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微信聊天记录会触犯法律吗?听听法官怎么说......
广州日报记者 章程 通讯员 刘梦薇 文/图、视频
2021-08-29 16:52

“让你们看看,他私下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在人前立的人设都是假的,看看他给我发的信息,这才是真实的他”

“你们不是想要知道他的日常行程吗?我有,贴出来分享给你们”……

近期,多位明星的私生活随着微信记录的曝光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网友将与他人私下的聊天信息放上网,有的为了检举揭发对方的恶行,有的为了打击报复对方,为给自己讨个公道,有的却是纯属抱着炫耀显摆的心态……虽然各自出发点不尽相同,但都是将网络当成了曝光台、审判台。

但是,问题来了,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随意曝光与他人的私下聊天信息,会不会有触犯法律的风险?如果要将私下聊天内容放上网,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避免踩到“法律红线”?

记者了解到,广州互联网法院近年来就审结了多宗因为在网上曝光他人信息引发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起因包括曝光的聊天信息中包含他人的身份信息、裸照、借条等私人信息,案由主要涉及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益,其中被认定构成侵权的一方,基本被判删帖、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网络曝料,也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受访法官指出,如果曝出的聊天内容涉及到他人的个人隐私,或者是聊天内容含有对他人名誉的侮辱、诽谤内容,小心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法官提醒,广大网民要坚守法律底线,在网上发布言论前,要查核有无不实内容和侮辱性言辞,同时要注意有无涉及他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等内容,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共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法官释疑:网曝私下聊天信息 当心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将与他人的私下聊天信息放上网,有没有触犯法律的风险?究竟网曝哪些聊天信息内容,会构成侵犯隐私权?网曝哪些聊天记录,又会构成侵犯名誉权?如果一旦网曝聊天记录被认定构成侵权,具体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对此,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的多位法官给出了专业解答。

焦点一:网上曝光与他人私下聊天信息,有没有触犯法律风险?

受访法官介绍,未经他人同意,将与他人私下聊天信息内容放上网,可能会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常见的侵权类型为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或者个人信息权益,根据聊天信息内容的不同,还可能侵害他人的其他人格权。例如,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如果公布聊天信息导致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降低的,则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

焦点二:网曝哪些聊天信息内容,会构成侵犯隐私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一般情况下,私人之间的聊天中往往有当事人不愿为公众知晓的内容,如果将此类内容放上网,很可能构成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害。比方说,如果聊天内容中包含当事人的裸体照片、健康状况、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则显然可能构成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害。

一旦被认定构成侵犯隐私权,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第一款、第九百九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此外,侵权人还可能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为此,当行为人侵害隐私权以致受害人遭受严重精神损害时,被侵权人有权请求对方予以精神损害赔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认定“造成严重精神损害”,需要由被侵权人举证,例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精神鉴定意见等,实践中还要综合考量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以确定精神损害是否严重等。

焦点三:网曝哪些聊天信息内容,会构成侵犯名誉权?

如果曝光的聊天信息内容本身或者发布时所附的文字含有对他人名誉的侮辱、诽谤内容,造成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这可能侵害名誉权。

例如,A与B在聊天中捏造关于C的不实言论,B又把和A的这些聊天内容通过互联网发布,造成C的社会评价降低,这种行为可能侵害C的名誉权。

同样,在名誉权遭受侵害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责任;如果造成损害,受害人还可以同时依据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中,财产损害赔偿金额按照受害人实际所受损失或者侵权人的侵权获利确定。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的自然人还有权要求支付精神损害赔偿。

维权提醒:及时保存证据   向法院起诉莫超3年诉讼时效

如果别人将和自己的微信聊天记录,抑或是私下场合拍的视频未经允许就放上网,对自己造成影响了,要怎么取证、维权?

法官指出,作为受害人,一定要有维权意识,及时保存证据。“一方面要固定侵权人在网上发布的侵权信息,另一方面要保存被发布的微信对话、视频等的原件,以备核对。”至于取证存证方式,可以通过司法区块链、公证机关、时间戳等方式进行。

在固定证据后,在能够明确侵权人的情况下,可以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等;如果协商不成或者不能明确侵权人,可以向互联网平台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并附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如果上述做法仍未能维护自身权益,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向法院起诉,注意不要超过诉讼时效。按照《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该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不过,请求停止侵害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权利人应当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提起民事诉讼,但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则不受此限制。

(原标题《网曝微信聊天记录会触犯法律吗?听听法官怎么说...》)

编辑 (冻结)刘桂瑶审读 吴剑林审核 冻结-党毅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