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节点
广州日报 叶碧君
2022-01-28 08:37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热议。“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夯实基础、筑牢底盘”的目标,以及“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让人大代表们感到振奋。不少代表更围绕报告的不同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资料图:广州美景 (苏俊杰 摄)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甘岗党支部书记许晓丽:

人才资金产业三管齐下支持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南沙,作为一名来自南沙的代表,我备受鼓舞。

乡村振兴,离不开于人才、资金和产业三大维度的支撑。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更有力地不断探索农村基层所面临的“空心化”“空巢化”及“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我建议建立乡村振兴的人才库,定期举办乡村振兴论坛,并通过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为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振兴过程中,各项建设资金的及时投入也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资金渠道,鼓励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还是产业要振兴,具备“造血能力”才能确保乡村全面振兴,组团形成产业示范带,促进农业结构化调整,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发展思路。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创新中心主任刘洋:

相信南沙的人气和产业一定会越来越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布局大科学装置、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建设数字经济高地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我认为,这些措施对于当下广州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为了链接湾区创新资源、引领湾区发展,在创新空间布局上,广州可以以“一区三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为主阵地,从北到南串联天河智慧城、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南沙庆盛片区、南沙明珠科学园等区域,从而形成一条约100公里长的科技创新轴。同时,围绕这条科技创新轴,定向集中投放创新资源,保持足够浓度,从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节点。

报告还提出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随着南沙枢纽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一系列科学大装置、重要平台、重要产业项目、重点工程入驻南沙,相信南沙的人气和产业一定会越来越旺,发展引擎作用会越来越彰显,我对南沙的未来充满信心。

报告提出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图为南沙 (苏俊杰 摄)

市人大代表、广州广电运通科技管理总监杨旭:

加大“中端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健全“成建制、机构化”全球引才模式等。

我认为广州市需要把握当今世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会,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在原有的人才政策下谋变求新,把握好海外人才回流的契机,打造“基于互联网国际化人才交流平台”,使广州市成为海外人才回流的首选地、优选地。吸引人才的方式方面,除了考虑待遇、补贴等刚性指标以外,更应同时考虑医疗卫生、教育、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等软性影响。

另外,我认为,广州还应该在巩固现有高端人才机制的基础上,加大“中端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要培育和留住“中端人才”,加快制定出台针对“中端人才”的扶持政策,包括落户、职称考评、税收待遇优惠等方面,让广州的科技型企业更有竞争力。

市人大代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钟志强:

营商环境5.0版本改革值得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的信息量非常大,特别是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我切身感受到,广州“营商环境4.0”执行得非常不错,报告中提出的“启动营商环境5.0版本改革”更让人期待。作为广州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切切实实享受着广州优质的营商环境。

同时,我也期待,广州未来可以以产业集群为单位,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引导企业集群式“登云商平台”,为数字化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为数据价值化立柱架梁、夯基垒台。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下,能够加快打通产业集群上下游的数据共享,以此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报告中提出的“启动营商环境5.0版本改革”更让人期待,图为蓬勃发展的广州珠江新城  (苏俊杰 摄)

市人大代表、广州锐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王苑橦:

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体育赛事魅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赓续广州城市文脉”“打造世界文化名城”。重点加强广州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工作。作为广州市民营企业的文创工作者,这些让我感到很鼓舞。

2022年是体育大年,作为文化产业的代表,同时公司团队作为本次冬奥会的保障团队之一,希望以冬奥会为契机,实现文化与跨界的融合,如“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旅游”“文化+创新”“文化+赋能”,通过数字科技与岭南文化相结合,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体育赛事的多样化魅力,讲好广州故事、广州企业故事。

如何把广州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我有几点建议:

建议引进国际赛事,建设世界体育名城,为2025年大湾区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奠定基础。

建议打造产学研跨界,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持续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产学研工坊、共同为讲好广州故事,为弘扬岭南文化出谋划策,促进多元文化融合交流。

建议连通文化+数字科技融合。通过运用“文化+数字科技”盘活传统文化,展示了高科技与文化的相融合,成立文化创新示范基地,打造国际文化大都会形象。

市人大代表、京信通信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学锋:

重视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效,我建议广州进一步积极引导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与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双区”建设。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关键。要加强知识产权宏观政策引领,优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构建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科技、文化、金融、保险等政策的深度融合。此外,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融入创新全过程,数质并驱,以质量和价值为导向,努力培育高价值专利。积极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动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专利价值。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作者:叶碧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