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共耕,深圳医改“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余海蓉 高玉霞 田怀谷 彭蓓
2021-12-03 09:34

2021年11月5日,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召开“20年发展战略座谈会”,邀请了在深当年参与了医学中心筹建的领导、专家们“回家”看看。

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是一片敢为人先、追求创新卓越的沃土。

莲花山顶,小平同志塑像以迈步向前的姿态,寓意着改革开放中深圳始终要大步向前。

莲花山畔,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的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承载着改革的重任,二十载砥砺奋进,从无到有,创新驱动发展,已成长为一个高层次、创新型,融医疗、教学、科研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现代医学中心。

为什么要成立医学中心?

为什么要成立医学中心?二十年后再问这个问题,回望成立的初心,是为了更好地奋力前行!

近日,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召开20年发展战略座谈会,邀请了在深的当年参与医学中心筹建的“老人”们“回家”看看。在他们深情的回忆中,当年创业的不易和改革突破的决心,一幕幕浮现在与会者的眼前。

周俊安,原深圳市卫生局局长,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首任常务副主任,也是深圳新医改首轮改革的“设计者”。这是一位开明办医的“医改派”。他回忆当初成立医学中心,始于要给1999年开业的深圳新医院——深圳市中心医院找一个强有力的“共建单位”。

把“亲儿子”送给别人养,管办分离,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改革。“说实话,当时,哪个单位愿意把权力放出去?但我们想,中心医院是全深圳的,一定要找一个高水平的共建单位,一定要高起点发展。医疗需要时间的沉淀,站在产学研发展的高度,单靠深圳自己发展,在当时的条件下,行不通。因为深圳没有知名的医科大学支持,也没有高水平的医学科技实力,单靠自己发展时间太长。”周俊安说,“我们和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成立医学中心,并在医学中心的框架下,进行新医院学科建设。引进了北大的专家,引进了北大的管理模式,医院很快进入了良性循环。这个模式试点成功后,深圳引入了一系列的高校、名院,各种模式合作办院,共同管理,这让深圳的医疗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

泌尿外科研究所拥有广东省男性生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临床重点医学专科。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的成立并非偶然,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新型合作机构——深港产学研基地。

2000年4月15日,深港产学研基地第二次理事会提出,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在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再次合作建立现代化医学中心。希望通过与名院校合作,填补深圳医学高等教育的空白,提高深圳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

2000年10月,三方经过多次磋商,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合作协议,要集深圳市“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北京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香港科技大学“求进,求新,创未来”的精神内核,建立国内第一个创新模式的医学中心。

在深圳创办医学中心,是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的共同愿望,也是一次高层次的合作,是三方优势的叠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科技大学创立还没多久,当时深圳还没起飞,我说香港和深圳迟早会连结成一个双子城,成为围绕珠江口‘湾区’的核心城市。有幸与港科大的同事们,协同北京大学,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深港产学研基地。港科大的生物科技很强,可是没有医学院,我担心未来的科研成果缺乏用武之地。正好当时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王德炳书记和许智宏校长想在深圳开办医院和进行科研。于是一拍即合,两校积极合作组建了医学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教授回忆说。

深圳是一座年轻有活力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创新意识。但当时深圳医学、科研底子薄,需要构建人才、技术、教育、科研平台,提升医学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而北大和港科大两所名校有良好的品牌、一流的人才及广泛的对外交流合作渠道。深圳是两校比较理想的发展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的基地。

创建医学中心,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政府、高校、医院、企业等联合办医以及发展医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路子,是三方的共识。

生物医学研究所下属深圳市神经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团队。

要建一个什么模式的医学中心?

