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封开杏花鸡上央视啦!网友:隔着屏幕都“馋哭”了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黄瑛居
2021-09-27 23:10

“哈哈,晚上的我已经吃饱了,馋不到我!”

“辣炒杏花鸡外加一瓶杏花村汾酒是不是更美?”

9月26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了封开杏花鸡的相关报道,网友纷纷留言隔着屏幕被“馋哭”了。截至9月27日中午,仅微博渠道,与封开杏花鸡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1600万。

当天,央视新闻客户端还刊发了新媒体稿件《〈跨粤·粤字号〉欲问美味何处有,杏花镇里杏花鸡!》;央广网发布了特稿《博士、农户与网红,关于广东杏花鸡的三个故事》。通过多维度宣传报道,引发全国网友广泛关注,开创了封开杏花鸡有史以来最全面、最接地气、最具有影响力宣传报道的先河。

据悉,为配合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宣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从9月份起推出新媒体系列短视频《跨粤·粤字号》。据悉,“粤”既是广东的简称,也代表“粤字号”农产品,还包含“粤菜师傅”的含义。摄制组通过实地探访广东部分地市的农产品产地,用新媒体短视频聚焦“粤字号”背后的故事,展现广东农业的新成果,体现广东喜庆丰收的氛围。

9月9-12日,《跨粤·粤字号》摄制组前后来到了封开县智诚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广远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广远杏花鸡山庄、佰秀家庭农场等地进行了现场实地探访拍摄。

封开杏花鸡原产于该县杏花镇,其体型小、体质结实、结构均匀、被毛紧凑、前躯窄、后躯宽、体形似“沙田柚”。

“无鸡不成宴”,广东人对鸡肉绝对是真爱。封开杏花鸡原产于封开县杏花镇,其体型小、体质结实、结构均匀、被毛紧凑、前躯窄、后躯宽、体形似“沙田柚”。

据了解,封开杏花鸡的养殖历史要追溯到唐朝,当地还流传着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上京“带货”杏花鸡的故事。很长一段时间里,杏花鸡都是以村民自繁自养自贩的散养方式为主。粗放型养殖不利于杏花鸡种群发展,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积极开展保种育种工作,购回纯种鸡,成立杏花鸡繁育中心,引入龙头企业,扶持养鸡大户,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实现规模化养殖。在此过程中,杏花鸡已从以往平均1.8斤的重量提升到2.5斤左右,抗病性也大幅提高。

随着杏花鸡品质的提升,其品牌也逐渐打响。封开杏花鸡不仅是广东省的三大名鸡之一,还被评为“广东最具人气土特产”“广东十大名牌农产品”,2018年3月正式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养殖历史超过1100年的杏花鸡,如今已经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封开杏花鸡产业园也在全速建设中。封开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产品化的杏花鸡不仅要走出杏花镇,更要走出封开,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杏花鸡要走出封开,还得从“量”做起,形成长产业链。2019年,封开县开始建设以杏花鸡为主导特色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空间上构建现代加工研发与流通中心、标准化养殖核心生产区、规范化屠宰核心示范区、智能化鸡苗孵化基地、产业化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信息化养殖技术培训基地及广信文化生态旅游走廊,形成“一心双核三基地一走廊”的总体布局。

据介绍,该项目将完善封开杏花鸡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原种鸡的品种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优质杏花鸡供应能力,保证畜禽产品安全生产质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全县杏花鸡种鸡存栏量可达30万套,较创建前增长66.7%;年产杏花鸡苗4000万羽、年饲养杏花鸡肉鸡3000万只,较创建前增长50%;年加工冰鲜肉鸡500万羽、年加工生鲜蛋鸡200万羽、年加工熟食鸡200万羽,产业园年产值可达20多亿元。

此外,杏花鸡产业园还可破解优质鸡苗供应不足的瓶颈,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大户+农户”“公司+专业大户”“公司+农户”“公司+扶贫队+贫困户”等多种模式,扶持养鸡专业大户10户,带动中小养鸡场200户,带动全县发展杏花鸡养殖2000多户,达到年产杏花鸡肉鸡3000万只的规模,户均增收1.6万元。

封开县大洲镇佰秀家庭农场场主刘伯秀辞掉了佛山的工作,在2018年回到家乡大洲镇大和村,承包大片山林、荒地,开始养殖杏花鸡。一开始他只养殖了500只杏花鸡,到今年年产量6万只,并带动30多户村民养殖杏花鸡,3个杏花鸡养殖基地解决了1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1个饲料加工厂满足了养殖基地需要,为大和村乃至大洲镇7个村打造杏花鸡养殖,助推“一村一品”在乡村振兴中发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原标题《封开杏花鸡上央视啦!网友:隔着屏幕都“馋哭”了》)


编辑 (冻结)刘桂瑶审读 韩绍俊审核 冻结-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