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区职业卫生好厉害!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黎庆红 文/图
2018-05-24 20:40

近日,2017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宝安区福永预防保健所、宝安区沙井预防保健所、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宝安区石岩预防保健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一等奖获奖名单中,这是唯一一个卫生系统获奖的项目。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登记,覆盖全国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域的唯一科技奖项,在全国安全生产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权威性。此次获奖,是宝安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相关工作十余年努力的重要成果,这也是国内首次由区级单位主持的基本职业卫生项目获得国家协会级科学技术奖励,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模式创新,适用中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

项目组吴礼康等赴北京参加科学技术奖励答辩

据项目牵头人、宝安区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吴礼康教授介绍,宝安区是工业大区,也是深圳劳务工流入最多的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和三苯等)、粉尘、噪声最为常见,其中正己烷、三氯乙烯引起的职业中毒分别占职业病发病数的51.7%和30.6%。这些危害因素主要分布在五金、电子电器、印刷、宝石加工、塑胶玩具等行业。1993-2006年间宝安区职业病发病327人,死亡19人,是深圳市乃至广东省职业病危害重灾区。

对此,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职业病防治的投入力度。2006年宝安区申请并被卫生部列为第一批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试点单位。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先进理念,建立了五大创新模式:

一是首次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职业卫生三级服务网格化体系;

二是在国内外率先开展职业病危害企业分类管理动态化1-2-0模式;

三是与“义工联”合作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进厂区、社区模式;

四是建立特色职业卫生管理信息公告栏模式;

五是中小微企业的外聘职业卫生专家指导模式等职业卫生服务。

五大创新模式成功创建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尽可能贴近工作场所和社区,为劳动者提供能被社会所接受的低成本、广覆盖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目标。

技术创新,牵头制订21项国家标准

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经验交流会在宝安召开

项目组充分利用技术和人员优势,重点开展了使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三氯乙烯等)和宝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和职业卫生检测技术研究,主持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GBZ/T 284-2016)、《三氯乙烯职业危害防护导则-报批稿》和《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氨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参与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和《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1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三氯乙烯毒理学研究上,项目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三氯乙烯的发病新机制属于混合型变态反应,从基因水平证实了三氯乙烯与肝代谢酶基因、凋亡基因、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对指导其职业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管理创新,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

在首批19个试点地区,仅有宝安区政府将“扩大劳务工职业卫生保健”作为民心工程强力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全区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

经过10年(2007-2016年)开展了大量的职业病现场干预和细致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宝安区的工厂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由35%上升到82%,劳动者的覆盖率由29%上升到96.5%。全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死率下降85%以上,正己烷群体中毒事件下降95%以上,从而使宝安区由职业病危害重灾区一跃成为职业病防治的先进区,为保护广大劳务工健康和生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职业病防治“宝安模式”国际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职业卫生顾问Gerry博士考察宝安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

职业病防治“宝安模式”受到原卫生部、WHO驻华官员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专家的高度评价。2007年WHO Jerry博士、2008年WHO驻华代表处代表Dr.Hans Troedsson、国际职业卫生协会主席Jorma Rantanene,2010年WHO驻华代表蓝睿明等先后考察宝安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并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宝安区的职业卫生经验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世界职业卫生协会(ICOH)也在其官网上对“宝安模式”给以充分肯定。

10年来,宝安区疾控中心共主办与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有关的全国性职业卫生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20余次,主编《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探索与实践》等职业病防治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119篇(其中SCI论文10篇),编写培训教材28本,累计免费发放各种职业卫生宣传资料、物品800多万份,约600余万名劳务工接受到不同方式的培训教育。

职业病防治“宝安模式”在北京、江苏、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全国14个省市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推广到其它国家。越南、泰国等国家职业卫生官员和专家也纷纷前来参观考察。

在宝安区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吴礼康的带领下,项目组完成了约12万字的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对宝安区自2006年实行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以来10余年的职业卫生工作经验总结和归纳,并于2017年7月24日参加了由国内职业卫生领域7名顶尖专家组成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3月30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组织安全科技领域24位专家学者组成终评委员会对初评获奖项目进行最终评审。汪旭光院士和武强院士分别主持了一等奖项目答辩,最终该项目以高票通过了最终评审。

宝安区疾控中心主任刘开钳表示,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取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来之不易,该项工作是总结了饱含了近300位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人员的辛勤汗水和努力,也是得益于宝安区、深圳市、广东省和全国各地的专家领导对宝安区职业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的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宝安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广泛深入持续推广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真抓实干,注重实绩,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建设和谐宝安、健康中国做出不懈努力。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黎庆红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