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掀航天热潮!林郑月娥也是追“星”族
香港商报微信公众号
2021-06-24 10:34

17日,全国人民刚刚见证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展开工作。而一周不到,香港又迎来了“国家航天天团”,再掀香港航天热潮。

航天人访港一直是香港(还有澳门特区)特有的殊荣,是中央对香港关爱的体现。国家的航天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港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而中国航天人自然流露的爱国情感,感动大众,更是激发了市民的爱国热情。

随着两地融合深入,“一国两制”与时俱进,更多港人与内地青年一道成为航天舞台中的一员,也并不是梦。

林郑在礼宾府

欢迎航天科技代表团

香港特首郑月娥昨晚在礼宾府欢迎航天科技代表团访港。林郑月娥在社交媒体表示,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北斗卫星、天问火星探测器等,都是国家航天科技的主角,它们背后的杰出科学家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她说,很荣幸能够在礼宾府欢迎他们以航天科技代表团访港。 

林郑月娥指出,代表团成员在访港期间会探访大学、中学,出席公开讲座,并带来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览和月球土壤,大家不要错过这个认识我国航天科技的难得机会。 

她续指出,代表团中有两位殿堂级的科学家,他们是龙乐豪院士和戚发轫院士,分别是长征系列火箭的总设计师和神舟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两位长者虽年过80,仍然积极参与国家的航天工程,实在令人敬佩。


【商报时评】

航天群星闪耀 爱国情涌香江

17日,我们刚刚见证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展开工作。而一周不到,又迎来了“国家航天天团”,负责“长征”“神舟”“北斗”“天问”“嫦娥”等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团队访港,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交流,再掀香港航天热潮。今次访问团成员都是国家航天界的功勋和领军人物,当中有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等。科学家们走进高校及中学演讲,开展航天科技交流沙龙,并参加“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港人近距离聆听国家航天故事,进一步加深对航天科技发展的认识,真切体会到国家的进步和实力增强,深受鼓舞,倍感自豪和荣光。航天群星闪耀,爱国情涌香江。 

戚发轫先生昨在理大演讲中,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精神的内涵如数家珍,用平实朴素感人的语言分享了一代航天人的爱国之情。他以亲身经历动情地表示,自己于1933年出生于大连,那时的大连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自己读小学时会随便被日本孩子欺负,更有可能被奴化,到战场上和中国人打仗。所以,当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中国人时,就自发地爱上了自己的国家,不想再看到国家落后捱打。“一个人如果没有爱,是绝对不可能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一番肺腑之言引发全场听众强烈共鸣。“国是千万家,国好家更好”,中国航天人深植于心中的家国情怀,成为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航天强国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事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两弹一星”、月球探测、载人航天等辉煌成就;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不想被欺负的劲儿,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在各种“卡脖子”面前攻艰克难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戚发轫在理大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中新社

国家的航天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港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航天精神激励港青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中国航天人自然流露的爱国情感,感动大众,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通过对国家航天精英的了解,会更多地了解国家历史与进步,增加对国家的认同,厚植爱国情感,增强爱国精神,激发贡献和建设国家的意志。航天科学家们都寄望和欢迎香港年轻人更多地参加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国家航天工程其中已有香港的参与和合作,目前国家大力支持香港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本港有更多机会加入国家航天项目中,香港年轻人无论是到内地,或留在香港,都可参与国家航天项目,大有可为。希望这股科技热、航天热持续下去! 

【名家指点】

冀“航天热”点燃港青科学梦

上周,我们通过电视目睹神舟十二号飞船将我国3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23日,我们又看到习近平主席与中国空间站内3名航天员的“天地对话”。而此时此刻,香港又迎来了负责神舟飞船、探月工程、长征系列火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四号探测器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团队来港。

他们都是中国的国宝,是上述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总设计师或执行总监。科学家们将面对香港青少年举办讲座,并参加6月26日举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可以预见,科学家们的到访,将和以往一样,再一次在香港掀起航天热潮。

胡浩以《九天揽月》为题,在港大分享中国探月工 程的发展历程。中通社

香港青少年应多方位认识国家 航天人访港一直是香港(还有澳门特区)特有的殊荣,是中央对香港关爱的体现。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神五”返回地球后的半个月内便展开访港行程。之后中央还安排了“神六”“神七”和“神九”航天员访港。 

2010年7月29日,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和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出席在香港科学馆与香港青少年对话。  新华社

此次国家顶尖的航天科学家来港,与香港青少年面对面交流,中央的良苦用心很清楚。作为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特区青少年需要多方位认识国家,了解国家的进步,以增加对祖国的认同,提升民族自信。同时中央也希望通过对香港青少年航天科学知识的普及,增加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点燃他们心中的科学梦,有朝一日为国家科学发展,也为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优良的种子。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现状,香港青少年成长发展空间和成就事业的梦想一直比较狭窄,可选择的理想不够丰富。多年来香港中学文凭试的优胜者,都将目标放在医生、律师等少数职业上。记得2003年杨利伟、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访港,掀起一股“航天热”,当时不少小朋友说,长大了要做“太空人”翱翔太空,航天人成为他们人生理想的启蒙。 

今年距离中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访港已经18年了。虽然香港暂时还没有出现太空人,但香港理工大学已经成为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第一所拥有实战经验的本地高等院校,香港科研人员已经直接参与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嫦娥三号、四号着陆器相机指向机构的轻小型相机云台,嫦娥五号机械臂采样器、近摄相机装置,天问一号落火监视相机等等,都有香港理工大学参与研发。 

2017年6月29日,航天员杨利伟(左二)、景海鹏(右)和陈冬(左)来到香港维园与约300名香港小学生真情对话。  中新社

在内地,青年人已经走到了航天舞台的中央。目前航天人平均年龄33岁,不少80后和90后成为骨干。而香港这些年,不少年轻人被洗脑,把“一人一票选举”当作理想的全部,被带到了歪路上。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和选举制度完善后,他们中一些人自认是人生的“失败者”,很沮丧,看不到前途。但痛定思痛需反思,浪子回头金不换。国家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帮助香港青年,包括此次“科学家天团”与香港青少年面对面,也是希望更多青少年看清大势,重回正道,走好人生的路。 

2017年6月29日,航天员杨利伟(左三)、景海鹏(右二)、陈冬(左二)与香港小学生交互。  新华社

当年最早喊出“我要做太空人”的小朋友今天已经长大。他们应该看到,今天香港能够参与国家航天事业,成为国家航天事业团队中的一员,港人做太空人的理想相信有一天也能实现。国家一直在鼓励香港融入国家发展,鼓励香港青年融入国家的进步中。虽然因为制度上一些因素暂时的限制,港青希望参与国家的一些行业暂时还没有放开,比如参军当兵,但做国家公务员这类过去港人似乎遥不可及的职位都已经在向香港青年开放,随着两地融合深入,“一国两制”与时俱进,更多港人与内地青年一道成为航天舞台中的一员,并不是梦。况且,国家创新科技是一片蓝海,有志的港青完全可以在其中任意遨游。

(原标题《香港再掀航天热潮!林郑也是追“星”族》)

编辑 吴徐美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