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丈夫掌镜走深圳,将《特区打工妹》推上大银幕
南方+
2020-09-29 13:35

夜深人静,昏黄的灯光照亮了铺满案头的一张张电影海报和老照片。年过八旬的王静珠思绪万千,彻夜难眠。三十多年前在深圳工作生活的一幕幕在她脑海中不断闪回,不知不觉写成了一叠厚厚的“特区手记”。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珠江电影制片厂任职文学部电影文学编剧的王静珠与丈夫、著名演员、著名导演张良掌镜走深圳,在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创作出《特区打工妹》《岭南春秋》《兰光颂》《西湖人》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用鲜活的镜头语言向全国观众展现了一座敢闯敢拼的深圳特区;她因此也收获了“鲁迅文艺奖”“百花奖”等多个国内外影视大奖,为南派电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我目睹了深圳这块神奇土地的变化,特区的发展给了电影创作无数的影响和激情。”85岁的王静珠近日在回复南方日报记者采访邀请时,用手机敲下了这段动情的文字。

回首特区创建四十年,她坦言,自己对这段“春天的故事”有着太多的感慨、感动和感恩。

珠影走出的著名编剧王静珠

北雁南飞,见证深圳“奇迹”

“特区!特区到了!快看哪!”“哪儿呢?哇!”开往深圳的火车上,一群离乡别井的打工妹兴奋地挤到窗边探头张望,欢呼雀跃。窗外,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映入眼帘: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挂满广告牌的百货商场、车水马龙的宽敞道路、时髦洋气的“上班族”……

《特区打工妹》电影剧照

这是电影《特区打工妹》的经典片段,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许多观众对深圳特区的“初印象”。有趣的是,作为这部影片的编剧,王静珠第一次踏足深圳所见的情景却与此截然不同。

“那是1983年,我一下火车看见深圳,就好像走到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工地。天是黑的,地也是黑的,扑面而来全是灰,工程建设的响声惊天动地。” 用王静珠的话说,就是 “马路不平,路灯不明”。

这样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在“外乡人”王静珠眼里,不仅是前所未见的新鲜事,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影视题材。

1935年出生在苏州的王静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电影工作者。1952年从苏州美专毕业的她,被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与红极一时的“董存瑞”扮演者张良相爱相知,结成艺术伴侣。197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向张良、王静珠伉俪抛来橄榄枝,夫妻双双调入珠影厂工作,移居广州。

张良与王静珠伉俪情深

在这片南国热土上,夫妻俩呼吸到了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压抑多年的创作欲望重新萌发,接连创作出《梅花巾》《雅马哈鱼档》《少年犯》等多部反映时代巨变的影视佳作,还捧回了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像荣誉奖。

“那时我和张良都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做好‘深圳特区建设’这一重大题材。”夫妻俩一致认为,“作为南国影人必然首先关注本地区在改革大潮中的新人新事,而反映经济特区的建设新貌,更是珠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些年在深圳采风时看到的各种“奇观”,让王静珠至今难忘。“印象最深的是深圳国贸大厦。53层160米的高楼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37个月就竣工,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创造了建筑史上的新记录。”

王静珠亲眼见证了什么是“深圳速度”,也目睹了万千外来建设者热血拼搏的身影。“深圳要走富强路,除了有党和国家给予的好政策,还要有创业者坚强肯干,吃苦耐劳,敢闯、敢拼、敢创新的精神干劲。”这种 “特区精神”给予王静珠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里加速酝酿。

敢闯敢拼,独身“下海”当女老板

1988年12月,报纸上刊发的一则消息引发各界关注:全国影视行业首家剧本公司――广州市王氏影视业剧本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家“穗私0001号”企业的成立不仅是影视行业的改革探索,也是影响王静珠一生的大事——皆因这家私营企业的老板,正是王静珠本人。

广州市王氏影视业剧本有限公司成立,张良与王静珠合影留念。

王静珠毅然办了“停薪留职”,砸了自己的“铁饭碗”,独身“下海”当女老板,她的这个决定让身边不少人都替她捏了把冷汗。

“我决定‘下海’这事,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受了广东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影响逐渐形成的。我就是想给电影人争口气,寻找一条脱贫致富的路。”王静珠坦言,特区里那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给了她“弄潮商海”的勇气与信心。

王老板的脑海里装着一张宏大的创业蓝图,甫一上任,她就推出了连串大动作:公司用新型的经营方式管理剧本,让剧本作为商品流通于市场,按质论价,以包销或代销的方式向全国及海外的导演和制片人推销,打破电影剧本作品仅属某一电影厂的专用权;与此同时,接受导演的点题或“来料”(故事、题材等),再由该公司聘请剧作家撰写,以寻求编、导、制三方合作的新形式……

