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东江水 携手奔小康:深圳对口支援寻乌两年工作纪实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戴晓蓉 通讯员 李龙 陈松星/文 邱海彬/图
2021-01-08 08:38

我住东江头,君住东江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两年前,在中宣部的推动下,位于东江源头的革命老区——寻乌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牵手结缘。

2019年1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与寻乌县支援合作工作方案》。2019年4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赴赣州市、寻乌县考察,提出要用心用情支持老区苏区发展,抓紧推进寻乌相关扶贫项目建设,深化龙岗寻乌结对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场深圳特区对赣南老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在两地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中加速推进。

本报记者一行日前再赴寻乌,体验两年来深圳的倾心帮扶和寻乌的喜人变化。

幸福小镇见证了支援寻乌打造“互联网双创小镇”的“深圳速度”。

产业扶贫:3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落户寻乌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结缘寻乌以来,深圳一直把产业扶贫作为支援帮扶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近期,一场寒潮从北方席卷而来,寻乌气温骤降。可在位于寻乌县留车镇留车村用天然气供暖的现代化鸡舍里却温暖如春,气温恒定在27-28℃。20万羽优质蛋鸡正在这里茁壮成长。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顺湖向记者介绍,我们眼前这座容纳20万羽蛋鸡的场房,不仅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鸡舍,在亚洲同样首屈一指。“德清源寻乌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养殖总规模300万羽。”

寻乌县金鸡产业项目由中宣部推动、深圳市支持,与德青源合作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总占地1342.9亩,总投资达6.06亿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地方财政提供2860万元的厂房租金,解决800人就业,带动8000多人长效脱贫。

寻乌德青源金鸡产业园现代化鸡舍正在安装调试。

距离金鸡项目大约20分钟车程,幸福小镇聚集的电商企业迎来了脐橙的销售旺季。幸福小镇是中宣部协调深圳市支援合作寻乌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约4.7亿元,总规划面积1700亩,分两期实施。寻乌县扶贫办驻点幸福小镇的工作人员曾德钱向记者介绍,目前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中由深圳市协调恒大集团投入5000万元援建的商业街2栋、合院9栋、综合楼1栋、幼儿园1栋均已完工,合计建筑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见证了“深圳速度”。一期项目可为约600人提供就业岗位,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县域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一个人气旺、产业兴、活力强的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双创小镇”正逐步形成。

寻乌县吉潭镇脐橙喜获丰收。

深圳还借助文博会平台推介寻乌文旅资源,为寻乌安排免费展位,组织专业团队包装策划推广;龙岗区制定了《龙岗区与寻乌县支援合作工作方案》,街道、企业与寻乌15个乡镇建立全面结对关系;深圳广电集团与寻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圳市文广旅体局与寻乌形成框架合作意向等。

农产品土特产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改善民生:32名深圳专家赴寻乌诊疗和交流

支援合作寻乌工作启动以来,深圳市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界积极参与,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合作交流工作深入开展。一批民生项目的落地,让寻乌群众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针对寻乌县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深圳市3家医院与寻乌县医院签订帮扶合作协议,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累计派出32名专家和医生开展驻点诊疗、学术交流,向寻乌捐赠36万元的医疗设备,接受寻乌12名医生到深跟岗学习。寻乌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主治医师曾荣就是其中一位。

“寻乌县人民医院是本地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消化内科能够开展的治疗手段比较有限,本地很多患者都要转到临近的城市去治疗。深圳的帮扶对我们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曾荣告诉记者,深圳帮扶寻乌后,他有幸前往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跟随消化科主任龚伟团队学习了3个月。如今,寻乌县人民医院也建立起高标准的内镜中心,配备了多套高清内镜及完备的生命支持系统,开展起消化道早癌精查、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治疗等新项目,更好地守护寻乌群众的生命健康。