医学中心要怎么办?当时,在国内尚无先例。为借鉴发达国家医学中心的经验,高起点、高层次地构思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的发展规划,2000年10月,三方主要负责人组成医学考察团,对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了专题考察。

蔡志明,深圳医学会会长,时任深圳市中心医院首任院长,也是医学中心筹建的核心成员,参与了那次的考察。回来以后,他兴奋地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医学中心见闻及对筹建深圳市医学中心的启示》。文中指出,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及研究机构,而一定规模的医学中心的建立和由此带来的高水平医疗服务、医学研究成果以及成果转化带来的巨大效益,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这篇文章也首次提出了以“3+X”的全新模式创办医学中心的思路。3即合作的三方,X即在世界范围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医学中心、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生物高科技术企业等,或是一个项目,要形成一个新型的医教研相结合,政、校、院、所参与,国际国内联动的科技兴医的全新运作模式,促进深圳医学“跳跃式”发展。

2001年3月,深圳市编办批复同意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成立,9月正式挂牌,这是一个正局级事业单位。医学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第一任主任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兼任,副主任由北京大学医学部、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市卫生局领导担任。

医学中心的定位是以全新模式探索建立集医疗、科研、教学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新型医疗机构;主要任务是创办高水平医院,开展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高层次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原“深圳市中心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作为医学中心发展的母体,纳入北京大学医院管理体系,直属医学中心管理。

张克科,原深圳市科技局副局长、原深港产学研基地副主任,也是医学中心筹建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他回忆了筹建过程中一件印象深刻的往事:王德炳书记上任后,第一时间就来深圳讨论中心的事。时任深圳市常务副市长李德成和他相约见面。当天市里在五洲宾馆开干部大会,紧接着大暴雨,李德成卷着裤腿,趟水赶回办公室。“王德炳书记被感动了,逢人就说,李市长趟着水来见我,我一定要把这个医学中心办好!”

“记得成立典礼那天,北大和港科大来了许多位教授。就说一个印象最深的小故事:典礼完毕,晚餐过后,王德炳教授立刻召开工作会议,带领同事们讨论医学中心的方向、规划和发展计划,直至深夜。敬业的精神和实干的决心令我非常感动,觉得有了这样的开端,医学中心必然前景无量。” 吴家玮教授回忆说。

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所长方伟岗教授也见证了医学中心20年的发展。他目前全职留守深圳,担任医学中心主任助理、科教部部长,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等职。“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才正式合并,就做出来深圳办医学中心的这么重大的决策,而且这是首家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办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当年这个决策非常有前瞻性。北大对此也高度重视,在医学中心和北大深圳医院的建设发展中,北大医学部委派专业团队在多方面提供直接帮助,在学科能力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投入巨大资源;后期加重对临床研究的能力建设,建立临床研究所等平台,全面提高深圳的医学伦理水平和临床研究质量,为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医学中心实验室向全深圳市开放,为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这块改革“试验田”产出了什么?

作为国内首个医学中心,根植在深圳这片创新的沃土上,20年间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这块医改的“试验田”,产出了累累硕果。对于深圳乃至国内的医改,在很多方面承担了“探路先锋”的重任。

——深圳第一个政校合作的医疗机构,新模式的推广带动了深圳医疗“变道超车”。

拿出医学中心2015年画册,封面的左下角有一行字:“不求所有,但求所为”。20年前,医学中心的成立,开启了政校合作的样本。作为医学中心发展的母体,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直属医学中心管理,实行医学中心领导下的医院院长负责制,也探索了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新路。

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建院初期,医学中心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派出的专家和管理团队,扶持重点学科建设,以点带面,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高起点基础上得到快速提升,短短时间发展成为深圳市位列前三甲的综合性医院,跻身于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行列。

这一试验田的改革“良种”,也为深圳后来新医改推行的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今在深圳,“三名工程”引入名校、名院办医也成为新医院建设的常态,带动了深圳医疗水平快速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深圳医疗卫生系统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多种创新模式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医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名校的教学力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教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医学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3年获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是深圳市卫生系统成立最早的工作站。医学中心还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在深圳临床医学院基础上申请临床硕士和博士培养点,培养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的年轻人才。借助在科研工作取得的良好势头,建立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个基础医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点。

2001年,医学中心启动了MD+PHD双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由北京大学和香港科大联合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临床专科医疗工作能力的精英人才。现为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助理、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兼职教授的万峻就是首批MD+PHD双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2000年,她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毕业后,获得了临床医学血液病学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信号传导通路研究上建树颇丰。“我的家就在北京,如果不是参加这个培养计划,我可能就在北京做一名医生,不会出北京。这些年,我觉得经历还挺丰富的,在医学中心,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成长为一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这里招到了我最好的学生,发表了我最好的文章,拿到了我最好的基金。这个培养计划改变了我的人生,真的很感谢。”

