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大卫 ·爱登堡的新纪录片,讲出了他多年来想说的真相
澎湃新闻
2020-10-18 21:40

大卫 ·爱登堡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之一,也被称为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他是BBC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自然纪录片制作的先驱。他从70年代起开始探索世界各地的荒野,从南北极到亚马逊,他和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BBC纪录片——《冰冻星球》、《蓝色星球》、《王朝》、《地球脉动》——紧紧联系在一起。

10月4日,网飞又发布了一部由他主持的纪录片,《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David Attenborough: A Life on Our Planet)。不过,与他以往的纪录片不同,这位93岁的白发老人再次出现在镜头前,并非身处哪个人迹罕至的荒野,而是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之中,在那里,他向观众发出呼吁,请正视现在的环境危机,善待地球上其他的生命。

大卫·爱登堡,知名英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自然纪录片先驱

《福布斯》称该纪录片为“今年最重要的纪录片”。爱登堡要表达的问题其实十分宏大,很难在一部纪录片中传达出来。不过,这部纪录片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通过爱登堡所拍摄过的大量纪录片的画面,从其漫长的独特的职业生涯出发,以一个生动的、有说服力的主观视角,将环境危机在几十年内的迅速凸显展示出来。

其实观看这部纪录片,观众是需要一些心理准备的。黑色的字幕每隔数分钟出现,无情地提示随着现代文明的一路高歌猛进,人类行为对自然界的破坏。1954年,当人类人口为23亿时,地球上有66%的面积被荒野覆盖,而在2020年的今天,人口为78亿,而荒野仅有35%。

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纪录片截图

与之对应的,是一些残酷的画面和数据。1970年后半叶,爱登堡开始拍摄《生命的进化》,这次旅程横跨39个国家。他发现,一些动物变得更难找了。他特别提到了山地大猩猩,当时非洲中部森林中只有300只。由于大猩猩宝宝在宠物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往往偷猎者为了猎捕一只小猩猩,要同时杀死十来头成年大猩猩。影片中,爱登堡看似能与大猩猩近距离接触,是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人类的陪伴——保护者必须日以继夜地和它们呆在一起。

爱登堡和山地大猩猩在一起

人类的远洋渔船从1950年代起才开始大规模地去公海捕鱼,而现在,纪录片显示,海洋中90%的大型鱼类已经被捕捞殆尽。

远洋渔业对海中生物的消耗是巨大的 纪录片截图

1998年的《蓝色星球》则是较早记录了珊瑚白化现象的纪录片,镜头扫过了一片片沉寂的珊瑚坟墓,零星的小鱼在白花花的珊瑚骨骼中游动,这个场景让人触目惊心。

珊瑚的白色骨骼 纪录片截图

珊瑚白化的原因是因为海水温度升高。爱登堡告诉我们,在1990年代之前,人类并没有察觉到气候的变暖,因为人类活动的多余的热能被海洋吸收了。但是现在,海水早已无法吸收这些热能。“现在的海水温度比我出生时已经高了一度。”

沉寂的珊瑚坟场 纪录片截图

在拍摄一部纪录片时,爱登堡和他的团队要登陆位于北冰洋上的一座海岛,他原以为会在岛的附近遭遇大面积的海冰,但实际上,他们一路坐船到达小岛——曾经永久封冻住小岛的海冰消失了。

这是在1990年代。而根据10月12日刚刚返回的19国联合北极科考队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情况比90年代更加严峻了。这个史上规模最大的北极探险队在执行了长达一年的任务后发现,北极的海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负责人马库斯·雷克斯说:“我们可以看到广阔的水域几乎延伸到极点,周围都是由大规模融化产生的’千疮百孔’的冰。”

“千疮百孔”的冰层

根据科罗拉多博尔德大学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科学家提供的初步数据,今年的北极的最小海冰面积在9月15日达到374万平方公里,仅比2012年的面积高,为史上第二低。该中心表示,人类正离夏天不结冰的北极越来越近。

爱登堡在纪录片中说,由于北极的冰盖缩减,反射到外太空的太阳能会减少,这又会增快全球变暖。海水温度上升,珊瑚礁大量死亡,鱼类因此也大量死亡。

由于冰面融化,雪橇犬在水中行走

“要触动一次生态浩劫,火山要喷发一百万年。”爱登堡说,而人类现代工业文明仅仅几十年,便已经造成了可能会引发生态浩劫的极大危机。

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9月底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数》报告,这两年一度发布的报告再次为人类敲响警钟。报告追踪了世界范围内的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4392个物种、20811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显示自1970年到2016年间,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消亡了68%,其中在淡水野生动物中,数量下降达到了惊人的84%。

地球生命力指数(上)和物种栖息地指数(下)趋势图。WWF

根据这份报告,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竟然平均下降超过一半。与此同时,物种栖息地指数(面积和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估)也呈加速减小趋势,不到二十年下降超2%,一些地区下降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说明监测物种不单单种群数量减少,其生态功能也在不断衰减。

其中,南北美洲热带子区域的生命力指数降幅达惊人的91%;非洲紧随其后,达到65%;亚洲45%;北美33%;欧洲24%。

在纪录片中,爱登堡的描绘的可怕图景则是,2030年,由于大量砍伐,亚马逊雨林将退化成热带稀树草原。而2080年,土壤严重退化,人类社会将爆发粮食危机。

土地荒漠化的未来 纪录片截图

为何要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镜头前的爱登堡给出解释:“我非常有罪恶感。”

正是这种罪恶感,让他无法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自然界的危机视而不见,决定以这种方式来回顾他在他人看来传奇的一生。当然,如果仅仅是控诉,那还并不是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在纪录片接近结尾处,他以一些成功的逆转生态伤害的环保案例,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控制人类生育水平、自然能源替代石化能源、划分近海的三分之一区域为禁渔区……甚至是素食。

切尔诺贝利的希望之光 纪录片截图

不能说这是一部非常深刻的,揭露环境变化本质的纪录片,但它足够震撼,也足够真诚。影片的结尾,爱登堡再次出现在切尔诺贝利,观众和他都欣喜地看到,虽然人类放弃了这里,但生命没有。这也是一个希望的讯号,如一篇影评所说,地平线上的一束光,可能看起来像森林大火,但也许也是黎明之光。

编辑 范锦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