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决战污染防治须强化政治担当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2018-06-25 22:11

近日曝光的山西省临汾市大气监测问题,刷新了人们对少数地方环保造假猖獗程度的认知。

记者调查发现,从去年4月以来,在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授意下,其下属指挥多名作案者在夜间潜入临汾市多个国控监测站,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实施干扰,导致近一年内临汾市国控监测站大气监测数据严重失真53次。为了不被监控摄像头拍到,作案者配备了口罩、帽子、头盔、手套,还请人对摄像头实施远程屏蔽。吊诡的“剧情”堪比谍战片。

环保局长的职责与其指使手下在环保上造假,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换个角度看,环保局长的乱作为,与其政绩冲动却十分吻合。应当追问的是,这名环保局长为何产生了政绩冲动,却缺乏污染防治的政治担当?

近年来临汾市空气质量总体较差是众所周知的事实,2017年临汾市更因空气二氧化硫浓度“破千”而引起全国聚焦。但是,空气质量总体较差也对应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当地拿出实实在在的大气污染治理举措,干出没有水分的环保政绩来也并不是难事。可惜当地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却反其道而行之,追求“注水政绩”,试图“炮制蓝天”。至于生态环保、污染防治是一份什么样的责任,则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在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此中道理再明白不过:生态环保、污染防治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党员干部在生态环保、污染防治上是否勇于担当,是检验其政治担当意识的重要标尺。

生态环保、污染防治,无疑是民生要事,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就是政治,民心就是政治,民众幸福感就是党执政的价值取向。生态环保、污染防治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但说到底还是关系到党的执政成效和民心向背的政治问题。

可惜的是,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和其手下工作人员,淡忘了政治责任,丢掉了民生情怀,一言以蔽之,在生态环保问题上放弃了政治担当。

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等人得到了法律严惩,给了民众一个说法。防范环保局长指使环保造假等类似事件重演,应当切实强化党员干部在生态环保、污染防治问题上的政治担当。

如今,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纷纷推出了考核评价办法,要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成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任免奖惩的“关键票”;许多地方正在探索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责任追究机制。2016年公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也就“生态问责”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党内的制度规定,为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上的“软”“拖”“假”等乱象筑起了有力的“防火墙”。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我们应当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法律前面,让党规党纪成为“硬约束”。对于漠视生态环保、污染防治这一份政治责任的人,只有坚决依照党规党纪予以问责、严格处理,才能体现党规党纪的刚性和严肃性,有力强化各地区各部门在生态环保、污染防治上的政治担当,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起磅礴力量。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