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夜 乡思九州同
读特评论员
2018-09-24 07:39

唯清风明月不改,恰大地丰收如画,今天,中秋节姗姗而来。

此时此刻,漂泊的游子回到了故乡,守着故土田园的父母念叨起远方的子女。待月轮初上,千里共婵娟,对亲人的牵挂与祝福,都遥寄在朗照九州的月华之中。家,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是心灵港湾和情感归宿。“在一起”是最长情的告白,“常团圆”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便捷的视频通话,代替不了温暖的拥抱,感知不了家的味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看朋友圈晒出的一大家子团圆照,慨叹着回不了家的失落,会令人倍感家的温馨与幸福。为家人不再分散而努力,为父母颐养天年、子女茁壮成长而担当,为千家万户的欢笑而尽责,为国泰民安而奉献,激励我们再出发。

中秋节是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文化。中秋节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衍生出一批以民俗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里熠熠生辉。随着中华文化影响日益扩大,一些外国友人也开始以不同形式庆祝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同望一轮月,共过一个节”中触摸到中华大家庭的情感纽带,在情感的同频共振中理解“全球华人是一家”。

传统,在创新中弘扬。由于观念和条件变化,有的中秋习俗逐渐消失,一些新的中秋文化风尚正在兴起。跟着新时代的脚步,中秋文化走上了创新性发展之路。走出国门的中秋晚会,重温华夏儿女血浓于水的同胞情;在一个个短视频、H5等新媒体产品中,年轻人品味到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底蕴;一些网站运用人脸识别、AR等技术,带动年轻网民分享、体验一个有情感浓度的中秋节。“文化+科技”让中秋节更充实。如深圳这样的移民之城,也不妨在融合各地中秋文化的同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中秋节日传统。富有时代感、更具生命力的中秋节,将成为我们一代代人的集体生活方式。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明月高悬、玉宇清辉之际,心静思澄,正是品读家书、品味文化的好时候。在精神的家园中漫步,你将畅享清风明月拂动心弦的恬适,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