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扭转“假维修”歪风须让守信者吃香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2018-07-04 00:07

你有没有觉得自家的空调维修费有点高?有时候,那真不是因为你舍不得掏钱,而是因为碰到了“假维修”。7月2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2018年空调维修体察报告称,调查显示多数空调维修服务商存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行为。

简单说来,许多空调维修服务商对空调会“无病假修、小病大修”。比如,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通过严密的调查发现,本来空调只是遥控器被设置成了乱码,但是面对这个简单的小问题,多数被调查的空调维修服务商虚构出机器缺少制冷剂、电脑板损坏、电子元器件损坏等故障,并收取高额维修费用。

除了空调维修之外,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此前分别对汽车4S店维修保养和名表维修服务进行的暗访和体察中,同样发现了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假维修”问题。令人慨叹的是,存在“假维修”问题的门店,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暗访对象中占到较大比例。

“假维修”已然成为一股歪风,卷入其中的维修服务商比比皆是。除了修空调、修名表、修汽车之外,修电脑、修冰箱、修洗衣机等等但凡专业一点的行业,哪一个不是“假维修”成风、“套路”多多?

正是因为一些维修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消费者看不懂维修过程,所以一些维修服务商才敢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像有些无良医疗机构一样,把“没病”说成“有病”,把“小病”说成“大病”。既然消费者自身难以识别“假维修”,那就需要其他方面发力来扭转“假维修”歪风。

诚然,扭转“假维修”歪风,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积极作为。但一个容易被忽视、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的问题就是:许多坚持“真维修”、诚实守信的维修服务商,并没有得到相称的社会声誉,也没有因为诚信经营而比涉及“假维修”的服务商得到更多正当利益。如此一来,“假维修”现象会越发猖獗,“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也容易产生。

让坚持“真维修”的守信者吃香,相关方面不应止于向其授予类似于“诚信经营单位”的称号和牌匾,而应设法帮助其提高市场知名度,得到实实在在的诚信红利。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去年9月将一批通过审核的名表维修服务门店名单发布在网站显要位置的专栏中,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引导消费者放心消费,这种做法借得借鉴。

通过建立维修服务商“正面清单”并广而告之等办法,相关方面不仅能帮助坚持“真维修”的守信者获得消费者青睐,从而增加客流量和服务订单数,而且能让信用“亏空”的维修服务商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让被“正面清单”拒之门外的维修服务商增强危机感,让曾经提供“假维修”的维修服务商产生羞耻感。只有在社会声誉、经营效益的现实对比中,欺骗消费者的维修服务商才能迸发出选择诚信经营、提升服务品质的最大动力。换句话说,守信者若能吃香,失信者自然“遇冷”,“假维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理由。

编辑 夏岩青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