期)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初见成效,计划年内动工建设。

一个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超大产业园,是如何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并投产的?深汇通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墙上的“两高两同一精神”展板,似乎说明了一切。两高,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两同,即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同行,规划设计和商家需求同步;一精神,即担当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深圳深汇通公司帮扶工作队驻村干部王志坚(右)帮贫困户购置脱米机办加工副业。

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为破解建设、运营、管理难等问题,南山区将区属国企深汇通公司作为共建园区的建设、运营主体,创新采取代融代建代管的模式高效推动园区建设运营。同时招商前置,实现建设规划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创造性前移招商环节,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规划设计同步推进。

“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的建设实现了多赢局面。”深汇通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伟武自豪地告诉记者,产业园的建设,高质量地落实对口帮扶连平县产业共建任务,通过两地政策优惠叠加的优势引进有产业转移需求的企业落户,缓解辖区产业空间不足,连平县通过企业进驻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能获得税收。同时也是对“飞地经济”的一次生动实践,打造了“飞地经济”南山模式,为深化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据悉,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就是复制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的又一杰作。

塑造精品项目“以点带面”促提升

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兴业大道与高新五路交会处,一栋巨大的现代化异形体建筑特别吸人眼球,与周边企业厂房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深河金地创谷。走进深河创谷,绿意盎然,运营服务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创意云商、创服公寓等不同组团的建筑错落有致,俨然置身于花园中办公一般。

深河创谷是由广东深河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金地集团强强联手打造的河源首个国家级孵化器。作为深河共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性项目,该项目的建成使用,发挥了积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

深河金地创谷。

在深河创谷招商中心的大厅,金地集团河源项目招商运营总监吴文雅指着园区模型,如数家珍般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园区的布局情况。据其介绍,项目占地约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总投资4.1亿元,分为两期开发,一期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2017年8月已完成竣工备案,2018年1月开始交付使用;二期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2018年10月已完成竣工备案,2019年1月交付使用。

记者注意到,深河创谷设置有完善的服务平台,设立有创业服务中心和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先进技术转移基地、众创空间、路演大厅&培训学院等,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申报、工商、税务、共享会议、项目路演、技术交流、产品展示、成果交易等“一站式”服务,从提供小微企业入园孵化服务,到为中小企业提供加速、高速发展服务,最后为中大型企业提供前卫创意的合院花园办公,全方位全周期助力企业发展。

尤其是,为保证园区人才“留得住”,项目还配置了非常优越的生活配套服务,包括精心打造了河源首个情景式BLOCK街区——创谷广场,打造以创意商业为龙头的高新区特色商业中心(S、N组团),满足各层次人群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一站式”消费等。

深河人民医院工地施工紧锣密鼓。

据介绍,深河创谷采用两种运营模式,一是采用“1+X”的运营模式,由国家级孵化器作为母孵化器,其他类似的孵化创投机构入驻作为子孵化器。对各孵化器使用的空间面积实施动态管理。二是采用“1+N+飞地”的创新运营方式,由国家级孵化器作为主平台,与北上广深等地的优秀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联盟,并设立飞地窗口,通过奖补等形式,鼓励当地进入孵化器的项目引入到河源高新区。

吴文雅表示,深河创谷作为深河共建示范性项目,其发展与现代河源、生态河源“两个河源”建设紧密契合,即通过创新驱动,为河源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优质的“加速器”。为此,深河金地创谷通过产业招商,除了汇聚河源高新区科技企业研发、设计、创新孵化、营销展示、售后服务等功能外,也将发挥首个国家级孵化器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链分工和协作,通过平台的运营,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助力河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高端产业延伸区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据悉,目前深河创谷一期产业招商已完成80%以上,二期的招商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

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城市创新热度

在“深河共建当前十一项重点工作项目”中,“国际手机双创赛”是一大亮点,为河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8年7月18日,由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18中国河源国际手机创新创业大赛重磅启动。本次大赛以“5G时代,筑梦河源”为主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国家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产业共建,推动扶贫奔康。

自活动启动以来,大赛在全球九大赛区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个团队和个人报名参赛,经过近5个月的激烈角逐,顺利落下帷幕。大赛除了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外,参赛项目落地情况进展也十分顺利,共有13个大赛参赛项目已通过河源高新区的评审,提交了商业计划书,正在推进具体落地事宜,10个大赛项目入驻河源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河源的城市知名度和区域影响力,推动河源市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活动为载体,链接资源,提升城市影响力。”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政研组组长钟建生告诉记者,充分利用深圳的成功经验和资源,对接湾区提升创新热度,通过举办、参与重大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提升河源的知名度,加快聚焦创新资源,是深河产业共建的又一重要抓手。而成功举办中国河源国际手机创新创业大赛,就是其中鲜活的一例。

记者发现,近年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充分利用深圳资源,先后与深圳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创业投资等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联系沟通机制,推动河源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如协调组织河源相关部门和企业参加香港投资交流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推介会、前海香港商会和深圳国际商会推介会等活动,打通面向深圳、广州、香港等地的招商和信息交流渠道。

▲深圳企业广东佳秦药业(连平)企业人员向深圳驻村干部介绍企业生产的药品。

同时积极促成河源和香港贸发局开展合作,签订合作备忘录。2019年,组织河源企业首次参加香港春节电子展;对接德国巴伐利亚州驻中国办事处,积极联系中东欧“16+1”合作成员国家,促进其和河源开展合作;组织参加中国(深圳)—欧盟跨境电商农产品食品交流会,把河源优质农产品推出国门;组织参加第六届慈展会“首届深圳经济特区扶贫实践与探索”研讨会,在会上进行河源推介演讲等。

“软硬”件并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产业共建过程中,除了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管理产业园区,我们还积极开展软件帮扶,进一步激发河源脱贫内生动力,助力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钟建生说。

2018年5月,备受瞩目的《河源市高新区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十条措施(试行)》正式出台。记者注意到,这个被称为“黄金10条”的改革措施,主要参照深圳营商环境“20条”,围绕深化“放管服”政务服务改革、打造国际标准的投资环境、提供更全面的创新支持、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平台、打造高品质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打造全市人才高地、促进与先进地区的信息交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10大方面,致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希望通过改革创新为企业‘抢跑’,让企业家真正享受到办事的便捷感、政策的获得感、营商环境的幸福感。”

“招工难、招工贵,这是当地园区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是园区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积极创新就业扶贫模式,与深圳对外帮扶地区联动,组织贫困劳动人口开展技能培训,引入广西百色、河池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帮扶地区的劳务力量,开展“双向就业扶贫”。2018年,举办了河源高新区企业广西百色专场招聘会,邀请15家河源企业赴桂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800个,达成就业意向980人。此外,共建人力资源产业园,搭建园区企业与贫困人口就业对接平台。

深圳深汇通公司帮扶河源连平县隆街镇沐河村新建的村民健身场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着眼未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还积极加强理论调研,帮助河源科学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如和德勤事务所团队合作,共同开展河源国家高新区产业规划编制,完成《河源国家高新区产业规划》,提出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具体策略;和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前海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展《深圳市健康产业的产业转移需求研究》《德国巴伐利亚州发展模式对河源的启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河源市“飞地经济”发展研究》《河源市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等。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罗国淮 陈海峰/文 邱海彬/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