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部医院社区一体化肝病防控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南山两个社区试点打造肝病防控示范区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向雨航 图/王圳妹 黄坷
2020-10-23 19:51

10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举行的“国家肝炎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进社区暨世界卫生组织乙肝母婴阻断新指南发布”活动上,“深圳西部医院社区一体化肝病防控示范区”的建设正式启动。

据悉,该项目将以两项国家肝病重大专项科技成果推广为契机,集合多部门多学科多单位的力量,在社区实现乙肝母婴阻断的零传播和肝癌早筛。据悉,南山区的深圳湾社区、马家龙社区等两个社区将率先试点打造肝病防控示范区,探索建立从医院到社区一体化的肝病防控模式。

启动仪式后,还举行了“肝病筛查高峰论坛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学习培训班”,来自广州、东莞、惠州以及深圳等地肝病领域的专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控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方向,分享肝病筛查和诊疗方面的新技术,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肝病防控的发展。

25岁女孩患10年乙肝熬夜拖成肝癌

小芬(化名)今年25岁,家住宝安,在一家IT企业上班。今年8月,她到公司辖区医院体检时,被检查出肝右前叶有肿块。随后,她再次到医院做腹部增强CT和三维重建检查进行复查,结果提示肿块直径有5厘米,有兵乓球那么大,初步确诊为肝癌和肝硬化。

被确诊患有肝癌,小芬不敢相信,但似乎又冥冥之中早注定。“我10年前被检查出患有乙肝,一直没有治疗,但也怕转变成肝癌,所以特别注意身体,每半年就会复查一次,之前乙肝各项指标都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查出肿瘤。”小芬说。

原本今年年初她就要去复查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加上她觉得自己身体好,也没有其他症状,就推迟了半年时间做复查。没想到是,距离上次复查仅一年的的时间,肝脏就长了个大肿瘤。“最近半年工作比较忙,经常通宵熬夜,估计与这也有关系。”小芬无奈地说。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程新生表示,小芬的肝癌与她长期患慢性乙肝有很大的关系,加上她最近半年经常熬夜加班,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慢性乙肝发展为肝癌的“催化剂”。

8月9日,协和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程新生团队与武汉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万赤丹教授团队一起,利用当前国内外领先的的腹腔镜下术中超声和荧光导航技术,精准切除其直径5厘米大小的肿瘤组织。术后,小芬恢复良好,已出院回家休养。

“尽管手术很成功,但肝癌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埋在了我的身体里,虽然这个已经拆除了,我不知道下一个什么时候会‘冒’出来,很后悔没有重视自己身体,没有及时阻断慢性乙肝的发展,最终把小病拖成了大病。”小芬后悔地说。

事实上,像小芬这样把慢性乙肝拖成肝癌的人不在少数。

在中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超过全球一半。其中,乙肝病毒是诱发肝癌的最大隐患,80%以上的肝癌都是由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化而来。

“慢性乙肝在广东省、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是最为重要的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病因之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科主任侯金林教授说。广东是一个乙肝大省,乙型肝炎感染人群占全国的八分之一,高达1000万,特别是近5年,广东有超过10万人罹患肝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两项重要科研成果进社区防控肝病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在2030年之前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威胁。尽管我国在消除病毒性肝炎这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距离这一目标仍存在一些重要差距,乙肝防控任务仍十分艰巨。

为了早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联合发起了“国家肝炎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进社区暨世界卫生组织乙肝母婴阻断新指南发布”活动,推动肝病科研成果进社区,用科技防控肝病,造福社区肝病患者。

侯金林教授介绍,“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病三部曲,要预防肝癌,就要预防肝硬化和从源头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这个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借助其团队牵头研发的两项国家肝病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社区实现乙肝母婴阻断的零传播和肝癌早筛。这两项成果分别是“乙肝母婴零传播小贝壳工程”和“肝癌的早期筛查”。 目前我国乙肝感染人群高达8000多万,其中2200万是育龄期妇女。“乙肝母婴零传播小贝壳工程”就是利用智能移动医疗工具“小贝壳”App,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孕产妇进行妊娠期随访管理,对母婴传播的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性预防策略,最终实现乙肝母婴传播的完全阻断。

肝癌的早期筛查就是利用FibroScan无创肝纤维化扫描等检测技术,先把肝病患者的高风险人群筛选出来,再利用aMAP评分并进行肝癌风险评估。aMAP评分是全球首个跨病种、跨种族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可对乙肝、丙肝和脂肪肝等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癌风险评估,从而提高肝癌的早诊早治,最终降低死亡率。目前已建立aMAP小程序,社区患者和医生在输入相关指标后即可获得肝癌风险的初步判断结果。

“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患者的实际获益,一直是我们思考的方向,这两项科技成果已经在医院肝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这次进社区活动,无疑是将科学研究和患者的实际获益相结合的重要举措。”侯金林教授说。

探索肝病防控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

为更好地推进这两项肝病国家重大专项成果进社区,造福深圳社区的慢性肝炎患者,协和深圳医院、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南山区医疗集团、南医大深圳医院联合、南山区疾控中心等单位还将联合打造“深圳西部医院社区一体化肝病防控示范区”,首批选定南山区深圳湾社区和马家龙社区等两个社区进行试点,打造肝病防控示范区,探索肝病防控医院社区一体化新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感染科主任余治健介绍,医院社区一体化肝病防控示范区的建设主要有三个创新点,一是目标明确,实现乙肝母婴阻断的零传播和肝癌早筛;二是多部门多学科多单位联合开展肝病的防控工作,既有我国肝病领域的“国家队”,也有基层三甲医院、社康、疾控中心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打通慢性肝病管理壁垒,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良好的就医和规范的诊疗;三是将“防病”放在更重要的环节,推动肝病防控从以“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的转变。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院长邓启文表示,本次合作也将以国家区域传染病中心建设为目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感染学科联盟的建设,促进南山地区感染肝病临床科研水平的持续发展,规范辖区感染性疾病和肝病的诊疗,打造全国医院社区一体化肝病筛查的范本。

南山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区医疗集团总部党委书记兼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党委书记陈渊青也表示,目前南山区正积极推进区域医疗集团的建设,围绕“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原则,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社区一体化肝病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出社区医疗机构的重要作用,不仅实现了从源头上防控重大疾病,还将推动分级诊疗,实现医疗服务供给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而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向雨航 图/王圳妹 黄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