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新作亮声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红色巡演”启航
澎湃新闻
2021-04-16 00:37

4月15日,经典歌剧《茶花女》余音绕梁,驻扎北京半月有余的上海交响乐团,从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移师至音乐厅,开启了上交“庆祝建党百年红色巡演”的首场演出,踏上了从石库门到宝塔山、重走革命路的音乐征程。

当晚的音乐会由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执棒,女高音歌唱家周晓琳、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加盟,奉上了《红旗颂》《红梅赞》《延安颂》《沁园春·雪》《春天的故事》等多部镌刻在国人心中的时代之音。

同时,上交为建党百年委约新创的《中国颂》《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辈》在历经多次修改后,终于付梓,在首都的舞台上完成世界首演。这也是上交时隔六届之后,再度献演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

4月29日开始,上交将带着与北京首站同样的演出班底和曲目,继续前往杭州、赣州、长沙、武汉、延安等革命圣地放歌。值得一提的是,此番红色巡演的六场演出,将贴上“上海出品”的品质角标,被纳入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三部委约新作世界首演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上交同时委约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的四位作曲家——贾达群、于阳、郝维亚、杨帆,以不同的艺术触角和创作理念,同写时代主题。

当晚,于阳、郝维亚、杨帆等三位作曲家的《中国颂》《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辈》,率先在俞峰的指挥下首次完整上演。从专家座谈会上的试听,到坐镇首场演出的指挥席,俞峰亲历和见证了三部新作的诞生。

秉承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情怀,于阳创作了长约10分钟的《中国颂》,且巧妙融入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旋律,赞颂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歌颂了建党百年。

“60后”作曲家于阳曾在1990年代出国留学,“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的飞速发展,我对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切身体会,我的创作热情、创作投入是发自内心的!”

“凛冽之后一定会有一场春天温暖的雨,我们一起奔向大海,我们一起仰望星空……”伴随着王爰飞的诗词,“70后”作曲家郝维亚创作了长约18分钟的《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通过大型管弦乐队与女高音的对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现代化道路上砥砺前行、相信未来。

“共产党百年可以书写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庆典,我们更要纪念和反思曾经的困难、道路的复杂,才有更多信心面对未来。”郝维亚说,“今天的中国还有很多困难,只要团结一心,一起奔跑,就可以赢得胜利。所以我们要学会抬头仰望星空,展望未来,迎接未来。”

在交响诗《父辈》里,“80后”作曲家杨帆试图寻找与父辈的共鸣,致敬那些身陷囹圄中为他人擎起火种、那些燃烧生命以殉道于信仰、那些从战火与征途中活下来、那些立于丰碑眠于尘土中的人。

《父辈》里的部分旋律来自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舞剧时,杨帆便想着将它扩写成交响诗,收到委约邀请后,他兴奋地将舞剧开篇一个长约一分钟的主题,扩写到如今的15分钟。杨帆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亲历了社会进步、生活幸福,他在创作上的驱动力同样来自亲身经历,“很多零碎的小事情堆积了我对父辈、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建党百年这样的重大题材,对作曲家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交响乐的形式,既要考虑历史的积淀,还要有人文的思考、有艺术的高度,但我们还是当作艺术作品来写,把作曲家的内心写给观众听。”三位作曲家纷纷表示。

听完首演现场,北京乐评人猫总评价道,三首原创新作各有亮点,“《父辈》是一首弦乐为主的作品,弦乐织体非常丰满,也给人电影化的感觉,特别是作曲家还设置了独奏小提琴和独奏大提琴的对话,这是不错的设计,象征着父辈与后辈的交流。郝维亚的作品优点在音乐的配器和色彩上,风格也很现代。《中国颂》是三首作品中最传统的以民族旋律为核心的创作,特别是高潮部分使用了《东方红》,使得《中国颂》这个题目具有了说服力。”

