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滩头闻莞香!东莞市大岭山镇鸡翅岭莞香首度亮相进博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邓明国 文/图
2021-11-18 12:58

像祖辈下南洋一样,汤伟伦这次带着莞香独闯了一趟上海滩——参展进博会。

沪上归来,回到村里,仍不时有客商打来电话或添加微信向他咨询。

“进博会是一个好窗口,联通了中国和世界,不仅让展品变商品,更促进了人文交流。莞香首度亮相进博会,寻到了不少知音,也提升了知名度。”东莞市大岭山镇鸡翅岭村党总支书记汤伟伦不无感慨。

从珠江口岸到黄浦江畔,莞香借由进博会又一次扬名海内外!

携香觅知音,香飘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市举办,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总展览面积达36.6万平方米。

东莞市首次以城市形象展示馆出场。设在上海虹桥国际城市“会客厅”展示区的东莞城市形象展示馆,由“品质都市”“制造名城”“岭南古邑”三个部分组成,面积达342平方米。是广东省首个以城市形象展示馆亮相进博会的地级市,全景展示了东莞新一线城市的整体形象、先进制造实力和历史文化内涵。

作为莞香制作技艺的重要源头和莞香种植主要产区,大岭山镇鸡翅岭莞香(女儿香)获邀在东莞馆“岭南古邑”区展出。鸡翅岭村党总支书记汤伟伦独自带着香胆、香炉、线香等莞香系列产品参展。甫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甚至有客人开玩笑说:“完全是循着香味找来的!”

莞香被誉为东莞的精神香火

莞香,又名女儿香,是中国唯一以东莞地方命名的沉香珍品。它是东莞最负盛名的皇家贡品,因地而名,因奇而世,自唐代开始成为历代皇家贡品。到了明朝,莞香不仅畅销国内,并经香港行销东南亚及国际。据说香港名字的由来,便因此而来——“出口香料的港口”。

莞香不是一种简单的木材,而是树脂和真菌经过悠久岁月演化的产物。它以莞香树为载体,活体受伤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其伤口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香脂,再经多年沉积而成的固态结晶体。莞香聚集天地五行之气,天然形成,尊为香类极品,居众香之首,人称“木中钻石” ,极品沉香价格更是数倍于黄金。

“莞香树越是受磨难、越结香,它这种不怕磨难、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暗合了东莞人的精神品质。”或许正因如此,莞人将莞香视为精神香火,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造就了当今东莞的发展神话和经济奇迹。

这次进博会,东莞馆之所以选中莞香,正是借它向世界递出的一张文化名片。

鸡翅岭:莞香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

三面环山、四季飘香的大岭山镇鸡翅岭村,无论从历史的渊源,还是现状的自然条件来看,女儿香都成为了她的特征和象征。她与香的缘分并非文人墨客附会而来,而是名副其实的“广东省莞香(女儿香)文化之乡”。

传说古时候鸡翅岭村有香农名汤茂千,以种香采香为生,其女儿乖巧孝顺,采香务农,陪伴左右。父亲爱女情切,每年凿取香木,藏起上等牙香,备为女儿嫁妆。女儿远嫁他乡后,每日清晨,燃点牙香,尽表思父之情。邻里街坊闻香而至,问所燃何物,女儿念及父恩,便答:女儿香。自此,“女儿香”之名不胫而走。

追溯鸡翅岭村种植莞香的历史,距今已有600多年。据《鸡翅岭汤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18年(1419年),汤氏第九世祖汤细弟举家迁居至大岭山,开启了大岭山鸡翅岭村汤氏的历史,同时汤细弟也是鸡翅岭记载引种莞香的第一人。自此以后,逐年培育推广。

如今走进鸡翅岭,香山、香湖、香园和香路等香元素印迹随处可见。楼堂巷道、八卦井等历史文化景观掩映在莞香、古榕、风水林的绿荫中,沐浴冬日暖阳,聆听600年来的“香村”故事,今世流年也变得令人回味。

据鸡翅岭村党总支书记汤伟伦介绍,目前全村种植莞香约200至300亩,培育香苗、香树共计几十万株。颇具规模的女儿香种植基地有三个,分别是贡香居女儿香传承基地、仲记女儿香种植基地和聚香园种植基地。

而且,莞香已成为鸡翅岭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为了坚持以香立村、以村传香、以香兴农,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鸡翅岭聘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以女儿香为核心的方案,打造香园、香林、香山、香府、香湖、香居、香馆、香坊、香场、香牌等十大魅力场景,创建 “一莞十香传四海,三山两园芳新颜”的现代“香”村。

在莞香文化传承上,鸡翅岭村2008年被授予“广东省莞香(女儿香)文化之乡”,2019年 “莞香培植与开凿(传统手工技艺)”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村级自建了女儿香婚俗文化馆……更让人拍案称绝的是,如今在鸡翅岭,不管谁家嫁女,都会给女儿置办一份“女儿香”的嫁妆!在女儿出嫁前的出阁酒仪式上,新加入女儿香元素,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标准:点香—闻香—敬香茶—赠香。村民们共同的说法是:“买一辆车,送一套房,不如赠一份女儿香。”

