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50位青年分享1.5亿奖金!深圳民间设大奖鼓励科学探索
深政观察
2020-09-25 22:55

9月25日,第二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将在未来5年内,每人获得腾讯基金会的300万元奖金,并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其中,来自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张立源获奖。

小政了解到,“科学探索奖”是国内首个由互联网企业设立的科技公益项目,于2018年由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

“我们非常期待‘科学探索奖’可以长期支持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潜心探索、献身科研,希望将来在他们当中诞生科学大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突破性的贡献。”马化腾表示。

1

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

据“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透露,本次获奖人名单较去年更为多元化,今年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同等条件下,女性和年纪轻者胜出。港澳地区首次放开申请后,亦有3位科学家获奖。

据小政了解,今年的获奖人体现出极高的“含金量”。50名获奖人中的48人拥有教授或同级职称,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的经历。“科学探索奖”的评审“英雄不问出处”,50名获奖人中既有国家级奖项的获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没有获得过其他知名奖项。

2

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

今年奖项共收到1200多位青年科学家的申报材料,经过初筛、初审、复审、终审四轮评审,产生最终获奖名单,申报人与获奖人比例约为25:1。

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800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13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和100多位发达国家的院士参与,数量和2019年相比有很大增幅,体现了奖项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提升。

为了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科学探索奖”也在评审规则上不断优化。“我们在评审全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回避原则,在已有的师生、亲属、项目、商业合作等回避关系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将同单位、提名、推荐也纳入了回避关系。此外还特别设立了‘断开式评审’机制,避免同一批评委‘一评到底’。”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腾讯基金会先期为“科学探索奖”投入的10亿元人民币将采用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

3

民间科创精神旺盛

事实上,不久前还有一个大奖引人关注。9月6日,“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这个有“中国诺奖”之称的大奖,是中国大陆首个非官方、非营利、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单项奖金达百万美元,马化腾是捐赠人之一。

谈及成为捐赠人的原因,马化腾说,自己原来希望成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但是最后却成了企业家。“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成为科学家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理想,如果现在问孩子们,就未必是这个回答了。所以我觉得更加需要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来呼唤尊重科学的这样一个意识,让科学成为一种更时尚的东西”。

无论是“未来科学大奖”还是“科学探索奖”,都是由民间发起,民间力量鼓励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独有的创新模式。

对于这一点,9月24日下午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曾说到,“深圳的创新模式可能跟别的城市不完全一样,主要是以市场化的力量来推动创新”。

不仅在科学探索上,深圳民间科创精神的旺盛更体现在对基础科研的关注。

据中国科学院官网9月19日披露,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任正非的最新动态是到访中国科学院,并与专家学者们就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发展进行了探讨。

任正非在座谈中称,希望与中科院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向基础性科学技术前沿领域拓展。据公开消息,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此前透露,中科院未来要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其中就包括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光刻机。

在高度市场化的深圳,以民间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可以说“很深圳”了。

【撰文】袁斯茹

编辑 关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