这些年,医学中心为深圳医疗卫生系统和深圳生物医药行业培养了大量的科研骨干,有的成为了我市公立医院的管理者,有的成为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有的成为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有的成为了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

——建立深圳第一个临床研究所,促进深圳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

2016年3月,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深圳)在医学中心成立,这是我市首家临床研究所,成立后第二年即引进临床研究“三名团队”项目“北京大学柯杨教授临床研究方法学与技术体系规范化建设团队”。成立以来指导临床研究项目数百个,迅速提高了深圳临床研究整体水平,开启了深圳临床研究蓬勃发展局面。

伦理审查对临床研究有规范和引导的重要作用。临床研究所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促进深圳伦理体系建设。2017年4月,医学中心牵头建立了深圳市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制定了深圳市首个区域伦理审查的地方标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规范》,承担起了深圳市卫生行业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的工作,在深圳市临床研究规范化开展中发挥引领、带动和监督的作用,提升区域临床研究水平。

——探索建立深湾医疗器械转化研究院,构建“医+X”协同创新体系。

20年来,在深圳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支持下,医学中心在医学以及生命科学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

2004年9月,生物医学研究所成立,随后泌尿外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临床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也先后成立,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在神经科学、蛋白质组学、生殖医学、肿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973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著等。医学中心自2010年科研教学楼建成使用以来,10年时间累计获得市级以上项目280余项,其中国家级75项,省部级89项,市级107项,获得各级科研经费资助1.2亿元。叶玉如、张明杰、詹启敏、柯杨、蔡志明等多位中外院士,都曾在这里进行生物科技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

随着科研能力的日益增强和积累,医学中心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科研成果和专利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越来越显得迫切。医学中心探索建立深圳市深湾医疗器械转化研究院,以临床需求为核心,医工创融合,构建“医+X”协同创新体系。这个一站式转化创新载体,为临床创新项目提供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打通从科技成果到落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9月4日,深湾医疗器械转化研究院首个创新项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影像科与深圳华声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超声质控综合管理系统”V1.0版本的软件著作权的转让签约。

超声医学研究所建立了深圳市药物依赖与安全用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医学影像临床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深圳市虚拟现实临床应用公共服务平台。

未来医学中心如何发展?

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医学中心的签约一签就是三十年,体现了三方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站在20年的节点,展望未来如何发展?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陈芸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全面部署实施,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建设国际化医疗中心。医学中心要根据国家战略的调整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新要求,提高站位,提升发展格局,拓宽发展内涵,主动融入健康深圳建设大局、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大局,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引领医学科技创新,推动生物和生命科学繁荣发展。

陈芸表示,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希望两所名校进一步加大对医学中心人才和技术支持力度,在医学中心部署更多国家级和国际前沿的学科建设项目、重大科技专项、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两所学校广泛的国内国际合作伙伴,为医学中心引进更多的学科人才。放眼全球,以“3+X”和医工融合模式,深化国内国际合作、跨界合作,推动同创共享,将医学中心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医学科技创新转化的平台。

陈芸表示,未来十年,如何推动后疫情时代医疗卫生行业的科技创新转化是医学中心新的航标。临床创新是需求侧和供给侧高度重合的领域,医疗卫生机构既是需求源头,也是创新源头,同时还是应用及市场所在,构建以临床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可以形成价值创造的闭环优势,建成高效的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必将带动和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整体升级,创造巨大的民生和经济效益。因此,利用医学中心过去20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发挥医学中心深港合作创新发展的桥头堡作用,为全面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创新转化的建设做好规划布局和技术、人才储备。医学中心将在促进深港科技合作、推动北大医学与港科大理工在深圳创新融合,在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与转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创新转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原标题《风雨同舟二十载 守正创新拓未来 三方共耕,深圳医改“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作者:余海蓉 高玉霞 田怀谷 彭蓓)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