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院视觉学院来了一批特别的“创艺者”!
广州日报
2021-11-08 06:35


“这可是我人生第一幅画作!”

“哇,你帮我换了一个发型,真好!”

“姐姐你长得像爱丽公主!”

“我画的是‘口罩女人’。”

“我一定会在家多加练习。”

这一天上午,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传来阵阵开怀的笑声,引来路过的师生注目,11名特需(自闭症、唐氏综合征、脑瘫、智力障碍)青少年,正在与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进行“认识你我”的艺术小互动。看似简单的绘画小游戏,趣味横生,每个人都因为融入其中而感到轻松和愉悦。

 

特需青年小杨(左)和戴秀珍老师(右)

绘画互动:“他非常有自信把我画好”

特殊美术老师鱼仔老师和花花老师一示范完,一对一结对的特需青少年和老师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动手了——他们要透过彼此脸上盖着的透明塑料纸观察对方的五官,然后用彩色笔画下对方的样子。

于是,大家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一笔一画,描下对方的样子,也描在自己脑海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边引导特需孩子关注自己的特点,一遍给出最温柔的鼓励“你真棒!”

自闭症青年小恒每完成一部分,就忍不住四周寻找伙伴或姐姐分享:“快看我画的!”

鱼仔老师解释说,这部分特需人士主要是心智障碍(自闭症、唐氏综合征、脑瘫、智力障碍)人士,他们的特点是存在社交障碍及发育迟缓,通过这种看起来很简单的小游戏,能够引导他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去观察、关注他人,从而留下印象。

和特需创艺者小杨结对进行绘画游戏的戴秀珍老师在两人完成作品后,给予了鼓励:“他给我画画像的时候,线条非常肯定,证明他非常有自信把我画好。”她希望小杨能继续画下去,画出更多好作品。

参观校园:这是重新梳理、发现自己的过程

互动活动结束后,特需青年们恋恋不舍离开设计大楼,在督导老师、美院校友慧慧老师和学院洪虹老师的引导下,参观了校园,听慧慧老师讲解建筑、雕塑作品,听美院的故事。在鲁迅先生和胡一川院长的雕塑前,他们还在慧慧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致敬、感谢的仪式。

“今天我们互相画对方的过程非常有意思,也特别重要,我们可以透过一张胶片看到对方心里的世界,我对特需青年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下一次能更好跟他们互动,彼此更亲近一点。”慧慧老师说,参观校园的环节也让自己多了机会去了解他们,同时让自己更亲近自己曾经熟悉的事物,从另一种角度去观察过去,也是一个重新梳理、发现自己的过程,“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孩子,都需要爱的教育和美的教育,希望我能给他们带来温暖。

举办这个小活动,缘于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简称“广州残联”)的“百企百艺”项目寻找到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为具有艺术潜能的特需人士(包括上述心智障碍人士和肢体残障、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人士)提供专业支持。

今年,广州残联推出百企百艺项目,打造艺术公益平台,寻找优秀残疾人创作者,引入包括音乐家、设计师等文化产业专业人士指导培训或共同创作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链接企业或市民在办公和日用品方面的需求,结合企业文化,打造多种文创产品。

在收到百企百艺的请求后,学院迅速组织老师进行研讨,并在得到学院领导支持的情况下对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公开招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组织起一支志愿者队伍。

分享环节:期待迸发出意料之外的艺术火花

活动的最后一部分,百企百艺项目的老师为学院志愿者老师和同学们做了《他们并不“特殊”,他们只是“特需”》的分享,老师和同学们也真诚地讨论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启发,还为项目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一开始看到他们,我有一点紧张。”研究生周慧慧说,但是因为结对的特需青年静静(化名)非常活泼,自己也很快投入活动,“她的乐观、积极感染了我。”

雅婷发现,自己的小伙伴小霖(化名)比较内向,不善于交流,但其实自己的言行他基本能接受,而且也能做出相应反应:“不过我观察到,他喜欢不停去看别人怎么画,然后一板一眼地模仿。”

林老师解释,特需人群往往有刻板行为,对于外界的感知力也往往比较弱,所以眼神经常不跟对方对视,但很可能是在倾听。黄群笑老师对此很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些孩子的共性,其实有的健全孩子也不一定会跟别人眼神接触,相对游离。”

卓琳就是被小恒(化名)赞誉为“爱丽公主”的女生,她今天才发现,有的自闭症人士非常活泼,表现欲很强,想要跟别人分享:“原来自闭症不代表只是沉默寡言。”

自闭症是谱系障碍,情况多样、复杂,像李瑛结对的小桐(化名)就非常内向,就算李瑛用自己所知道的办法去鼓励她,她也没有明显的反应:“看起来她全程对我不理不睬,但我其实知道她有在听,也想跟我说话,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今天看下来,每位特需青年都有自己的明显个性,但这很正常,因为健全人士也同样如此,只是他们各方面特点相对平衡,而特需人士的某一个点容易被放大,所以特别显得‘不一样’。” 戴秀珍老师说,“与其说‘不一样’,我更愿意说是‘与众不同’。”

而李宇心同学则认为:“‘不同’确实存在,但我很认同这一句——‘不要找到不同,而要找到共同点’,因为设计就是这样。”

戴秀珍老师对同学们的领悟力很欣喜:“我们参与支持特需人士,不是帮助他们,而是在彼此的沟通中互相成长。说不定他们的创作方式和思维,可以激发你们与以往不同的创造力。”

“我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黄群笑老师也动情表示,“助人自助,在助人过程中,我们一定能发现自己产生新的力量。”

作为项目联系人、组织者和活动观察者的张哲霓老师鼓励同学们:“跟特需人士相处的时候,不需要过分关注‘不同’,我们之间的相处就会像和健全人士相处一样地自然而然。”她认为,在与特需人士结对之前对他们有所了解,然后在后面的相处中互相了解,相互促进,也是考验同学们的应变能力的过程,“期待因为‘未了解’而迸发出意料之外的艺术火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苏赞  通讯员:穗残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林琳
(以上视频及图片均已获得活动参与者授权使用)

(原标题《广州美院视觉学院来了一批特别的“创艺者”!》)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