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15位政协委员轮番发言献良策
珠海特区报
2022-01-14 09:31

1月13日上午,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在珠海度假村酒店举行。陈真、雷震、刘伟东、蒋鹤芃、邹芬芬、陈伟光、颜立新等15位市政协委员,围绕构建珠澳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特色金融中心融合共建、推动珠海产业集群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发展天使投资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发展、促进珠海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珠澳味道,五洲同享”文化名片等全市经济社会中的热点话题登台发言,为珠澳协同发展、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

九届市政协主席陈洪辉,党组书记王开洲,九届市政协领导潘明、曾祥华、张松、陈仁福、黄文忠、彭洪、贺军、颜洪、张宜生在主席台就座。

市委常委郭才武、杨川到会听取委员发言。

陈真(民革珠海市委会):
构建珠澳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突出民生融合,深度对接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支持配合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的要求,建议以合作区为载体,推动构建珠澳两地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促进粤澳深度合作、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贡献珠海力量。

建议:完善珠澳法治对接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发展;深化珠澳社区治理实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发挥珠澳社会组织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发展;提升珠澳民生服务效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谐发展;加强珠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安全发展;建立珠澳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

雷震(民盟珠海市委会):
推动区域科创中心和特色金融中心建设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提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和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现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与金融的和谐共振、深度融合。因此,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补齐关键环节的融资短板,探索科创金融发展新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市加快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特色金融中心。

建议:通过完善科创金融发展体制机制,加速创新资本形成和有效循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科技赋能科创金融,推动珠澳两地科创金融融合互促等举措,着力发展科创金融,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特色金融中心融合共建。

刘伟东(民建珠海市委会):
推动珠海产业集群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壮大珠海城市能级量级的最佳途径和重要载体,但目前珠海产业集群中依然存在着产业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不够完整、集群内产业层次和附加值低等问题和短板。

建议:政府和企业通过全力推进珠海产业链服务水平,提升产业链政策牵引力;加强珠海产业链内产业协同,提升产业链融合力;全力实现产业集群数字转型,提升产业链科技创新力;围绕珠海产业链、创新链布局珠海人才链,提升产业链人才聚集力;主动融入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以提升产业链区域竞争力等系统化、科学化的措施来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珠海产业链体系,以加快发展珠海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珠海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蒋鹤芃(民进珠海市委会):
构建“一主四辅”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

集成电路产业是珠海、澳门两地共有优势。希望珠海通过推动建设“横琴国际硅岛”,构建以横琴为主,联动高新区、金湾区、香洲区、斗门区为辅的“一主四辅”产业空间新格局,扬珠澳两地所长,创造条件赢得在本轮大发展中的主动性。

建议:用好市场优势,以需求为硬核组建“横琴国际硅岛产业联盟”,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设计高地;用好合作区人才政策,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用好“两制融合”优势,增强全球视野,提高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用好合作区产业政策,“一主四辅”分工协作,补全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用好合作区发展政策,按市场需求完善产教融合体系。

邹芬芬(农工党珠海市委会):
发展天使投资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珠海提出,“十四五”期间,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等五大领域,打造若干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倍翻的目标。

建议:加大国企天使投资力度,鼓励国企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着力在短期“市场失灵”的早期项目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开展长周期股权投资,助力优质科创项目在珠海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设立珠海天使母基金,加强与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类型的投资机构和拥有丰富早期科创项目资源、能为珠海攒项目的投资机构合作。加强市区联动,避免内卷和恶性竞争。加大对早期科创项目的培育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在珠海本土成长起来的科创明星项目和独角兽企业。

陈伟光(致公党珠海市委会):
发挥创新人才作用 提升珠海能级量级

创新人才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底气。珠海必须发挥创新人才引擎作用,全面提升珠海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能级量级。

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建立新型科技评价体系和人事薪酬制度,健全完善孵化载体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享机制,建立良性的市场化体制机制。以“产业链”吸引“人才链”。围绕产业链实施“以投促引”策略,靶向定位、精准引才。以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合作创新为平台,大力集聚创新资源,做强人才黏性。建立较高规格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机构,优化“生态圈”,做强留人黏性。

颜立新(九三学社珠海市委会):
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关键一招是农业产业创新,核心任务是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产业链条短、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低、集体经济组织活力不足和政策创新少等问题。

