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不美?中山“美丽指数”评比赛出生态振兴新路径
中山日报 记者 杜公卿 刘红辉 黄雪春
2022-08-09 10:10

五桂盈香,山依水傍。

1997年,中山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项,荣膺这项国际人居奖,对伟人故里中山而言,既是一项殊荣,又是一种鞭笞。自此中山对生态人文之追求与探索从未止步,宜居宜业宜游的博爱之城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日臻光彩耀眼。

▲乡村干净整洁,居民安居乐业

为擦亮“联合国人居奖”金字招牌,近年来,中山不遗余力开展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尤其是在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提质增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由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创立的“美丽乡村指数评比工作机制”,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实践路径和评价范本。

《中山市美丽乡村指数测评工作方案》紧紧围绕促进“美丽中山、投资热土”各项工作部署在中山落地生根,打造近悦远来一流营商环境的美好愿景,以美丽乡村指数测评为抓手,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着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四小园”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打造干净整洁、生态优美的乡村风貌;着力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充分彰显望山见水、生态宜居的岭南水乡特色;着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整合中山具有开发基础和潜力的资源,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建设更高标准、更高品质的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中山在大湾区的美誉度和竞争力。“美丽乡村指数评比工作机制”做出了深度,干出了力度,彰显出温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做出深度

为从严从实深化工作机制,今年3月,由中共中山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下称“市委农办”)制定出台了《中山市美丽乡村指数测评工作方案》,堪称是2020年“比学赶超”的2.0版本,此次美丽乡村指数进行了全新升级,包括月度测评、创先争优和整改落实三部分,新增“创先争优”指标,更注重对村居整改“黑点”实施“回头看”。人居环境整治是既往几年的工作重点,而今年的工作重心则转移到推动乡村全域、长效美丽上来。

创先争优,主要是对围绕工作重心和难点,勇于担当、积极创新并取得成效的镇街进行激励性加分。内容涵盖农村信息通讯新基建工程、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积分制和清单制、农村“四小园”、美丽庭院评比,万企兴万村行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等。

▲四小园建设卓有成效

在《方案》出台当月,中山随即启动并开展2022年首次美丽乡村指数月度测评工作。人居环境整治是生态振兴之基,各镇街绝不是走过场,而是一场持续性的的实战、硬仗。在阜沙镇罗松村,测评工作人员拿出手机拍摄房前屋后的“三线”、小花园、小果园、河涌、卫生等,熟练地打开测评专用软件,即时上传系统。

“拍照留底记录上传数据,系统就会自动归档入库”,据第三方测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市委农办新出炉的测评方案,对评分系统进行了升级,对数据采集进行了优化,特别是针对考评需要整改的“黑点”,开发出独立的整改系统,系统直接定位“黑点”位置,各镇街根据定位便可准确找到“黑点”进行整改,也便于市委农办和第三方机构对“黑点”进行“回头看”,极大地提升了督导意见传播速率和整改工作效率,从而大大加快了各镇街人居环境整治整改的步伐。

干出力度

为加大做实测评整改力度,美丽乡村指数测评覆盖范围广,涉及全市23个镇街的235个行政村,包含10大板块24个小项测评指标。通过委托聘请第三方测评机构,每月对镇村开展实地测评并予以通报和奖惩。为提升曝光效果,促进黑点问题整改,从今年6月开始,市农业农村局创新举措,联合中山主流媒体的线上平台——中山+乡村振兴频道,实时发布美丽乡村指数红黑榜,树立“示范榜样”,指出“反面典型”,重点曝光当月全市美丽乡村指数评测排名倒数后十名的村居及存在的黑点问题。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采取随机回访方式,查看整改情况。整改落实,主要是对各镇街完成第三方测评发现问题整改成效及农村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估,从而不断提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持续打造干净整洁、生态优美的乡村风貌。