广州市王氏影视业剧本有限公司成立剪彩。

这些紧贴市场的创新举措犹如源头活水,不仅滋养了影视人的创作灵感,更盘活了影视制作的产业链,孵化出《龙出海》《岭南春秋》等多部全国热映的影视佳作。

正当同行们纷至沓来,向王静珠取经之时,她却酝酿着一件“亏钱也要干的大事”。“国家号召文艺工作者关注改革开放题材,可是我们很多优秀的编剧都没有来过广东,没有去过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怎么写得出紧贴时代、深入生活的好作品?”她随即自掏腰包,由王氏公司牵头组织“90作家采访团”,邀来全国各地20多位优秀的编剧深入广州和深圳实地采风。

整个采访活动从广州走起,随后到了深圳特区。从神秘的沙头角到世贸的高楼大厦;走进先富起来的南岭村,听全国劳模张伟基村长谈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到深港汽车公司,了解他们如何打通香港的运输大道;再去著名的深圳小汽车出租公司,听带头人吴炯声讲他的创业故事……

“12天马不停蹄的采访,大家看见了中国历史上从没发生过的人和事,记录本和相机都是满满的。”回想起那时的满足,王静珠笑得像个孩子。

艰苦创作,传递“盗火者精神”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广州火车站人流如注,每天挤满了来来往往的外来工。一天,一对拉着大包小包、坐在站台里的花季少女引起了王静珠的注意。

“你们要去哪里?”王静珠问。

“去深圳打工!”女孩答道。

“你们过18岁了吗?”王静珠追问。

“快了。”女孩一脸青涩。

这群年纪轻轻就离乡别井,为了摆脱贫穷到特区打工的女孩子让王静珠感慨万千。“就是这样一群艰苦奋斗的建设者,把自己的美好青春都献给了深圳。”她决定要写一部《特区打工妹》,以这一新生群体为主角的独特视角,展现特区发展中的新人新事。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王静珠一家人全力以赴,在深圳拍摄创作,一住就是几个月:王静珠执笔编剧,丈夫张良担纲导演,长子张海楠当副导演之余还客串出演“中方厂长”。“我很感谢我的先生张良导演,影片的多产和成功离不开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坚持实地探访、深入考察,才能提高效率,拍出好作品。”

王静珠与张良携手创作。

当年,为了能深入了解深圳新兴工厂女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张良和王静珠主动申请,到蛇口的一家外资公司采访调研。可没想到,一连吃了两回“闭门羹”。夫妻俩不服气,就住在附近等消息,没曾想竟等来了一条追人的大狼狗,害得王静珠摔伤了腿。巧的是,就在当天,这家外资公司高层的翻译人员认出了张良导演,几经争取,才向他们打开了大门。

瘸着腿走进工厂的王静珠第一次看到了现代化大车间,看到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还看到了流水线上忙碌作业的女工,连上厕所都要请假……这些真实的场景,后来在影片《特区打工妹》中被一一还原。

张良导演在工厂实景指导拍摄。

电影《特区打工妹》上映后,迅速火遍全国。影片结尾,上千打工者齐聚,在“大家乐”文艺演出中尽情欢唱的经典一幕感染了一代人。“我们是一群打工者/远离了故乡的江河/虽然我们一无所有/胸中却燃烧着烈火/这沃土是我们的汗水浇灌/这新城是我们青春铸就……”男主角在台上演唱的那首由王静珠作词的《打工者之歌》,更是直击千万打工者的心。

《特区打工妹》一众演职人员合影。

这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随后荣获国家广电部“1989年优秀影片奖”、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等重磅大奖,成为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经典“南国都市片”。

“写《特区打工妹》的时候,我特别表达了一种‘盗火者’精神。年轻人去深圳特区打工是要去学习、去‘盗火’,要把‘圣火’带回来去建设家乡,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出路。”王静珠说,这种“盗火者”精神,不仅推动了深圳特区40年蓬勃发展,也鞭策着自己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好学进取、自强不息。

《特区打工妹》电影剧照。

【对话】

“希望‘壮年期’的深圳特区能如‘青年期’般有冲劲”

南方日报对比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深圳特区近三十年的发展带给您怎样的感受?

王静珠:现在的深圳变化很大,城市更漂亮了,像世贸那样一百多米的高楼都有几十座,发展速度之快,真的厉害!前几年我和张良被邀请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讲课,讲《少年犯》《特区打工妹》的创作故事,全场坐满,让我们很感动。讲课的地方是深圳图书馆,面积很大,我头一次见,非常震撼。我还说,要是在早年,我们就将这些都拍到电影里头,这些变化都是我想不到的。

南方日报对于深圳特区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期待?

王静珠:深圳特区的任务很重,我看了一下资料,目前世界上有4000多个特区,深圳是最引人瞩目的特区之一。我认为现在的深圳特区担负了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辐射作用;二是要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发挥先行者的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是深圳特区创建40周年,我认识她的时候是童年期、青年期,现在她正值壮年期,壮年期需要像以前青年期那样有干劲。我始终认为,深圳的成功跟人的成功是一样的,一是要有机遇,二是有了机遇你也抓得住,抓得对,抓得好。

见习编辑 王子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