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2017-11-08 08:24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文化生生不息、灿烂繁荣。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出发,进一步理清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源流和路径,让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尽情涌流。

深圳能在改革开放后铸就经济奇迹的同时崛起为文化绿洲,靠的就是文化创新创造。不断探索出“文化+展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等产业新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插上科技创新翅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永不落幕的文博会”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创意十二月”等活动吸引全球创意人士参与,为文化创新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与活力。当前,深圳正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为总抓手,着力打造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将改革创新作为加快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方能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通过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创新,激活文化的创作、传播和消费,提升文化融入经济社会的能力,形成推动现代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市民都能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制,推动国有文化集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推进、双丰收”;用好文博会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做好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文化投融资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拓宽转化路径,积极探索转化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锐意改革创新,将进一步敞开文化活力涌流的闸门,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追求和新期待。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用好市场“无形的手”。市场机制更容易把优秀的文化产品、优质的文化服务、优秀的文化价值广泛传播开来,从而激发人们的文化创新创造热情。一大批坚持“全球视野、国家立场、深圳表达”的文艺精品广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走出国门。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本地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结合,并建立健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大力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发现并开拓文化产业的蓝海,让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在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涌流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要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畅享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打通“最后一公里”,但也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只有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薄弱区域和薄弱点倾斜,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文化的丰厚养分遍布特区热土,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才能充分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志不强者智不达,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创新创造的心志,坚定新时代文化发展新目标,在文化创新创造新征程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造精彩样本,为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圳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编辑 程思玮

监审 韩绍俊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