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勇担使命 高质量高颜值发展惠民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周宏博
2021-10-14 09:44

牢记嘱托,实干笃行。

光明区明确提出高质量推动创新发展,高颜值塑造城市风貌,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冲锋舟”,奋力吹响新时代的前进号角,勇担时代赋予光明的历史使命。

特别是今年以来,光明区认真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群众心窝里。

春华秋实,成绩斐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列出民生需求清单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近日,《人民日报》推出了有关深圳市光明区的重磅报道,聚焦光明区出台四类民生实事清单、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光明区在全市率先出台“1+ 4”工作方案,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为总方案即《关于开展光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决定》,“4”分别为四类民生实事清单,即在全区开展“54项重点民生实事”,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万名党员在身边”活动,在社区征集落实至少1000项“民生微实事”,在政法领域推出13项民生实事,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光明区马田街道居民黄助芳,2017年丈夫离世后,仅靠每月不足3000元的收入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在光明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黄助芳脱了困,还自学通过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今年光明区总工会招聘她为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还为她在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找到了一份兼职。黄助芳动情地表示:“现在每个月工资加起来都有八九千元,今年我还打算报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据光明区群团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光明区已经启动“圆梦光明”职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补贴金额共计60万元,为区职工开展学历教育、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技能提升服务。

在光明区公明街道西田社区党群服务大厅里,刚安装不久的社保自助服务一体机前已有不少居民排队办理业务。西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只需要携带身份证或社保卡就可查询及办理社保、医保相关业务,在家门口享受自动化政务服务。

“操作简单,信息一目了然,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业务!”刚办完业务的居民陈女士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群众需要什么就去干什么。修补裤脚、小家电维修……每逢单月的第二个周末,光明区31个社区都会同步开展便民服务大集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民服务。

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大集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把健康服务、反诈骗、就业招聘等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活动累计服务居民9万余人次。

光明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党群服务中心‘招式’很多,既可以是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的安心屋,也可以是物资和服务集散的桥梁。”

光明区因地制宜构建“1+ 8”党群服务联盟,下沉政务、法律、教育、健康等资源,提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使用率、资源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的基层服务质量,也调动了居民共建共治的积极性。

想方设法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在位于光明区的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里,办公区域窗明几净,实验设备一应俱全。4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毛坯空屋。“从签约、装修到落户,仅仅用了4个月。”副院长林丽霞介绍,光明区还结合政策为研究院减免了70%的租金,节约近400万元。

而在几公里外的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不少港澳创业企业也选择扎根光明区。辉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前期团队已经入驻光明区。公司执行董事于三龙说:“光明区离我们在东莞的工厂很近,又可以坐高铁直达香港,周边还有公寓、食堂等配套,几乎解决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

“在引企业、做服务方面,光明区是下了大力气的。真金白银的政策、资金支持,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该基地运营总监汪佳秀感受颇深。

自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在光明区建设以来,科研机构、初创企业不断增多,难免面临已经签约、但办公科研场地在建,一时不能投入使用的情况。为此,光明区想方设法解决科研机构、企业实际运行中的困难。截至目前,光明区已经为8家科研机构解决数万平方米过渡场地,并通过减免、补贴场地租金,让机构得以迅速投入运营。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正是光明区围绕“民生七优”工作目标,聚焦市民群众和企业行业实际困难的生动缩影。

引人关注的是,今年7月8日,2021年政务改革重点项目上线仪式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数据驱动政务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光明区公共服务平台一楼融媒体中心演播厅成功举办。光明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秒报秒批”服务、开展政务服务“精准智享”“科学城人才信用办”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政务服务改革很多方面已走在前列,通过不断优化群众和企业办事流程,展现出了“光明速度”,书写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光明区朝着建设善感知、会思维、有温度的智慧城市目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推出了“秒批”、“光速办”、“民声云”、政府服务联盟等创新服务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光速办”荣获“2020年中国数字政府卓越成就奖”。光明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思路,推出更多便民利民举措,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推动高质量高颜值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政务服务“秒证”、精准智享、科学城人才信用办、跨省通办等4个改革项目,是2021年光明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一个新的里程碑,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区为民办实事的案例不胜枚举。公明街道推出光明区首个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党组织。公明街道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党支部暨快递外卖行业流动党员之家日前在辖区顺丰快递分部揭牌成立。同日,公明街道还在红木小镇揭牌成立全区第一家快递外卖行业团总支,挂牌运行街道41家“小哥”爱心驿站。

