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展以信用风险分级分类为基础的差异化抽查 抽查4万户企业识别“空壳公司”
读特记者 何泳 通讯员 许永茂
2020-09-16 19:11

读特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深圳市开展以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为基础的差异化抽查工作,并从相对高风险企业中,识别出疑似“空壳公司”,进行定向抽查,共计抽查企业40053户。            

深圳市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试点地区之一。深圳市市场监管                局依托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资源优势,从6.5亿项涉企数据中,清洗、整理包括市场监管、发改、海关、税务、社保、公积金、法院等信源单位信息,涵盖企业登记注册及变更、行政处罚、行业认证、行政许可、信用奖惩红黑名单、投诉举报等方面的超过4611万条企业数据,构建了风险分级指标体系,根据风险指标综合分值,对于全市213万家企业划定风险等级。目前,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0年商事主体登记事项和公示信息抽查工作,此次抽查工作率先将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的结果运用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中,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与抽查对象的信用风险等级挂钩,对风险级别高的增加抽查比例,对风险级别低的减少抽查比例,实现差异化监管,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新机制。       

此次开展的抽查工作按照“A+、A、B、C、D”五个风险递增级别,以A+等级2%,A等级13%,B等级20%,C等级30%,D等级45%的比例进行抽查,抽查企业20087户,同时在C、D等级的相对高风险企业中,建立“空壳公司”逻辑模型,通过社保参保人数、经营许可项目、名下资产登记情况、公司章程修改记录、年报申报情况等条件,识别出17766家疑似“空壳公司”,进行定向抽查。            

据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不断提升企业信用风险分级指标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将继续跟踪抽查结果,所有随机抽查工作的结果,将由基层执法单位反馈至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系统进行校验。企业信用风险分级等级是政府部门开展信用监管的重要参考依据,既对企业实现差异化、精准监管,又实现了执法资源的合理配置。每个企业的风险等级仅用于内部管理使用,不对外公开,不作为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信用评价。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 通讯员 许永茂)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