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名!珠海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创新高
珠海特区报 庞晓丹
2022-03-11 10:50

春风骀荡频报喜。在新春抢抓产业建设的繁忙时节,珠海高新区领到了最新“成绩单”:继2020年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升至第19名后,2021年,珠海高新区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再进两个名次,名列第17位,创下历史新高。

2021年度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采用新版指标体系。珠海高新区在5个单项排名中,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第15名、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第20名、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第27名、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第26名、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第15名。

这一成绩的背后,既体现了珠海高新区久久为功的努力,也彰显了这片创新热土的勃勃生机。作为全市创新发展主战场,坚持“产业第一”,是珠海高新区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也是全国综合排名提升的关键所在。

通过连日采访,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慢进就是退、起步即冲刺的激越年代,珠海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争先进位”的秘诀关键在于用对了“五个法宝”,即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优化结构提升产业价值链、提升绿色环保和宜居包容性、提升开放创新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奋力为建设未来科技城的跨越式发展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珠海清华科技园连续5年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A类优秀。

法宝1 :

锚定“又高又新”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实力活力

科技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持续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锚定“又高又新”频放大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方面,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孵化载体、创新创业“成长之翼”助贷平台等系列政策,加码扶持力度,兑现各类奖补、扶持资金7.79亿元,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实现量质齐升,孵化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高企“树标提质”、大力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珠海高新区还从顶层设计着手,加快推进深港澳区域协同体系建设,合作探索港澳成果高新转化机制,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创新活力不断提升。

在一系列创新“招数”叠加作用下,珠海高新区创新驱动属性不断增强,重点考核指标不断提升,创新投入的强度、创新平台的质量、创新产出的数量、创新主体的密度、创新人才的丰度均显著提高。

据统计,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2021年共新增高企103家,总数达1136家,占全市55%;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总数达17家,占全市81%;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4113个,占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的76%。

与此同时,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高新区科创成果不断涌现:国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揭牌成立。罗西尼、华冠科技、康弘发展等企业获中国专利奖,普生医疗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健帆集团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孵化器、产业园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珠海高新区已有众创空间13个、孵化器(含加速器)1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家,孵化器建筑面积173.4万平方米、年均增速28%。珠海清华科技园连续5年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A类优秀,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累计引进了43个博士博士后项目入驻培育,科技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不断推助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法宝2 :

抢占未来“赛道”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价值链

一个区域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什么。对于珠海高新区发展而言,就是要结合国际国内高新科技发展趋势、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珠海科技创新发展使命和比较优势特色,明确具体的科技和产业方向。

而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要看速度、看总量,更要看质量、看结构。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加快构建创新有力协同、产业错位布局、资源高效配置的高新区“一区多园”创新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势叠加发展。珠海南屏科技工业园(智能家电)、珠海三灶科技工业园(生物医药与健康)、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

在唐家湾园区,成立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五个一”模式聚焦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经济规模分别达38.3亿元、70.2亿元、148.2亿元,充分发挥主园区主引擎作用。

南屏科技园区侧重智能家电产业在元器件、终端产品、支撑技术上延链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工业机器人、重大成套设备、智能测控方面补链发展;办公自动化及打印耗材在关键基础零部件、整机设备、3D打印方面强链发展。

三灶科技园形成以联邦制药、汤臣倍健、润都制药、亿邦制药等企业为代表,发展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

新青工业园以冠宇电池、鹏辉能源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积极培育储能、汽车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打造“聚合物锂电池互联网+先进制造的智能化工厂”。

去年,随着广药集团子公司成功落户富山工业园,越亚半导体公司35亿增资项目的正式动工,产业价值链进一步得到提升。

此外,高新区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智慧视觉产业已辐射集聚25家企业,鲲鹏生态辐射省内外企业超170家,2021年智慧视觉经济规模达42.7亿元。宇航电子龙头企业欧比特加大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在海洋领域的应用;省南方海洋实验室已设立40项自主科研项目,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80余项,与40余家单位签订了专项合作协议。