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教育和医疗

学校学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深圳各界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之一。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深圳未来5年,将新增基础教育学位约90万个,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实,深圳光明区的家长们无疑可以切身感受到,光明区学位建设已步入了“快车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光明区印发了《光明区公办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学位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到2025年,光明区将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94万个、幼儿园学位0.8万个,再加上1.14万个普通高中学位建设任务,将累计新增学位6.88万个。“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9万个。

为更好保障基础公共教育服务,光明区成立了由分管建设和教育的区领导为双组长的学校建设工作专班,提前研判学位需求、合理布局学校,优先供应土地、优先审批项目、优先保障资金,大力推进学位倍增计划。

而在暑假,光明区教育更是引爆深圳朋友圈,先后引进了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3所高校来光明区开展基础教育领域合作办学。向“上好学”进军的号角,成为引领光明区教育奋进新征程的最强音!光明区对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牢牢把握质量这条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集团化办学、学校内涵发展等方式,不断扩大光明区优质教育版图,促进区域教育跨越式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校校优、个个强”。

放眼光明,全区目前共有高校2所,中小学44所,其中公办中小学31所,民办中小学13所;幼儿园8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0所,民办幼儿园38所。提供学前教育学位约3.5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约9.4万个,高中学位约1.3万个。

近年来,光明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加快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高品质教育,致力于打造一批质量高、叫得响的名校。今年秋季学期在光明区新开办的4所学校,除都共同拥有高颜值的校园设计、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设备、优质的师资力量之外,同样也都携手各大优质教育资源,涵括区属名校——光明区实验学校、市属智库资源——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品牌师范院校——华南师范大学,更有“中字头”“国字号”——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的加持。

今年8月,光明区2021年5所学校集中交付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举行。光明区开展大规模学校建设,正是落实《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打好基础教育学位保障攻坚战,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

在做大做实基础教育的同时,多所大学也在光明大地上依次绚丽绽放。今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明珠校区举行开园仪式并迎来首批学生。300余名师生汇聚一堂,共同开启科教融合的新篇章。这是继2020年9月坐落在光明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迎来首批师生之后,在光明落地生根的又一所蕴藏着勃勃生机的新型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打造深圳西部的医疗卫生高地,也是此中要义。

据光明区卫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光明区明确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光明区妇幼保健院、组建光明区医院医疗联合体”等9大方面25项重点工作,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全区现有医院5家,其中综合医院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宝田医院等3家,妇幼保健院1家,护理院1家。其中,中山七院床位800张,国科大医院东、西院区床位1600张,区妇幼保健院床位21张,深圳宝田医院250张,光明护理院床位50张,光明区合计床位数2721张。

纵观光明,医疗机构的大手笔建设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全程推进之中。截至今年9月底,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主体建筑已封顶,中山七院二期、国科大深圳医院新院区、光明区妇幼保健院均已开工建设。待规划项目中山七院二期、中医院光明院区、国科大深圳医院新院区、光明区妇幼保健院全部建成,同时光明护理院更新改造完成后,光明区床位数将合计达到10250张。其中,中山七院总床位4000张,市中医院床位2000张,国科大医院3100张,区妇幼保健院600张,光明护理院300张,深圳宝田医院250张。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