彰显温度

“美丽乡村指数评比工作机制”不仅有高度,而且有温度,它浸透了乡村振兴为民、惠民、利民的浓厚情感,既体现在一项项严格严实的测评指标和赏罚分明的奖补机制上,又体现在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改善村民群众人居环境的政策红利上。按照“突出重点、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的原则,市财政对测评排名靠前的8个镇街予以月度奖补,奖补标准为20万—55万不等。对于连续2次排名后3名且基础工作常态测评得分90分以下的镇街,由市委农办领导进行约谈。对连续3次排名后3名且基础工作常态测评得分90分以下的镇街,提请市分管领导约谈。全年测评平均分,作为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重要依据。按照测评结果和奖补标准,下拨奖补资金、开展约谈,起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奖补资金则由镇街统筹、反哺于村,主要用于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评比、推广积分制等村民最迫切需求的民生项目。

全域美丽

纵观中山市“美丽乡村指数评比工作机制”,形成了“检查—反馈—整改—提升”螺旋提升的闭环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基层镇街“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起到了“以检查促整改 以整改促提升”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山市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上新水平:

一是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上新水平。首先是推动基层镇街、村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能动性、创先争优性。“美丽乡村指数评比工作机制” 以“规定”指标+“自选”动作相结合,明确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以“线下”测评+ “线上”曝光相结合,做实美丽乡村测评形式,以测评结果为导向,检验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各镇街将“美丽乡村测评指数”作为实现生态振兴的主要抓手、重要载体,在基础工作常态测评的“规定”指标+创先争优的“自选”动作组合框架下,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擂台,在全市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公厕颜值提升

为了贯彻落实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各镇街加快推进特色精品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精品示范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和改造的热潮。五桂山街道的户厕全面改成水冲卫生厕所并接入地下管网,普及率达100%,建成公厕共11座,大力发展“四小园”,已完成小花园、小菜园、小公园共17个小园的建设,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村容村貌有质的飞跃。美丽乡村建设上新水平,就要坚持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在规划设计、文化内涵、民居建设、景观打造上体现美丽乡村特色。

二是推动了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上新水平。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一个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提质增效,将给招商引资、招贤纳士创造更多的机会。恰逢2022年郑观应诞辰180周年,三乡镇雍陌村上街开展立面改造工程,对上街旧屋进行整体修缮改造,数间古旧青砖房屋从民宅改为商铺或是民宿,为古村落增添了新鲜气息。

玉上茶馆主理人说,当初游玩时发现雍陌村正在重新铺设石板路,她就萌生了在雍陌旧屋开设茶馆的想法,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雍陌村修旧如旧焕新姿,她的“茶馆梦”得以成真。雍陌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古村落,共有15间民宅进行改造,其中五套改建成了民宿,其余皆为商家入驻,吸引民宿、茶馆、礼遇中山、澳门板樟堂饼家等文旅融合的新业态纷纷入驻,除此之外,进驻的商家还有来自本村的村民。

▲雍陌村乡村风貌大幅提升

雍陌村民郑永亮制作冬瓜酥已有三十余年,将店铺搬到雍陌,让自己制作的民间传统小吃冬瓜酥在自己的家乡传承开去,他甭说有多高兴。未来,雍陌村将成为三乡镇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示范段,形成整治一村、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为雍陌村注入新的内涵,打造中山乃至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村旅游新地标。推动乡村文旅业态上新水平,就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现代文旅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坚持市场化运作,丰富乡村业态,做大做强产业,打造宜业宜游的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三是推动了乡村治理共建共享上新水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生态振兴亦如此,需久久为功。鼓励村民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建设中,既可以降低乡村建设成本,又可以降低公共资源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归属感和幸福感。东凤镇穗成村将卫生黑点打造成科普基地、网红点。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穗成村把昔日卫生黑点打造成特色种植科普基地,并配套建设垃圾分类宣传示范及培训中心。学生们可到种植园进行户外实践,直观学习种植、农业生产等知识,并且建立积分制,利用积分兑换方式引导群众进行垃圾分类。推动乡村治理上新水平,就要探索建设“共商筹智、共建筹资、共管筹治、共富筹心”的乡村长效治理新模式,开创出美丽乡村全民共建共治、美丽成果全民共享共荣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作为大湾区枢纽城市的中山市,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提质升级,下好乡村振兴和城乡深度融合“一盘棋”,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了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城市向心力, 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绘就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美丽中山画卷。

(图片为资料图)

(原标题《乡村美不美?“美丽指数”评比赛出生态振兴新路径》)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记者 杜公卿 刘红辉 黄雪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