建议:加快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创新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健全乡村产业体系,加快乡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生态新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城乡融合发展样板。优化乡村空间资源配置,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加大乡村金融支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孙毅(台盟珠海市支部):
推动珠港高校合作 构建国际科创中心

当前,珠海在珠澳科技创新合作、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大学园区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如能抓住香港高校的科技力量,对珠海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建议:效仿深圳设立香港高校珠海虚拟大学园,搭建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桥梁。允许香港高校在珠海与现有大学合作建立大学科技园,鼓励香港高校的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落户大学科技园,联合开展高层次科技人员的培养。鼓励香港高校的科技人员与珠海重点产业的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出台专门针对香港高校与珠海科技合作的规划、政策、方案等。

李泽峰(珠海市工商联):
促进珠海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应充分利用自然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推进和落实珠海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积极促进和加快后疫情时代珠海会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建议:展会的申办和统筹统一归口部门管理,营造会展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土壤。采用信息化手段打造高效、快捷的服务通道。鼓励开展线下结合线上模式,引导会展业向“互联网+”方向转型。按展会规模实施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联动机制。出台有关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增进开办会展的积极性。

田建华(珠海市知联会):
革故鼎新 促进珠海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洋资源是珠海的突出优势,要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革故鼎新,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珠海海洋产业向海洋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建议:设立市级海洋产业创新基金,深化大湾区城市海洋旅游协同发展,打造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完整产业链,深化建设海洋油气化工产业基地,推进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化基地建设,实施“两鱼一虾”项目推动健康养殖,注重协同创新推动海洋能源产业发展,提升大湾区海洋协同创新基础能力,携手港澳开展海洋产业金融业创新,构建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共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方碧(珠海市总工会):
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近年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这一群体的管理和服务难度很大。同时,我市技能人才供给不足,截至2020年底,高技能人才约14.4万人,距“十四五”规划的25万人目标还有近10万人的缺口。

建议: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完善平台型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加强新业态行业监管监测,加强新型雇佣劳动社会保障建设,加强维权和消费者纠纷的调解力度,让广大职工有更多获得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高水平打造珠海特色技工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裴蓓(珠海市文联):
发展影视事业带动经济发展

多年来,珠海以美丽时尚独特的景致备受影视制作团队青睐,每年在珠海取景的影视剧有数十部。为进一步提升珠海城市影响力,珠海应更主动、更规范有序地发挥自身在影视行业中的优势,通过发展影视事业带动经济发展。

建议:建设独具特色的珠海现当代影视拍摄基地,提供设施齐全的现当代场景,尤其是一般影视剧都会用到的内景,与国内众多影视拍摄基地实现差异化;设立旨在为独立制作人或中小成本电影提供平台的珠海影展,展示和培养新生的电影编剧、电影导演,积极拓展影视旅游产业链。

齐延信(珠海市社科联):
加快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是珠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珠海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珠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建议:一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产学研平台、发挥创新主体的联动作用,开展创新创业引领行动,深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鼓励大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另一方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产业创新大平台建设,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同时建设融合组织和融合共同体,如高水平科技服务联盟、产业跨界融合组织平台等。

谢丽萌(珠海市侨联):
打造“珠澳味道,五洲同享”文化名片

珠澳两地坐拥区位优势和特色食材,兼容并蓄中西方饮食文明,“粤菜师傅”民生工程深入开展,也为珠澳餐饮行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打造“珠澳味道,五洲同享”文化名片有助于让珠澳文化形象传播“走出去”。

建议:找准珠澳美食文化的定位,塑造区域美食文化形象;打造珠澳全景美食地图,珠澳共同传承、发掘、创新珠澳经典美食和新派粤菜菜品,高标准规划打造粤菜美食名街、名店、名厨、名菜网红群像;筹办珠澳国际美食节,加大品牌对外宣传力度,积极谋划申报世界美食之都。

程因(珠海中华职业教育社):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目前,珠海职业教育呈现体系日趋完整、质量逐步提升、体制不断创新和规模逐步扩大的良好局面,但还存在适应性不足的短板,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不匹配。

建议:增加面向中小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供给,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与吸引力。支持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建设珠海职教城。对接产业需求,提升院校和专业布局的匹配度。推动产教融合,加强政策扶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办学,建立校企合作精准育人制度。支持粤港澳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搭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扩大本科职业教育试点范围与规模,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深化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融合发展。

(原标题《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15位政协委员轮番发言献良策》)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