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 | 阅读,让女人更美丽
丘联
2020-09-16 08:11

金秋九月,天朗气清,丹桂飘香,这是读书的好时节。倚在窗台,翻开一本崭新的书,闻着书香,品味着动心的叙述,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读书一直是我的爱好,从上学到参加工作,能够闲暇时间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是极大的享受。看书的内容常常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年轻时,由于物资匮乏,可看的书籍寥寥无几,又因为功课紧张的缘故,常常只能在课间的时候从书包里掏出高尔基、巴金、刘心武等的书籍匆匆看上两眼,或是晚上宿舍熄灯后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留恋在《红楼梦》《第二次握手》《呼啸山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的世界里;工作后,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成了我的伙伴,常读常新;如今,退休在家,可以随心阅读各类感兴趣的书籍,读书乐趣越来越多。

光阴如梭,在书籍的陪伴下,不知不觉已由青春妙龄少女变成了不惑中年妇女,又由“亚历山大”的中年步入恬淡怡然的退休生活。无论生活和工作再忙,我对阅读的喜爱却从改变,时间愈久,爱之愈深。

随着深圳的发展、进步以及对读书的推崇,使得我能够阅读的空间越来越大,阅读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深圳每年举办的读书月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就是“读书论坛”。在论坛上,我零距离地聆听心目中景仰大师们的精彩演讲,他们深入浅出地引导我进入学术的天地,而且语重心长地教诲我领略人生的时空,他们把自己的学术阅历和人生经历浓缩到演讲中,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涤荡。

还记得第二届深圳“读书论坛”,进行到第7场的那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深圳大剧院,因为当天我喜欢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这里登坛开讲。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曾经陪伴我到全国出差。在陌生的城市里、在明亮的台灯下,我开始阅读书中的山水风物以寻求它所体现的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体会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最有趣的是我出差的地方刚好在书中有所描述,每每这个时候我就细细体味个中的情怀。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我走进了莫高窟,看到了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想象着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也曾来到“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的江南小镇,为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而流连忘返;在扬州学习之余,我还特地抽空逛至“天一生水”的天一阁,去瞻仰这个不仅在于藏书、更在于其本身历史的传奇之地,虽然我只能在楼下仰望,但却能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感受到我们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和景仰。因此,当我亲眼见到余秋雨先生,听他讲述描述游历巴黎、纽约、巴塞罗那等世界文化名城的见闻,并告诉大家自身的体会——“一座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品位,更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就像生活中我们不喜欢一个没有性格的人一样,我们也没法去喜欢一个没有性格、没有品位的城市”的时候,心中还是按捺不住地激动起来。也就是从那次开始,我对自己看的书开始有了选择,不再是随手拾来,而是偏重选择一些人文、历史方面的书籍,因为从这些书籍里,能够更加深刻感受社会、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更加深刻体会人性的光彩。于是《万历十五年》《第三帝国的兴亡》《傅雷家书》《瓦尔登湖》《李敖回忆录》《朱镕基答记者问》这些书籍随着深圳读书月的举办也都纷纷登上了我的书架,极大扩展了我的视野。在纷杂的日子里,因为它们的存在,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理性、清醒、智慧和自信。

对一座城市来说,要有性格与品位,书籍无疑是最好的营养品。因为有了对书籍的咀嚼与沉思,一座城市会变得更加令人神往。当一座城市,与书中的智慧交融时,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城市。深圳能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正是与这个城市对阅读的热爱息息相关。而书籍对一个人的启发更是巨大的,因为它们不仅能告诉我们过去的真相,也同样能向我们昭示现在和未来的可能。书香使深圳气质迷人,书香,也让热爱读书的人们气质高贵。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换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而热爱读书的女人,不管她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却有一种内在的气质,超凡脱俗的谈吐,清丽简朴的仪态,使得她可以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是的,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也正如歌中所唱到“太阳不老书不老,万卷长流水长流,人生风景何处寻,云在青天书在手”。只要有书在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智慧之乐、心灵之乐、和美之乐,就可以坚强、勇敢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所以,让我们一起阅读——橘黄的灯下,窗外或有雨有月有星有风,细细地读一本书,打开的将是另一个世界!

编辑 董雯静

(作者:丘联)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