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医学部成立全科医学系,尹朝霞教授受聘首任系主任!
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张慧 文/图
2020-09-28 21:06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成立。中国女医师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家庭医生协会会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尹朝霞教授,受聘为深圳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系主任。据了解,深圳大学是我市首个成立全科医学系的高校。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和基层健康处李创处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周丽萍处长,深圳大学李永华副校长,深圳大学医学部朱卫国主任、柴金龙书记等领导出席会议。大会还特邀首都医科大学原校长吕兆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付丽教授莅临。其中,首都医科大学是最早将全科医学引入中国的院校。参加会议的还有深大医学部、深圳大学各附属(教学)医院、各区社管中心等领导。

深圳大学医学部党委柴金龙书记为尹朝霞教授颁发聘书

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是我国医改的重点。国外诸多先进经验显示,大力发展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而全科医学、全科医生正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者。全科医生能力是决定能否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要因素,因此,成立全科医学系具有重大意义。成立大会后还举行了“全科医学建设研讨会”。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全科医学体系。全科医生一般工作在社区全科诊所,按照国际标准,15分钟路程内建立一个全科诊所。正是这些星罗密布的全科诊所,工作范围从个人到家庭,从正常人到患病者,从预防保健到慢病管理,从疾病诊疗、健康护理到心理、康复治疗等,涉及社区内居民健康的方方面面,全科医生能够处理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不能处理、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等可以转诊至专科医院。全科医生通过这种有序的就诊模式,很好的关爱、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新冠疫情间,新加坡、英国等全科诊所在疫情防控、发热哨点建立、核酸检测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再次证明全科医生、全科医学的作用和价值。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来高度重视全科医学的发展,把全科医学建设、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强基层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从2011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18年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两个文件都由国务院颁发,彰显了国家对全科医学的重视程度。在今年9月17日最新发布的国办发〔2020〕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提到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即3年内推动医学院校普遍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建设100个左右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加强师资培训。2021年起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扩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近十年来,深圳在医疗机构建设方面大刀阔斧改革,勇于创新,构建了“顶天立地”的医疗改革模式,既要打造一大批高质量的医院,也要强基层、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更好满足居民多方位的健康需求。全科医学系负有承担全科医生培养之地、全科医学领头羊之责,其作用举足轻重。深圳大学医学部在深圳市现有院校中第一个成立全科医学系,展现了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是顺应时代之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之举,是促进民生福祉发展之举。

全科医学系将立足于改革创新、具备国际视野,整合学系、临床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等资源,打造学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利用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大学良好的基础和优质资源,在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深化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医教协同加快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打造“深圳样板”,把深大全科医学系建设成为适应城市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的现代化、国际化全科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全科医学教育品牌。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张慧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