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85后”教授伍楷舜:想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读特记者 林洲璐/文 滕琪 莫荣宝/图/视频
2018-06-15 08:41

伍楷舜在指导学生。

【人物档案】

伍楷舜,现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广东省无线大数据与未来网络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届广东省杰青。近年在国际主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深圳青年科技奖,香港青年科学家奖,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通信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香港资讯与通讯科技奖之最佳创新奖(第一完成人),IEEE Globecom 2012、IEEE ICPADS 2012、IEEE MASS 2014、IEEE SECON 2018等著名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他26岁博士毕业,28岁成为深圳大学最年轻的特聘教授,32岁时带领团队完成“面向智慧城市的大规模无线感知和异构互联系统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出生于1985年的伍楷舜是地道的广州人,身上散发着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同时具有广东人低调务实的气质。在他看来,深圳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得益于这座城市包容开放的氛围。

团队3年内申请了60多项专利

2011年,伍楷舜获得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学博士学位,2013年来到深大。事实上,当时有好几所名校同时向他伸出橄榄枝。

为什么最终选择深圳,选择深大?伍楷舜说,这座创新的城市和这所年轻的大学为他提供了优质、自由的环境和平台,这点深深吸引了他。

伍楷舜笑称,“在我的办公室,拉开窗帘就能看到腾讯大厦,计算机学院旁边就是深圳软件产业基地,可以说,深圳计算机学科的产学研结合十分紧密。由于物联网是一门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而深圳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有强大的硬件和软件产业链作支撑,为物联网研究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在深大,我可以自由选择研究方向,自由组建科研团队,能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广东省无线大数据与未来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基于深圳大学智能感知与移动计算实验室而建立,该研究中心专注于物联网和移动计算方向,是一个聚集了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及认知科学的优势力量而组建的多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是2016年新增的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之一。

伍楷舜告诉记者,最初,研究中心只有自己一个人,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一支50余人、逾300平方米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教师、博士后、硕博研究生及本科生,不仅吸引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博士,更有来自加拿大、丹麦、埃及等国家的外籍博士、博士后加盟。

目前,这支高水平国际化的科研团队3年内申请了60多项专利,仍在以每年超过20项专利的速度发展。

实现城市智能化创新运营

伍楷舜向记者介绍,在物联网感知、传输、连接、计算的四个方向,研究中心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感知方面,伍楷舜的研究团队研发了面向智慧城市的大规模无线感知和异构互联网络架构,实现了城市智能化创新运营,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获得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用智能技术突破人眼识别极限,正是他们在感知方面研究成果的应用之一。在深圳的福田、皇岗口岸利用无线探针识别敏感人群,构建一个识别的网络,可以抓取安保想要的信息,有助于识别“水客”抓住“要犯”。 这项技术与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合作,目前正推向全国海关。

在传输方面,伍楷舜的研究团队开创性地提出利用干扰来增强传递性能,建立了基于干扰的“副信道”通信模式,实现“变害为宝”目的,显著提升无线网络性能,相关成果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获得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当人流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如何保证所有人都能在密集网络环境下享受到流畅的网络服务?伍楷舜的研究团队提出基于智能协同的密集型无线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密集型无线网络的连接问题,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尽管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伍楷舜坦言,一项技术或发明从实验室到最后落地,都需经历一段艰难坎坷的历程,他们也曾面临过许多困难和挫折。

“很多简单的问题在实验室轻易得到解决,但在实际的场景中却变得不可预测,这是做应用型研究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我的经验和感受是,往往在你想放弃的那一刻再坚持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珍惜创新创业氛围和激情

作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伍楷舜十分惜才爱才,用心为团队成员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广东省无线大数据与未来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位于深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7楼,楼道的尽头有一块10多平米的空地,伍楷舜花了不少心思将它打造成小而精的休闲角,有各类健身器材,有舒适的沙发,动静皆宜。

“我希望他们累的时候可以来这里放松一下,健健身,聊聊天,还有午休床和灭蚊器等生活用品我都准备好,总之尽一切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在投入科研的同时,伍楷舜也十分热爱教学。他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创新短课,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研究课题中,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并动手解决其中的技术难点,学生受益匪浅。“课堂上与学生近距离沟通,培养他们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实现了我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采访结束,正好是中午12点,伍楷舜正准备和研究团队成员开会,由于很多老师学生一天都有课,只能利用中午时间开会讨论,午饭也在会议中解决。“中午开会是常态,虽然很忙,但我很珍惜这种创新创业的氛围和激情,希望我们的团队未来在物联网领域能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前列,研究出更多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和产品。”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林洲璐/文 滕琪 莫荣宝/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