“漆黑一片”,曾经是寻乌下辖山区农村夜间的常见场景。可如今,每到夜晚,晨光镇民裕村200多盏太阳能路灯就亮了起来。在龙岗区园山街道办和腾讯公司的帮助下,温暖的灯光不仅洒满了所有道路,还覆盖到每家每户的门口。据统计,“人人为村出份力、点亮寻乌回家路”公益活动共为寻乌捐赠1560万元,安装了7800盏乡村路灯。

此外,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启动“饮水思源、圳在扶贫”公益活动,捐赠10万元用于购买爱心物资给贫困群众;腾讯基金会发起护东江公益活动,捐赠2000万元,用于寻乌县生态修复等。

“志智双扶”:筹资2450万元支持寻乌教育发展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深圳市在支援寻乌县工作中,投入1000万元支持寻乌县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筹资2450万元支持寻乌县职业教育和学校建设。

寻乌县行政中心西北侧,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建筑。这里是寻乌县县级党群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4325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的服务中心,严格按党群服务功能设计,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廉政文化长廊、党建大课堂、党建影院等。

“党群服务中心落成后,我们每个月都会在大门口把当月活动贴出来,方便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林晓岚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门口的告示牌上写着12月的主要活动安排,大大小小近20场:红色电影展映、学习强国擂台赛、党建知识活动竞赛、“民法典·新时代人民法典”宣讲活动、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赣青扶贫·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农民春晚”文化艺术技能培训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传唱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两座宿舍楼也在今年投入使用。“这是深圳捐资1750万元兴建起来的,为我们增加了1000多个学生容量,大大地缓解了宿舍紧张。”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遥辉向记者介绍,在深圳的帮扶下,学校还分批选派老师到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校企合作企业学习,教师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据介绍,深圳市教育局协调了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寻乌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推进“2+1”联合办学,为全县833名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接收85名教师赴深跟岗学习;深圳市关爱办等单位发起了“鹏城小书屋”项目,已向寻乌山区的中小学捐赠了超过4.5万册图书,持续传递深圳人的文化关爱与温情。

脱贫致富雁归来

返乡青年为寻乌发展注入活力

在寻乌积极打造的互联网双创小镇——“幸福小镇”,生鲜电商“赵大姐”团队正忙个不停。进入脐橙销售旺季后,“90后”邝云龙已连续一个多月每天睡不到5小时。“去年‘双十一’一天的下单量就达到6万单。预计公司2020年营收将比2019年翻5番。”

邝云龙是寻乌本地人。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广州等地闯荡,于2016年回乡创业。现在,公司已有正式员工40多人,打造的“赵大姐”生鲜品牌入驻了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已颇有名气。“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为品牌电商免租两年,”邝云龙说,“这两年,明显感觉家乡的营商环境上去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愿意留下来。”

既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又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越来越多像邝云龙一样的青年从外地返乡。寻乌县发改局局长刘志沂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寻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的丰富、环境的优化、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人才的“逆向”流动,而这正为寻乌脱贫致富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力”。

拥有本科学历的彭苑红,去年8月回到家乡,如今在寻乌工业园内的江西德新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做会计。“家乡经济好了,就业机会多了,我的很多高中、大学同学原来出去了,现在都想回来工作。我们厂员工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本地人。”彭苑红此前在深圳一家港资企业做会计,现在她所在的全盘会计岗,正好用上了在深圳所学。她的老公在深圳做机械工程师,这也是入驻寻乌的制造业企业紧缺的工种。“现在他也打算回家乡发展,工资待遇甚至不比在深圳少。”

本地人才的“造血”输送也正在“进行时”。截至2020年11月,由深圳参与帮扶的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有在校学生1600多人,下设机电、计算机等7个专业,全部对接寻乌重点发展产业。三年级机电二班的黄志龙2021年初即将离开校园,不同于父辈外出打工,他和许多伙伴选择留下来。凭借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他还没出校园就被多家企业看中,已经找到了一份月薪近6000元的技工工作。“现在在家乡也能实现职业发展,”黄志龙正打算学习绘图技能,“绘图员的技术要求更高,企业需求更大,工资也更高。”

