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扶贫干部李福如:助力洋西村从贫困村到“优质稻示范基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张晓敏 文/图
2021-08-20 17:40

2016年起,根据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东莞市承担对口帮扶韶关、揭阳两市共323个相对贫困村的省内精准扶贫以及对口帮扶云南省昭通市6个贫困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任务。其中,莞城街道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口帮扶韶关市南雄市乌迳、黄坑、邓坊3个镇的10条村。

五年来,来自莞城的扶贫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截至2020年底,对口帮扶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2019年,原担任莞城农林水务局副局长的李福如从东莞来到韶关,成为南雄市邓坊镇洋西村第一书记兼三镇十村总领队。在驻村工作的这些年头里,李福如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助力洋西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洋西村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全部脱贫,洋西村也实现从贫困村到“优质稻示范基地”的蜕变。

驻村帮扶:走出来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洋西村位于邓坊镇东北部,是典型的半山区村落。村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烟稻水旱轮作,是发展现代特色产业的理想之地。全村总面积1163.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48亩,下辖18个村民小组,2018年有贫困户49户153人,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相对贫困村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设单位。

2019年5月,李福如服从单位安排,从莞城农林水务局调职至邓坊镇洋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我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没有任何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工作知之甚少。”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农村基层工作?怎样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帮扶工作?对于刚到洋西村的李福如来说,这些都是首要解决的难题。

李福如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走。刚到洋西村的第一天,李福如便走到帮扶对象家里,拉家常,摸情况,听意见。他沉下身子,走遍每一个帮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他对洋西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洋西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最终找到适合洋西村发展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党建引领:提振脱贫攻坚“后劲”

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党建的“软肋”,这将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最后验收的成效。在走访的过程中,李福如发现洋西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较大的问题,于是他把党组织的整顿提升工作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他优化党组织设置,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力,完善财务报账和监督,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建+互联网”模式,多措并举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李福如推动下,村党组织进一步健全规范、党员干部作用突出,整体工作全面改善。

动员社会力量爱心助学,是扶贫扶智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福如结合“学在莞城”优势,先后邀请到天宝建材设计城、中山市好百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同时,积极协调电视、网络媒体对勤劳致富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倡导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精神。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洋西小学外出道路只有一车道,平时小学生和村民使用频率很高,道路狭窄,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李福如积极申请资金,主动沟通协商农户自留地问题,如今道路扩宽项目已建成通行。此外,李福如还协助村民完成300米新屋下挡泥墙、水渠三面光项目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及更好地保护耕地。

乡村振兴:从贫困村到优质稻示范基地

洋西村为典型半山区村,主导产业传统、单一,规模不大。怎么帮扶才能实现巩固脱贫成效?李福如深知“产业兴,则民富”,所以产业必须发展起来。但是,洋西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呢?

李福如实地考察,与村委认真研究后发现,认为优质稻尤其是有机种植和绿色种植出来的优质稻,需求量很大。洋西村种植基地是著名品牌金友米业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此,李福如确定了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来开展优质稻种植产业扶贫。

说干就干,李福如积极请教农业专家,在他的组织协调下,洋西村大力发展2000亩的“一村一品”优质稻示范基地。2020年,李福如筹建惠民粮油加工厂,为“一村一品”优质稻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他通过协调企业食堂直购贫困村的优质大米,鼓励机关单位、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帮助产品打开销路。在实施过程中,李福如不言苦不言累,无怨无悔,用脚踏实地的精神带领洋西村巩固脱贫成效。

(原标题《东莞市扶贫干部李福如:助力洋西村从贫困村到“优质稻示范基地”》)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冻结-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张晓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