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34处古桥保护得怎样?
西江日报
2022-09-01 20:49

近日,记者从肇庆市文广旅体局处了解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肇庆市共登记录入古桥34处,主要分布在封开、四会和怀集等地,其中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录入古桥最多的是四会市,共12处。

肇庆市古桥分别总体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肇庆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古桥”类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存现状较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的泰新桥,始建于明代。据清道光《封川县志》记,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邑人陈时用等募捐修建,长十余丈,阔一丈,上覆以亭;清嘉庆年间重建。它是广东保存较好的一座木结构廊式梁桥,也是肇庆市最古老一座桥梁,在1989年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封开县泰新桥。 通讯员  黄瑛居  摄

其桥屋的梁架结构及整体建筑形制保留了古朴的明代风格。其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的廊式木桥,为广东省尚存桥梁建筑的独例。桥下部分保持了我国唐宋时期木结构梁柱或桥梁的古制,堪称南粤古桥中之奇葩。

近年来,市文广旅体局为保护古桥等文物推出多重保护措施。一方面,坚决制止未经许可擅自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实施建设工程的违法建设行为,发现辖区内文物遭到损毁、损坏的依法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共283处已全部设立保护标志;联合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年对肇庆市283处文物保护单位、2539处登记录入的文物点多次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文物建筑的火灾隐患大检查,做到全年文物安全“零”事故。

然而,古桥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不可避免面对自然、人为因素毁坏。肇庆市古桥基本都处于野外,受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存在文物本体开裂、变形,木构件腐朽等问题。

除此以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与城市经济建设矛盾突出。个别部门和地区重发展、轻保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做好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认为文物保护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市文广旅体局文物科相关负责人补充道,文物保护经费保障,健全多部门协作的文物保护机制等,都是古桥保护需要解决的困难。

接下来,市文广旅体局进一步巩固健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探索“文物长制”,提高地方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压实属地文物管理主体责任。同时,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风险等级管理。肇庆市还会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文物保护参与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单位保护工作,壮大文物保护力量,形成文物安全群防群治良好局面。

(原标题《肇庆34处古桥保护得怎样?》)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桂桐 张玉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