家乡的产业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人才返乡又为当地脱贫致富实现了智力支撑。这种良性循环,已成为当前寻乌乡村振兴、阔步向前的重要引擎。

一座“连心桥”架起“致富路”


在寻乌县吉潭镇滋溪村村口,一座新建的大桥上,货运卡车来来往往。上个月正是寻乌赣南脐橙丰收的季节,通过方便的物流,甘甜的脐橙被销往大江南北。

据了解,这座新建的“滋溪大桥”是深圳市龙岗区的帮扶项目,投资300余万元,于去年10月赶在脐橙销售旺季前建成通车。这座桥又被村民们称作“连心桥”,成为联起深寻两地人民情谊的“纽带”。

吉潭镇党委委员刘映辉告诉记者,吉潭镇是江西的果业大镇,镇上原来的老桥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虽然目前仍能使用,但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吉潭镇5个村在桥东岸有8000多名农户,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果业,但老桥已无法满足大型货车的通行安全需求,而用小车的话会提高收购成本,这些都会转嫁到果农的出售价格上。”

新建的滋溪大桥长86米,宽7米,可以通行各型采购货车。刘映辉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大桥对面大概有3000亩果林,年产量预计在750万公斤以上,大桥通车之后,每公斤水果的收购价格预计可以提高1毛多钱,一年下来至少可以给果农增收150万元。

家住村口的46岁村民谢荣春,是滋溪村的老果农,如今家中既种脐橙,又种柑橘。他高兴地说道:“桥修了,路通了,货运解决了,电商也发展起来。果农在网上接单,当天就能运出去,收入大大提升。到今年,我这个老‘贫困户’的帽子也摘了。真是‘连心桥’架起‘致富路’!”

“幸福小镇”给老区播下新经济“种子”

距离寻乌县城10分钟路程的文峰乡坐落在大山脚下,一座充满活力的乡村小镇正在这里崛起。在这个名为“幸福小镇”的地方,赣南民居风格的合院层层叠叠,一幅江南田园的秀美风光。在这里,聚集着一批当前最红火的新兴产业。电商、物流、文创、智慧农业……一个个新名词,更新着老乡们的经济观念;一个个新项目落地,让老区插上了新经济腾飞的“翅膀”。

走进“幸福小镇”,坐落在镇区中央的阿里巴巴(寻乌)客服中心映入眼帘。该中心于去年10月正式开始运营,这里是阿里巴巴全国首家县域客服中心。目前,中心200多位员工全部来自于寻乌本地,75%以上的人员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6岁。

31岁的凌丽娟曾在深圳科技园里的一家培训公司工作6年,去年下半年入职刚刚成立的阿里巴巴(寻乌)客服中心,担任行政主管。“这里工资待遇都不错,离家里近,可以照顾老人孩子。而且电商如今在寻乌发展蓬勃,职业前景也很好。”她告诉记者,中心招人时,有1000多人来报考,十分火爆,大多数都是外地返乡的年轻人,还有本地职校的毕业生。

在阿里客服中心的背后,群山脚下广袤的土地上,正是“幸福小镇”智慧农业项目的“试验田”。走进种植大棚,映目皆碧,仿佛走进了一个四季长春的蔬果王国。在大棚中“走街串巷”,记者惊讶地发现,居然没有一个工作人员。而位于大棚深处的监控室正是“秘密”所在:在屏幕上,蔬菜产业基地的每个角落尽收眼底;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地温……各项数据在屏幕上实时显示,真正实现了“千亩良田,一键管理”。

冬日暖阳下,新经济的“种子”已经播下,产业创新的“东风”正在劲吹,为寻乌老区的发展激发出全新活力。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戴晓蓉 通讯员 李龙 陈松星/文 邱海彬/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