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6个项目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
佛山日报 束维
2021-12-31 07:50

12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布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115项,其中新入选项目42项,扩展项目73项。其中,佛山共有6项非遗项目入选,传统技艺类则有扎蹄制作技艺、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民俗类有南海九江鱼生生产习俗、顺德黄连仓沮字祖信俗,传统舞蹈类有龙舞(上元舞火龙),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有洪拳(南海)。

据悉,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正向社会公示,公示期20日,从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9日。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佛山这六项非遗项目吧。

1.扎蹄制作技艺

得心斋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原名和记猪肉店,位于汾江河畔正埠码头附近,生意颇为兴旺。店主余浩忠是个精明人,他将下脚料猪手脚巧制成别具特色、风味独特的酝、扎猪蹄,以供应市场。

得心斋的酝扎猪蹄从明清时代起,至今已盛名近300年。得心斋酝、扎猪蹄的制作技艺,无论从选料、酝制、调味还是火候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制作工艺精细复杂,有大小工序三十多道。由于风味独特、工艺精细、造型美观,有“卤味之王”之称,不仅深受佛山人青睐,还驰名省、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也是外来游客点名品尝和馈赠亲友的佛山特色食品。故有:“到佛山没有品尝‘得心应手’,就不算到过佛山”之说。得心斋经过历年的不断发展创新,已形成了烧、卤、腊食品系列,并多次荣获中商部及省、市的优质名特产品、广东号等多个荣誉称号。

2.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清代的广东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三大流派之一,继承了中国优秀家具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西方豪华、高雅的家具形式,其艺术形式从传统、纯真,讲究精细、简练和实用性较强的风格转变为追求富丽、豪华和精致的雕饰,同时使用各种装饰材料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形成具有鲜明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题材丰富,主动吸收外来文化艺术,在家具形式上大胆创新、层出不穷,一变前代风格,变肃穆为流畅、化简为雍贵,同时随着西方文明和艺术风格传入,广式家具在造型和装饰纹上、人体工学等方面,最早突破我国千百年来传统家具格式,例如:三角椅、睡椅、马鞍面大椅等,体现当时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有的产品更凸显多功能使用组合作用,如:套几、拼装半月台、拼装七巧桌等。

广式家具制作展示。

硬木家具传统手工制作工具。

广式家具作品——十星报喜圆台凳。

广式家具制作工序流程众多,如装饰手法有雕刻、镶嵌、描金彩绘等,工艺流程主要有设计与选材、开料、木材部件处理、装饰、打磨上漆及装配等。

3.南海九江鱼花生产习俗

明代初期,九江人开始在西江河段装捞鱼花、培育鱼苗。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九江乡的渔民因为熟悉鱼苗捕捞与养殖的技术,当时的朝廷下令:从西江上游的封川,到下游的都令,一百多公里范围内的鱼苗捕捞业均由九江人经营。明中期至清中期,九江鱼花业取得垄断地位,鱼花鱼苗远销国内外。至今,九江传统鱼花技艺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2017年九江镇鱼花技艺大赛

九江鱼花

昔日西江捞鱼花场景。

九江传统鱼花技艺大致可分为鱼花装捞、筛选分类、鱼苗培育、买卖运输四个步骤,从鱼花装捞到买卖运输的整个过程,有预测、分辨、设埠、装捞、撇花、开鱼花、清塘、兑水放养、挑运鱼花、数鱼花等环节。其中预测、撇花、挑运、数鱼花几个环节很讲究专业技术,唯九江人深谙其道,堪称“绝活”。

4.顺德黄连仓沮字祖信俗

黄连仓沮信俗是流传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黄连村的一项传统民间信俗活动。该信俗主要由日常拜祭、庙诞、开笔礼和奖善四部分组成,始于清代或更早并延续至今。其主要奉祀对象为仓颉、沮诵二人;重要传承载体为建于黄连村内的“仓沮圣庙”。

2020年在黄连仓沮圣庙举行的开笔礼。

黄连仓沮信俗主要奉祀对象——仓颉、沮诵为我国古代主要历史人物,有仓颉、沮诵造文字、书契的传说,该传说始于黄帝时期(一说商代),隐含了我国文字起源的历史真相。仓颉、沮诵因创字有功,后被神话,列入我国道教神仙系统,设庙奉祀。仓颉更是被誉为“双瞳四目,天生睿德”,有观星宿、辨足迹之才,尊奉为"字祖仓颉"。