鸡翅岭村香农汤锦华还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培植莞香盆景。汤锦华是莞香制作技艺广东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是大岭山盆景协会会长。“考虑到现在的人们大多住高层,家里没有地方种莞香,于是专门栽培了莞香树盆景,方便大家把莞香带回家。”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小产业。

别看一个小小的盆景,实则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买回家,就满足了一种文化的情怀;刚到东莞的建设者买回家,就表明已从精神上真正融入了东莞,意味着他在东莞找到了归属感。

大岭山:莞香“文化+产业”比翼齐飞

每年11月22日小雪节气,是大岭山香农传统采香的日子。在当天,香农慢慢将莞香树内已结香的树干锯开,再使用工具,缓缓取下白木包裹的莞香原材料,这就是当年的头香。

小雪日采香,已成为大岭山每年都会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采头香习俗也成为莞香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

这只是大岭山继承和弘扬莞香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为莞香制作技艺的重要源头和主要产区,莞香已被纳入大岭山“一红二源三香”文化发展路径之中,上升为镇级战略。通过全方位发掘、整理、创作,借助音乐、广播剧、直播等形式广为传播、影响后人。如2004年和2008年先后创作了两首歌曲《女儿香》和《悠悠女儿香》;2020年,举办大岭山莞香文化季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42+万人次;2021年,创作出精品广播剧《女儿香》,获得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一致好评……

文化是源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大岭山在莞香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还在莞香生态种植、加工制作、科研开发、鉴定检测、交易展览、旅游研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构建种香、采香、制香、售香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文化+产业”的比翼齐飞。2018年,大岭山“莞香小镇”被列为第一批广东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

莞香特色小镇涵盖大岭山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和莞香文化博物馆两个基地,由广东尚正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其中,国家级大岭山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占地3400 亩,拥有千年莞香母树1棵,百年以上莞香古树351 棵,百年莞香母树2008 棵,已结香莞香老树10000棵,已结香莞香树60000 棵,未结香莞香树及莞香树幼苗达160000棵,每年产出优质莞香1.5吨以上,是中国莞香生产的主要园区。

穿行莞香林间,你会每一棵莞香树上都挂着一块二维码,上面有独特的编号。“只要扫一扫,就知道这棵树什么时候栽植,什么时候开香门,什么时候采过香。”非遗保护园主人黄欧说,目前正致力于莞香大数据云的建设,对每一棵莞香树贴标签,实现莞香产品追踪溯源,相当于赋予每棵莞香树一个唯一的“身份证”。

据黄欧介绍,莞香制作技艺曾一度濒临失传,是他根据前人文献、家传口述,不断钻研和实践莞香在种、采、结、制等方面各道工序,才最终摸索出莞香制作技艺完整工序流程。2014年,大岭山莞香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也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

据悉,莞香小镇采用“一园多区”总体格局。目前,已完成莞香文化博物馆、莞香制作技艺展示厅、莞香有机植物园等十多个项目建设。现正启动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建设,拟增加莞香文化旅游体验街区、香料(香制品)现货交易中心等,计划2022年完成,力争建成莞香文化产业标杆,成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典范。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东莞香典又将来临,不知今年的头香会花落谁家?!

【读特新闻+】  

“一红二源三香”

“一红二源三香”是大岭山积极探索的文化发展路径。“一红”指大岭山作为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传承着宝贵的红色基因;“二源”指大岭山是东江纵队的重要策源地,也是莞香制作技艺的重要源头;“三香”指大岭山有醇甜的荔香、智慧的书香、清幽的莞香。

鸡翅岭村女儿香婚俗

女儿香的故事源远流长。为了推广女儿香文化,鸡翅岭村民每逢嫁女,都会给女儿办置一份“女儿香”的嫁妆。同时,不断丰富流传百年的出阁酒仪式,新加入“女儿香”元素,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标准:点香—闻香—敬香茶—赠香。这,正逐渐成为鸡翅岭村的民间习俗。

1、点香

请新娘子的父母点上女儿香。寓意着幸福连连,祝福女儿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如同这女儿香一样万里飘香。

2、闻香

请大妗姐指引新娘子闻香。寓意着家乡的亲情,这女儿香的味道代表着家乡的味道,代表着娘家的味道,婚后她闻到这味道,就能马上想起家乡,多回娘家看看父母。

3、敬香茶

请新娘给父母敬莞香茶。寓意着新娘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4、赠香

新娘的父亲把女儿香的嫁妆赠予新娘子。寓意着父母对女儿的祝福。

(原标题《黄浦滩头闻莞香!东莞市大岭山镇鸡翅岭莞香首度亮相进博会》)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邓明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