为优化升级产业生态,高新区还陆续出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制造业升级专项政策,每年安排亿元财政扶持资金,进一步保障产业技术创新、供应链自主可控和产业转型升级。去年,高新区新设力高贰号、港湾科睿贰号、志芯股权投资基金等六支基金,总规模超110亿元,2021年天使和产投基金完成投资18项,投资总额7714万元。

法宝3 :

紧扣宜居宜业 持续提升绿色环保和宜居包容性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基。珠海高新区紧扣宜居宜业,加大产城融合力度,持续提升宜居包容性,加大人才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3月3日,随着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建设项目的签约,珠海高新区高标高效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又迈出了可喜步伐。该校区的设立也是珠海高新区实施人才友好青年友好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优化人才就业环境的务实举措,将为北围片区人才提供优质教育配套。

为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未来科技城建设,高新区重磅推出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等系列配套政策,聚焦人才“来、居、业、学、乐、留”等6大行动提出36项具体措施,明确用3年时间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现代化国际化人才集聚新高地、产业创新策源地和人才生态示范地。持续加强教育和医疗服务资源建设,逐步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修订完善高新区人才系列配套政策,2021年发放各类人才奖励补贴2.11亿元,人才核准引进2546人,协助1576人申请人才公寓;成立珠海高新区驻北京、深圳、苏州三地的凤凰人才工作站,新增省博士工作站2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目前共有省博士工作站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基地)34家。

此外,对照国家高新区考核指标,高新区还制定了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园区产业功能,聚焦传统优势制造业绿色技术改造升级、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开发、健全绿色发展机制等,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自主可控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

积极营造良好绿色发展生态。以碳达峰为牵引,协同南方电网、派诺科技等能源管理服务单位,制定高新区精准错峰调控方案,2021年规上工业总用电量占全区全社会用电量28.6%。

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推动区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示范标杆,最高可给予企业500万资金支持。遵循“质效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着重关注完成智能化升级相关项目后的能源消费利用率的提升,给予企业阶梯式的奖励,最高可达20万元。

法宝4 :

心怀“国之大者” 提升开放创新和国家竞争力

心怀“国之大者”,需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为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珠海高新区依托横琴科技研发分园区深化改革联动、创新联动和产业联动,与港澳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3个联合实验室,扩展港澳地区青年“1元创业空间”,设立首期规模3000万元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基金,以现代化、国际化标准打造高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截至目前,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累计引进培养港澳人才80名,累计引进培养43家港澳企业,12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人员平均占比约50%。

此外,高新区还发挥“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集聚示范效应,2021年吸引北上广浙、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国家524个项目报名,赛事奖金和配套奖励增至千万级。

与此同时,珠海高新区还欢迎港澳青年前来实习见习,将在珠就业创业港澳青年纳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范围,为港澳青年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服务,对港澳居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使港澳居民在高新区就业和创业方面享有同等待遇。2021年11月,珠海高新区港澳居民联络站揭牌成立,以点带面做好港澳居民工作,提高服务港澳同胞的能力和水平,共为港澳籍学生提供了339个学位。

此外,高新区还先后出台一系列开放创新相关政策,对落户该区的港澳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给予配套支持,从资金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奖励、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澳门青年创新创业。硅酷科技入选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法宝5 :

统筹“一区多园”

提升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

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是国家级高新区新考核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围绕这一“考题”,珠海高新区通过深化“一区多园”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党建促创新、育龙头、补链条、强集群,持续发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全力推动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国家级高新区考评工作对园区发展实绩的“指挥棒”作用以及考核专项资金对园区的激励作用,去年珠海高新区还加快修订“一区多园”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完善“一区多园”评价体系。加快修订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首期2亿元出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完善支持企业梯度发展的服务体系,从人才架构、财务合规、专利布局等方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辅导机制,培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让企业从设立之初就清晰地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的路径规范运营。实施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奇安信、金山等企业为重点打造一批数字产业标杆企业,每个分园区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示范企业,依托生物医药等专业园区建设一批“亩均效益”示范园区,制定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建设、改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在全市率先建成“城市大脑”。

以党建为引领,高新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创新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筑牢安全底线结合起来,培育一批科技创新“红色引擎”,营造“跟党创业、创新报国”党建引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郑蔚珩

(作者:庞晓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