其重要传承载体——黄连的仓沮圣庙,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距今已有近150年历史。仓沮信俗在黄连流传,估计比仓沮圣庙的建庙时间还要早,甚至可能早在宋代就已具雏形。据说在古代,黄连籍官员,每逢返乡,必先到“仓沮圣庙”参拜,然后才能回家。

黄连仓沮信俗主要由日常拜祭、庙诞、开笔礼和奖善四部分组成,其中日常拜祭即平日里的日常拜祭活动,主要由烧香、行拜祭礼、祈福、还愿等仪式组成。庙诞即为仓颉祝寿,相传农历三月廿八为仓颉寿诞,每年三月廿八,黄连乡民都会聚于仓沮圣庙为仓颉祝寿,庙诞为期三天,乡民在庙宇内敲经念佛,并设宴庆贺,同时请来戏班,颇为隆重。家中有子女的乡民,还会把孩子的姓名贴在香油瓶上,奉送到庙里,祈求孩子学业进步,聪明伶俐。开笔礼即组织入学新生在仓沮圣庙举行开笔礼仪式,祈求读书有成、学业进步、学而成才,由开笔、正衣、拜师、互拜等环节组成,为古礼的现代再现。奖善,即协助老幼、资助穷苦等。

在顺德及其周边地区,字祖崇拜主要表现在文帝、武帝同祭,故保留至今的文庙、武庙、二帝庙、二圣庙等较多,如大良西山庙、龙江旺岗关帝庙、杏坛古朗字祖庙等,而仓颉、沮诵同祀的庙宇则仅黄连“仓沮圣庙”一家。

黄连仓沮信俗在顺德具有特殊意义,它实际上反映了顺德人对科举文化的重视,是顺德人崇文重学传统的一个缩影,它与顺德人兴建文塔的行为共同构成了顺德人的崇文文化。

在顺德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民间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由日常拜祭、庙诞等环节组成,但黄连的仓沮信俗则更加丰富,加入了开笔礼、奖善等内容,既符合历史传统,又与现代社会美好融合,对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5.龙舞(上元舞火龙)

禅城区南庄镇上元村历史上为来自山西的霍姓聚居的村落,他们传承中原文化,利用龙图腾维系宗族关系,在农闲之余,利用竹、秸秆或芋头叶梗扎制简易的手工龙,节日期间,一起玩耍,非常热闹。昔日上元村就医困难,人们想要祈福,却没有庙宇,干脆在手工龙身上插香,祈求安康,意外发现插上香的手工龙在舞动时煜煜生辉,宛如一条“火龙”,非常壮观。

舞火龙逐渐发展成上元的一项节庆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多年历史。

6.洪拳(南海)

洪拳,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自清代传入南海,历经二百多年传承气势刚猛、劲道十足而又十分实用,以龙、虎、狮、豹、蛇、鹤、象、马、猴、彪的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流传较广的三套套路分别是:工字伏虎拳,修改自十八罗汉拳而成,为洪家初级拳套路,学习扎马、桥手,及内功基础;铁线拳,铁桥三所传,主练内功,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实践套路;虎鹤双形拳,修改自五形拳而成,属实战应用套路。其他套路有五形拳,五禽拳,十二桥手及十二桥马等。世有“只要有祠堂,就会有狮子、洪拳”之说。

2010年南海海洪拳代表性传人林镇成在海外捷克向洋弟子教授洪拳。

2017年南海洪拳参加佛山功夫电影周开幕式表演。

南海历代有铁桥三(梁坤)(1813-1886)、黄麒英、黄飞鸿(1847-1924)、林世荣(1861-1943)、颜殿雄等对洪拳历史影响深远的名人名宿。时至今日流传的洪拳派脉就有黄飞鸿一脉(林世荣之线、邓芳之线、帅老郁之线)、谭敏一脉、颜振华一脉、精武体育会一脉等。洪拳弟子已经遍布南海各镇街、乡村,而从南海走出去的洪拳弟子、传人更遍布世界各地、真所谓墙内、墙外齐开花。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作者:束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