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广深双城如何“联动”?两市主要领导倾听郑永年、樊纲等专家支招
深政观察
2020-10-22 23:33

相隔仅100多公里的广深“CP”向来不缺话题。

今天,这两座城市又擦出“火花”——10月22日,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在深圳市举办。论坛的规格很高,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广深两市几套班子主要领导也都参加了论坛活动。

参加论坛的深圳市几套班子领导: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市政协主席林洁;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市委常委、秘书长高自民,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局长黄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裴蕾,副市长艾学峰,副市长聂新平。

参加论坛的广州市几套班子领导:

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市长温国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市政协主席刘悦伦;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晓丹,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周亚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咏虹,市委常委、秘书长潘建国,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廉奕,副市长王东。

深圳、广州两市主要负责人在论坛上谈到: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要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勇担新时代历史使命,找准“双城联动”的动力源、衔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明确工作抓手、实施路径和具体方法,乘势而上、感恩奋进,携手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和标定的新高度“比翼双飞”。要向广州学习、从广州取经,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聚焦强化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和辐射引领带动效应,全方位推动产业、科技、教育、医疗、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对接协作,构建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联动发展机制,成为引领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的主引擎。要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为全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时代使命,既是深圳的重大机遇和政治责任,也是广州的重大机遇和政治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责任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学习深圳、支持深圳、服务深圳,在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标杆城市过程中,加快推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深入学习深圳的改革方案,提升广州改革成效。有效复制深圳的改革经验,增创广州改革发展新优势。认真借鉴深圳的改革思路,深化拓展广州自主改革空间。推进同深圳的改革联动,让人员、货物、资金、技术等要素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坚定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携手深圳以高水平“双城联动、比翼双飞”推进“双区”高质量建设。——广州市委书记张硕铺

小政还留意到,除了规格之高,此次论坛的成果也很丰硕。现场,广州、深圳相关部门一口气签署了7项合作协议,包括科技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自贸区等七个领域。(协议具体有哪些内容?详看小政今天推送的二条文章:《瞄准第四次工业革命:广深携手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先机》)

同属一线城市,又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深之间的微妙关系一直为坊间所津津乐道。而近年来,随着多份重磅文件发布、两地党政代表团密切互动,广州与深圳的联系正越来越密,关于广深“双城联动”的话题备受各界关注和热议。

事实上,“双城联动”的意向早已有迹可循。

去年9月5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曾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赴广州学习考察,期间签署了《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等任务,广深“双核联动、双轮驱动”的提法首次出现。仅仅一个多月后,2019年10月29日,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市长温国辉等率广州市党政代表团来深考察,两地可谓是互动频频。

随着频繁的互动,广深正在“双城联动”中逐渐发挥“乘数效应”。在今天的论坛里也透露了几个广深合作的新动向——

广州大学与鹏城实验室于今年9月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在深圳设立分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按“两点布局”模式由广深联合共建,首批建设的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中有2家由广深两市共建。

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服务基地于2019年6月成立,为湾区企业上市挂牌、发债融资等提供综合性资本市场服务,截至目前广州共有79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两市已形成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公路通道和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铁路通道,其中广深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广深港高铁实现广深30分钟互达。

广汕铁路、深中通道正抓紧施工,深圳至江门铁路先行段工程珠江口隧道于今年7月2日动工建设,中南虎城际、莲花山过江通道、狮子洋过江通道正开展前期研究。

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建立,两地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疑难和急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远程会诊等手段,不断提高救治可及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两市及时互相通报疫情信息,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科技攻关。

……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加之深圳又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机遇新使命下,广州和深圳如何更好联动发展?

今天的论坛里,范恒山、郑永年、王珺、樊纲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曾庆洪、黄源浩等企业家代表都作了主题发言,小政梳理几点:

1、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

近两三年来,我在多个论坛多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协调联动一体发展,四个中心城市,特别是广州和深圳需要联动发展。今天看到此论坛的召开,我感到特别开心。目前来看,广深两城在推动一体化做出了许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动广深联动可形成示范效应,广深联动具有强力带动功能,有利于大湾区的建设,也有利于各自的发展。

基于有效性和可做操作性,关键是要推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一体联动,而关键中的关键在于广深一体联动和协同联动。这是大湾区联动的基础和支撑,也是给城市和地区合作提供示范的操作路径。

联动不强仍是大湾区的一个难点和症结。要减少同质竞争,消除制度障碍,推动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两城发展才能更快。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在体制、政策、项目等方面向两个方向聚焦,发挥所有成事的积极潜能,做强比较优势;优势资源要整合聚集,形成优势聚集能力。一体联动协调发展是实现这两点的前提。

大湾区建设的难点在一体联动,出路也在一体联动。还需紧扣关键,推动广深联动发展,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应以思想联动为基础,树立全方面开放、合作共赢的意识,在更优基础上配置资源要素,实现更优、更可持续的发展。

操作方面重点如下:一体打造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以营商环境为核心更优发展,要“对标”也要“创标”;其次,要向优化发展环境聚焦,将改革真正落在实处;统筹推进产业提升,发展规划、产业门类的布局等,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对两地需共同发展的产业,可以园区共建,或一园两区建设;高标准推动新、老基建的发展;加快建设开放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协力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核心科研力量的攻关;推动战略功能区和广深实验园区的融合发展,完善改革内容,提升改革效率,提升广深全城的改革深化。同时建议,加强协商形成具有约束力的、类法律的行为规则等。

2、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广东省的经济体量赶得上俄罗斯的经济体量了,所以我们如何引导广东省城市间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城市之间必须有竞争,没有竞争就不会有进步。城市之间要有竞争又要合作,因为光是市场的竞争,它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如何把恶性的竞争转化成良性的竞争,就需要两地进行有效地协调。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论坛应该多搞一点,以后还要可复制可推广。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中国要继续改革开放,融入国际大循环。而广州、深圳处于内外循环的连接点,所以建设成世界性经济平台很有必要。当前,优质资本、优质技术更倾向向世界性经济平台转移,而这也是广州、深圳的机会。

我跟一些外国商会讨论,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太大了。只要我们继续改革开放,资本资源不会走,技术资源也不会走。广深如何建设世界性经济平台?