探讨一种创作生产新机制

在上交的组织和策划下,去年12月,三部新作率先在一场专家座谈会初试啼声;随后不久,又由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联手,在北上广三地的“新年音乐会”试演片段;今年4月,三部新作付梓完成,终于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和观众见面……

通过建党百年的主题委约,上交积极探讨了一种创作生产的新机制:首次尝试同时委约多位作曲家进行主题创作,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空间;同时,分阶段面向不同群体试演,作曲家有多次机会听到作品的演出效果,可以针对性地修改打磨,甚至推倒重来,直至找到符合舞台的理想音效。

“交响创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像一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是在三百万字的基础上删改成型的。这不是熬一个通宵就能写完的,工作量太大了!”于阳说。

杨帆同样感慨,交响乐的语言,细节太多了,线头太多了,可能头天晚上写了20小节,第二天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删了15小节,修改和打磨是常态,“所以这种创作机制我很喜欢,甚至可以说很奢侈!以往,作品排练完了就去见观众了,如今,我们可以在座谈会、在试演上听取意见,也多了更多的思考。上交的委约机制起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因为诗词的版权问题,郝维亚重新找词人王爰飞新创了诗词,音乐部分也随之改变,为此,他的打磨之路更为大刀阔斧,耗费的时间也更长,“上交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给了我很大的耐心和支持,希望我能发挥所有的想法和热情。作品肯定是改越改越好,我努力了,上交的乐手也做到了!”

此外,三部委约新作也将在“红色巡演”的路上奏响六次,6月下旬至7月1日,上交回到上海展开8-10场“红色驻场”演出时,这些新作还有多次“拆开”演出的机会。同时,上交也向外界积极抛出橄榄枝,欢迎全国各地的院团、艺术机构来演出这些新作——这种“多团共演+多地巡演”的创作生产机制,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一次性”作品的出现。

“新作诞生后,我们还要加大传播力度、加大覆盖范围、加大观众的参与度,不能演了一次,就束之高阁了。”上交团长周平解释。

对此,三位作曲家同样心有戚戚。于阳说,“新作要经过作曲家不断打磨,也要乐团常演,因为第一次演可能没什么感觉,演了三五次可能进入状态了,历史上的名曲都是经过无数次演出才沉淀下来的。”杨帆则说,“很多经典作品的首演和现在的面貌千差万别,可能不同指挥就有不同的版本。所以毫无疑问,演出次数越多越好,就怕演一次就放库房了。我们很幸运!”

吕其明的交响诗《红旗颂》由上交首演于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

半世纪后再奏《红旗颂》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上交首演过多部红色经典作品,包括吕其明的《红旗颂》、冼星海的《神圣之战》、王云阶的《抗日战争》、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丁善德的《新中国》《长征交响曲》等多部被记入中国音乐史的作品。

因此,除了首次与观众见面的三部委约新作,当晚,上交还奉上了多部见证共产党的发展征程、镌刻在国人心中的时代之音。

吕其明的交响诗《红旗颂》由上交首演于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唱,成了无数华人心中的乡音,在今年喜迎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更是在各地舞台频繁上演。亮声国家大剧院后,上交还将在“红色巡演”之路上,为多地观众再现权威演绎。

由羊鸣、姜春阳、金砂等作曲的歌剧《江姐》是中国歌剧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音乐会上,上交演绎了歌剧里的“点睛之笔”《红梅赞》。其中,担纲主唱的女高音周晓琳,前不久刚和上交并肩作战,共演了歌剧《茶花女》。

当晚,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众志成城抵御外敌的《延安颂》,由田丰根据毛主席诗词为蓝本创作的《沁园春·雪》,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全新时代的《春天的故事》,也都悉数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摆放在国家大剧院公共区域的“聆听·百年回响”声音互动装置,吸引了众多观众留步驻足、签名打卡。“红色巡演”之路上,上交也将带着这台红色装置随行,记录当地观众听完音乐会的心声,最终将它们汇聚到上海。

“聆听·百年回响”声音互动装置

(原标题《三部新作亮声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红色巡演”启航》)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曹亮 李怡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