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周|育新机 开新局
深政观察微信公众号
2021-08-15 21:37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2021年8月9日至15日。

过去的一周,广东制造“十四五”规划出炉,深圳在多个战略性产业中被赋予核心城市新使命;几天后,百亿产值汽车园新项目落户深汕合作区;一周内,多个事关经济发展后劲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十大消费行动”大幕拉开将创造引领新消费新需求……一个个“新”,无不展现出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勃勃生机。

8月9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其中出炉的产业集群地图,首次对全省21个城市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重要程度进行了星级标注。未来五年,广东能否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关键就在这一张产业集群总体空间布局图里。

其中,深圳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全部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城市”。

一周之内,深圳产业新布局动作频频:

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带动汽车产业上下游项目集聚发展,促进深圳汽车产业链优化完善;

深圳国资正式入主方正微电子,将助力深圳进一步打造第三代半导体创新高地;

南方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圳)揭牌,将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和研发保障,促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螺旋交替上升,形成“政产学研资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经过多年积淀,制造业已成为深圳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工业增加值占深圳GDP总量的35%以上,制造业不仅是深圳经济的基本盘,更是深圳经济的“定海神针”。2021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工业的37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九成,制造业在深圳的地位依然十分稳固,尤其是在高精尖制造业方面,可以说在全国拔得了头筹。据市工信局的数据,目前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72.5%、66.1%。

而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显示,深圳新添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8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主要集中在光学影像、电子科技、机械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

事实上,科技企业汇聚、创新活力旺盛的深圳,不仅有华为、腾讯、比亚迪这样的龙头科技企业,还有一大批术业有专攻、极富创造力、并能在细分领域呼风唤雨的 “隐形冠军”,深圳企业早已崛起“专精特新”“小巨人”新群体,其中不乏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制造业型企业,包括了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以及关键基础材料等多个重要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深圳市已基本完成产业更迭换代与结构调整提升,在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五大优势:

一是工业经济结构优势全国领先,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鲜明标签;


二是高效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全球独有,在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均构建起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发展生态圈;


三是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凸显,基于5G和工业互联网的勃兴,深圳推动工业企业走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四是高度市场化的制度优势;


五是制造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成熟。

深圳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依然具有广阔的前景。深圳制造是开放型的,不仅仅是对国内市场的开放,也是对全球市场的开放。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才将将深圳制造锻造得更强大;深圳制造是有科技创新加持的,制造强市的“强”,就是高质量,就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联动,用科技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周深圳产业新布局,体现的正是这些大方向,显示着深圳制造正在走入一个新阶段,踏上一个新台阶,这将是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基座和底气。

除了产业大项目,这周深圳还有不少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比如,建成后可容纳世界最大型飞机起降的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该工程瞄准2030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这一目标进行设计,以实现机场飞行区扩能增效,满足航空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到2023年上半年,一片陆地将在这里形成,用不了多久,机场三跑道将在这里把深圳的空中桥梁延伸向世界。

比如,清平高速二期北段恢复多工点同步施工,预计2023年完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5分钟到东莞、10分钟到龙岗、25分钟到罗湖的出行环境,深圳市内路段将免费通行,将明显改善区域内既有市政道路交通压力,同时,打通清平高速(二期)、深圳外环高速连接通道,对促进深莞惠区域联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推进作用。

比如,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全线桥梁、路基、互通立交、预制梁等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现在从龙岗上盐排高速到梧桐立交转东部过境高速就可以直通莲塘,东部过境建成后从龙岗、坪山去莲塘口岸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内。

比如,8号线二期盐北区间双线贯通,建成通车后,深圳人可以直接坐上地铁去看海,在七夕节听到这样的消息,岂不是深圳特有的浪漫?

再比如,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建设工程(二期)竣工初验通过,计划9月开学投入使用,届时将为深圳大学提供1万个学位。

如果说重大产业项目事关城市发展后劲,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则事关城市大环境,不仅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土壤,更重要的是,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拥有更多幸福感、产生更多获得感。

深圳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在境外关联本土疫情冲击影响下,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增长23.2%,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了4.9%。

数据表明,深圳消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韧性强活力足,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业态带来新发展。今年1至6月,深圳网上零售持续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9.4%。

专家认为,相对于生产的功能来看,深圳消费的功能释放空间还很大。消费相对于投资而言是一个慢变量,它的启动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深圳要想真正地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要久久为功,持续不断地改善消费环境,继续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高端商圈的建设。

而深圳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深入实施“十大消费行动”,体现的就是深圳久久为功改善消费环境,创造引领消费新需求的信心决心。

《方案》提出,以高效率服务、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消费新需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力争3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建设游客必到的世界级商圈是“深圳十大消费行动”之一。尽管深圳本土已经形成了许多繁荣的区域商圈,但对标世界级商圈如香榭丽舍大道、波士顿后湾区、悉尼马丁广场以及东京银座等,未来还要在提高商圈国际声誉度、主要商业街经营水平、本土商业品牌集群效应、本土商业品牌多样性与原创度、境外消费者比例、文旅结合度等方面多下功夫。

打造全球高端品牌中国首发地,建设“全球名品”橱窗也是“深圳十大消费行动”的重要一项,它体现了深圳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重视创新性与品牌效应,借助首店经济和品牌经济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引领社会消费新潮流。

目前,深圳的首店经济尚未饱和,其开放包容的经济氛围、有针对性的品牌扶持政策、毗邻港澳台的优越地理位置、齐全的水陆空铁口岸以及高活跃度的年轻人消费结构,不仅对于境外的高端潮流品牌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外国小众原创品牌也能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拥有自己的“京东”“天猫”也是深圳在消费领域的新筹谋。为进一步推动深圳电商跨越式发展,深圳不久前发布了《关于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从加速发展大型电商平台、大力推进电商应用、强化跨境电商发展优势、搭建成熟完善的电商支撑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对电商企业进行资助和扶持。

各个领域都在育新机、开新局,这一个个新,让人期待,给人信心。

(原标题《深圳一周|育新机 开新局》)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政观察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