艺聚光明,魅力生辉。

光明区光明大道与观光大道交会处东北方向,一座白色庭院式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吸收了岭南民居的叠院设计风格,采用“回”字形布局,在空间上围合成一座山水庭院,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相生,水面之上的拱形入口隐喻文化的桥梁,塑造出注视光明未来的人文之眼。这是深圳北部首个四馆合一大型文化综合体——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它集文化、演艺、展览、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包含演艺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文化综合五大功能分区,是光明的重要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地标。自2020年9月19日正式启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坚定“在光明 看世界”的文化担当,以点滴艺术涵养城区人文气质,激发光明文艺新繁荣,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现已跻身为深圳北部文化新地标,并成为光明区“高质量高颜值”发展的重要文化引擎。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是光明区开启高端文化设施建设的起点和缩影。

2020年9月19日启幕初绽,在今年3月13日推出光明区首个大型艺术节“光鸣艺术节”。首个运营年度中,它为广大市民带来了37个剧目、39场演出,呈现了5场艺术大展、4场视听艺术表演。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日渐成为市民观众 享受艺术生活的优选之地。据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倩介绍:“截至目前累计接待观众已超10万人次,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不仅成为深圳新晋网红打卡地,也是市民的文化休闲聚集地。”

不止于“光鸣艺术节”,近期,高端文化艺术活动也开始频频亮相光明。

继“光鸣艺术节”后,作为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一节两季”品牌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周年艺术季”接棒“光鸣艺术节”,也在今年9月19日正式拉开序幕,助力文化再迈新台阶,以高颜值文化盛宴助力光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至11月,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将为观众带来21台24场精彩演出,3场情怀与传承并重的书画展;携手中国歌剧舞剧院、深圳交响乐团等近10个著名艺术院团,汇集赵磊、郝若琦、万捷旎、黄子弘凡、姜建华等10余位明星艺术家,呈现内容涵盖音乐、舞蹈、书法等9大艺术品类,包括音乐剧、话剧、民族舞剧等13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第十届荷花奖获奖舞剧《杜甫》、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孔子》、9.5分音乐剧杰作《也许美好结局》等精品剧目将纷至沓来,以高质量文艺作品回馈广大观众,以点滴艺术温润光明蓬勃发展。

光明大地上蓬勃生长的艺术魅力,让青年舞蹈家、独立编导胡沈员等最有感触。胡沈员个人工作室于2020年9月19日落户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胡沈员坦言,自己住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旁边,每天早上会去后面的新城公园跑步,然后再过来排练厅排练、演出。“在光明,把生活和工作完全融合在一起,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12月底,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将在光明区开幕。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创办于2010年,经过11年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业界一致认可的国际重要短片节之一,入选深圳城市文化菜单项目、深圳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及深圳“创意十二月”重点项目。

近年来,随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光明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市民文体生活需求日益丰富,高层次、高品质文体服务需求日益突出。

从光明小镇到茅洲河沿岸,从光明中心区到凤凰城等核心区域,从光明国际汽车城到时间谷……丰富的山水资源赋予了光明发展文旅产业的底气,世界一流科学城的科学精神和人文艺术气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光明区深入推动“文化+”融合发展,提升区域文化品质,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及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强力文化支撑。在第十七届文博会上,光明区亮相的文化产业矩阵中就不仅包括雪仙丽文化创意产业园、华强创意公园、光明时间谷等文化产业园区,更包括了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德彩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等文体产业领域企业。

着眼于辖区长远发展,光明区更是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积极规划建设标志性高端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体设施服务网络。

9月15日,光明区举行十大文体设施发布会暨首批文体PPP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光明即将掀起一轮高端文体设施建设高潮。这当中,不仅有投资约20亿元的西方美术馆,它将以西方艺术为基点,为群众提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满足群众高品质美好文化生活需求,同时打造集展览、收藏、美育、国际交流、艺术创作、教学科研、艺术交易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艺术综合体,引导光明区向国际艺术平台迈出更坚实有力的步伐;更有科学城体育中心、光侨游泳中心、光明区羽毛球运动中心、光明区民间博物馆,玉塘文体中心、上村文体中心、新湖文体中心、凤凰文体中心、马田文体中心均衡分布,让“区—街道—社区”三级体系更趋完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更高需求。

编辑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周宏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