这需要两个城市进行协调。两个城市可以建成中国内部的欧盟版。我们有强有力中央政府作为协调机构,能够比欧盟做得更好。今天这个论坛只是一个起点,以后可以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论坛。

广州从近代以来就是国际商城,像纽约湾区,而深圳像旧金山湾区,双方合作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广州深圳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向北可以和长三角一起辐射两地之间的地区,向南可以辐射东盟地区。

3、广东省政协经济委主任、省社科院原院长王珺:

广州和深圳是两个具有1300万人口以上规模、人均GDP都超2万美元的超大城市,这在全球城市发展历程中是没有先例的。推动广深双城联动发展,通过联动释放1+1大于2的效应,对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有四个路径:

1、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可加强互动合作,广深联动是同层次同规模城市的合作;

2、相互激励,任何一方都关注另一方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可互相学习和激励,同层次同规模双城联动比不同圈层城市的合作优势更强,这是双城联动的精彩之处。数十年来,广州GDP占广东GDP的比重始终稳定保持在23%左右,这为广东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重要贡献;

3、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少走弯路,实现共同进步;

4、相互促进,持续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分散创新的风险,必须要做好广深创新联动。通过要素环境跨区域联动,做好创新。

4、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

双城联动要发挥广州之“广”、深圳之“深”,是很好的表述。

谈论两个城市之间的本身的合作比较多,但谈两个城市通过合作带动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少,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事情。

中国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布局可以看到,城市化正进入“2.0”版本。

我国属于快速工业化国家,首先要把大城市发展好,但这会带来大城市病,解决之道是发展城市群、城市带。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使得一个区域内的大中小城市实现共同发展,使得土地、劳动医疗卫生、消费市场等资源可以实现资源互补。

我们研究世界各大城市群,不仅看到其科技含量和产业规模,也更注重人口规模以及人口是如何生活。城市是人的聚集地,城市是人生活工作的物质载体。华尔街精英居住地的外迁和企业迁移案例说明,人是城市群发展最需要关注的要素。

城市群的发展是下一阶段中国内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得以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中国有14亿人口,粤港澳大湾区有7000万人口,30年以后,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有望达到1亿5000万。至今人们仍在往沿海、往发达地区转移。

城市群的发展对大家都好,大中小城市要互补发展。一来,大城市将从中受益,住房、交通等“大城市病”得以缓解。通过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中小城市的住房成为大城市的住房补充,缓解大城市压力,使得大城市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需要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中国每年生产出400万至500万名新的工程师,这是我们营商环境的优势,科技巨头也希望到中国就地用好这些人才。因此,一个区域的中心大城市不仅要思考自己怎么发展,还要思考周边城市怎么发展。

中小城市发展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公共服务的问题。年轻人关注学校,老年人关注医院。城市是公共服务的载体,所以要思考公共服务如何到位的问题。

目前中小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们不愿意去的原因,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广州深圳不仅要思考两个城市的合作问题,还要思考两个城市在发展中带动大湾区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带动公共服务,比如统筹医疗资源在全区域覆盖联动、统筹教育资源(特级教师、重点学校)在全区域统筹安排。广州、深圳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要让他们安居乐业、安心发展。

下一个阶段性目标,我的建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因为社会平等、社会稳定,都取决于我们如何控制收入差距、公共服务均衡。广州、深圳应该为这些目标作出贡献,给全国创造样板。

5.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

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这场革命的内涵就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把握产业百年机遇。要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发力智能网联新能源。

广深比邻而居,政府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两地都是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布局城市。同时,广深产业高度互补,两地联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未来可期。

广州和深圳都有各自完整的产业链,而跨行业间的融合创新则必将给湾区产业集群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圳可以发挥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广州可以展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的深厚积淀。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大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深两地都有着对外开放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政策与环境。目前,大湾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而跨行业间的融合与合作则会给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潜力。

6.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源浩博士:

首先,建立粤港澳大湾区3DAI视觉技术研究院。智能化升级所需要的AI技术/算法远不止人脸识别。政府支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3D AI视觉技术研究院,具有数据安全、算法开源、基因互补三大优势。

其次,开放应用示范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果开放应用示范场景对企业的开放发展有促进作用。

再次,要创新人才机制,激活人才第一资源。第一要“请回来”,包括广深联手,邀请海外人才回来深入实地考察。切身感受“食在广州”和“来了就是深圳人”。第二,在产学研方面,要加强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让学术研究和企业研发结合起来,让研究生科研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第三,要让体制内的人才既能“下海”,又能“回流”。体制内的人才“下海”后,如果能适应就留下来,如果不适应还可以回到体制内。

见习编辑 王子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