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在全面迈向质量时代的征程上一马当先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2017-09-07 07:51

在9月6日上午召开的深圳质量大会上,又一批“明星”登上领奖台,领取深圳市市长质量奖或该奖项的提名奖、鼓励奖。这些“明星”为什么获奖?他们靠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功——实打实的质量。这些企业为打造过得硬的深圳质量立了功,得奖可谓是众望所归。

跻身这次获奖全名单的企业,其实并非都是如雷贯耳的名企。但这些企业都有一颗追求质量的匠心,在打造产品质量上都下了苦功,也收获了甘甜的果实。比如,获得市长质量奖的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多层次、全流程水质监控体系,让市民饮得健康,在排水水务、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也不断优化业务质量,写出了“水”的质量新篇;获得市长质量奖鼓励奖的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造出了一批运用各类先进技术的显示屏,先后斩获德国iF设计奖金奖等6项国际大奖,凭借研发、制造高质量显示屏等“绝活”闯荡天下。

在迄今为止深圳市颁出的13届市长质量奖中,66家获奖单位中既有华为、中兴、比亚迪等名企,也有一大批名头不大的优质企业。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获得市长质量奖的单位有一些共同特点,包括企业发展以专利、技术、标准、质量为依托,近3年都有较高的利润增长率;创新卓有成效,形成特有盈利模式;紧跟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开展战略布局和关键人才储备等等。在这66家获奖单位之外,深圳还有许多这样的企业。质量第一,不断超越,已渐成植入深圳企业基因的共识和追求。

质量为城市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有下水道的规划建设质量,才有可抵御特大暴雨的“城市良心”;有建筑的原材料质量,才有可供安居乐业的百年老屋。如果质量不济,那就可能意味着许多工程要经过旷日持久的返工,许多产品要损害广大民众的利益。可以这么说,质量好比是一座城市的“里子”,先进的城市必然是一座各行业产品、服务有较高质量的城市。

质量是管出来的。比如,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星期三查餐厅”行动,倒逼企业提高食品质量;深圳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质量失信的企业产生震慑效应。把那些粗制滥造的企业晒一晒,让那些因质量问题出事的企业付出惨重代价,才能守住质量底线,让质量理念化为普遍行动。

质量也是创出来的。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研发上舍得投入,拥有专利,掌握新技术,是许多知名企业为了树立质量标杆共同走过的道路。华为公司获得中国质量领域最高政府荣誉“中国质量奖”的背后,是其截至2016年布局全球的16个研发中心和36个联合创新中心,是累计超过3000亿元的研发投入,是8万项专利。质量终究守不住,企业竞争到底还是质量竞争,不断创新才能在质量竞争中立于不败。

今天,深圳的大批优质产品畅达全球,已经具备了率先全面迈向质量时代的基础和条件。只有继续在质量上下苦功,加强监管,推进创新,才能推动深圳率先全面迈向质量时代。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