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办实事,把孩子的事办好” 深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全民自觉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文 齐洁爽/图
2021-07-20 21:09

为孩子办实事,让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让孩子们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一直以来都是深圳这座“以人为本”的城市的如磐初心。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深圳发布并强力推进2021年度“我为孩子办实事”十大项目,彰显了全社会为孩子办实事、办好事的努力和决心。随着暑期的到来,一系列为孩子们开展的丰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点亮了孩子们的暑假。

实践育人 

让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童心

活跃在深圳街头巷尾的“小红马甲”,书城里席地而坐、凝神阅读的小读者,博物馆里娓娓道来的小小讲解员……200多万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是照亮深圳未来的希望之星。

近年来,深圳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工作,积极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凝聚各方资源,积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为少年儿童营造出一片充满阳光雨露的绿色森林。

7月下旬,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关工委指导下,由深圳青少年报社主办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夏令营将正式开营,100位新时代深圳青少年代表将走进营地,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红色熏陶。

暑期护航 

丰富活动缔造精彩世界

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我为孩子办实事”就是要举全社会合力打造“隐形的翅膀”,用爱托起孩子的明天,用爱点亮未来。

7月13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有关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新闻通气会上,深圳被作为教育部重点推荐的先进典型之一。市政府从确保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加强课后督导检查、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四方面入手,用创新举措和典型案例为全国创造了“深圳经验”。

作为落实“我为孩子办实事”十大项目的主要责任单位之一,我市教育部门在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领域积极作为,大胆尝试,真正体现了为孩子办实事,为家长办好事的使命担当。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坪山10个区、25所试点学校19日全面启动暑托服务,心理游戏、作业辅导、阳光体育、科普电影、开心农场、图书寻趣、劳动实践、职业体验……孩子的暑假多了一个奇趣快乐的好去处,“看护难”问题迎刃而解,更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场域。

每一个孩子都与城市未来紧密相连,市关工委精选一批经典红色电影送进社区、学校,并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市妇联“美丽深圳我的家”戏剧美育进社区活动,用舞台剧、木偶剧展现城市发展成果,激发爱国情怀;盐田区“青少年军校夏令营”;坪山区“少年儿童心向党”百年党史巡展……深圳各区各职能部门也积极献策献力,为深圳孩子们打造着不一样的暑假。

多方合力 

为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各方齐心,多方聚力,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这是一座城市必须担负的责任,也是多年来深圳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

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阅读推广人下基层活动,自2015年启动已成功举办6年,73位阅读推广人累计在全市开展1180场公益阅读推广活动。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副秘书长于芃说:“这项活动在儿童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假以时日长成参天大树。”

深圳市少年宫2017年启动“流动科技馆”项目,通过馆校结合、馆校联动,把科学送到青少年身边,迄今累计在145所学校或社区展出、服务约19.2万人次。

2017至2020年间,深圳建成母婴室1080间,基本覆盖全市公园、交通枢纽、商场等公共场所。小空间体现大文明,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彰显出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文明高度。

龙华区《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民法公园、民法典博物馆参观学习;开展主题班队课;组织宣讲教育进校园……让《民法典》走进学生心里,为社会播洒下文明的种子。

“五老”进社区进学校,“大手牵小手”关心下一代;“阅读从0岁开始”阅芽计划;“阳光儿童”家庭服务项目;全国首家以医院为载体的“儿童医疗救助公益信息港和服务体验港”;“青心工程”“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为特殊家庭子女、困难家庭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提供艺术培训……

“为孩子办实事,把孩子的事办好”,崇德向善,是深圳这座文明之城的温柔牵挂。深圳人正勠力同心,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培育时代新人,造就栋梁之才。

(原标题《“为孩子办实事,把孩子的事办好” 深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全民自觉》)

编辑 吴徐美审读 韩绍俊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