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吸引16个院士项目、50个科创团队落户,南海丹灶凭什么?
南方日报 南方+
2020-12-19 00:05

12月18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举办“双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建设“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系列活动。汇芯高端半导体芯片产业化项目、米思米自动化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项目等三个制造业项目集中开工,9个“两高四新”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活动为丹灶镇全年的招商引资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一年来,丹灶共引进了计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26个产业项目,50个科创团队项目,为南海招商引资的“双百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加快建立起适应“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产业体系。

日前,佛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作为镇域经济的典型代表,丹灶正加速建设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为助力“十四五”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月18日,广东汇芯高端半导体芯片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戴嘉信 摄

汇芯、米思米、百事三大项目在18日集中开工,计划投资总额超20亿元。

其中,汇芯高端半导体芯片产业化项目集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功率模块设计和制造于一体,瞄准制造企业“缺芯”的痛点。项目由具有丰富功率半导体产业化经验的国际化团队组成,团队负责人冯宇翔,曾先后在日本和美的从事功率半导体开发及管理工作近20年,担任“02专项”“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专项中IPM及其芯片技术负责人,开发出中国第一枚HVIC和IPM,建成中国第一条IPM产线,曾助力士兰微、美的从0开始实现IPM产业化。

汇芯项目将专注于为工业、消费电子、汽车和机车、能源、新能源、自动化机械和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低功耗、高性能的功率半导体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其中首期投资约1.5亿元,厂房位于仙湖氢谷核心区,形成年产600万枚小功率IPM产品的产能,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年税收达到1000万元。

米思米自动化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为日资项目。其日本总公司株式会社米思米是全球精密零部件制造的龙头,中国销售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设有13个办事处。其此前在南通设有生产工厂,具备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序的连贯生产能力,在国内可实现当天接单、次日出货的供货效率。而华南是米思米的重要市场,广东客户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丹灶是华南地区的“日企之乡”,区位优势突出,正因如此,米思米将制造项目落户丹灶。

据悉,米思米项目用地55亩,计划总投资2亿美元,将建设约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

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项目是百事公司食品业务在广东的首次布局。戴嘉信摄

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项目是百事公司食品业务在广东的首次布局。百事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领导者,系列产品中有23个品牌的年销售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

百事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80亩,计划投资5亿元,将建设3条全新的薯片生产线,预计2022年中投产,达产后年产2.5万吨薯片。

三大项目,一个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创新型民企,两个是全球知名的龙头企业。项目引领性强、质量扎实,随着项目的正式开工,有望快速实现产出。

广东汇芯高端半导体芯片项目将建成全球第一条工业4.0 IPM产线。戴嘉信摄

今年,南海区提出了产业招商的“双百目标”,即实现每年新引进工业项目实际落地投资额超百亿元,新引进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超百个。这三大项目,为“双百目标”的实现增添了强大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是丹灶今年第二次举行产业项目开工和集中签约落地。今年5月,丹灶镇连续举办了包括院士项目投产、日资企业进驻、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启动等产业活动,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集中的产业活动反映了丹灶招商引资的成效。今年,丹灶镇引进了累计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26个产业项目,其中世界500强项目2个,包括此次开工的百事项目,以及今年8月进驻的太平洋建设项目;超10亿元项目有4个,包括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4位的徐工集团,今年11月宣布落子丹灶,总投资20亿元;外资项目有7个,以日资项目居多,包括此次开工的米思米项目,今年5月进驻的武汉总和、大同磁石等,产业领域以汽配为主。

26个高质量的工业项目进驻,进一步完善了丹灶的产业版图。

与此同时,丹灶镇在今年实现了人才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高端人才带队的创新项目和平台类项目纷纷落户。在18日的系列活动中,9个项目现场签约进驻,包括宁波华翔集团汽车冲压件及新能源电子系统项目、70兆帕车载高压储氢瓶技术院士项目、中乌巴顿增材制造专用丝材技术院士项目、攀业燃料电池膜电极制造项目、中石化南海区合资项目、坚峰汽车电驱动桥项目、乾行达交通安全防护高端装备及航天级安全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广东能芯第三方半导体器件测试项目、唯仁新一代眼底视网膜结构成像和微血管造影成像系统项目。

9个项目现场签约进驻。戴嘉信摄

签约项目中有2个院士项目和1个国家青年特聘专家项目。签约方之一广东欧佩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挪威科学院院士白勇带头,致力于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中乌巴顿增材制造专用丝材技术项目以 “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形成以乌克兰科学院院士、国家人才计划专家“郭瑞·弗拉基米尔”为首席科学家的创业团队,开发出低飞溅、高成形精度、长寿命功能层的细直径高端模具增材制造用丝材,突破增材制造用合金丝材制备关键技术,实现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这已经不是丹灶今年首次引进院士项目。今年5月,中科云图项目投产,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担任法定代表人,是佛山市首个研发生产类院士任法定代表人的项目,在全国也非常少见,引发了广泛关注。今年11月,2020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在南海举办,促成这一活动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邓玉林,此前将北理工亘舒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项目落子丹灶。

数据显示,丹灶镇今年已经引入院士项目16个、省市区人才团队项目50个、平台项目5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医疗器械、智能安全、精密机械、高端汽配等产业,在制造业创新的“康庄大道”上坚定前行。

今年,面对疫情影响,丹灶在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却实现了逆势增长,这正是得益于“十三五”期间全面的产业经济布局。

2016年,丹灶镇提出打造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彼时,该镇正在面临发展的转型期,除了传统的五金行业,机械装备等,镇内的汽配产业、日资企业大量聚集。如何创新发展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推动制造业创新迫在眉睫。

有鉴于此,丹灶镇梳理产业基础,全面审视市场环境,提出发展新能源产业、智能安全产业的愿景。

以氢能产业为突破口,丹灶创新引进了高端氢能人才和氢能项目,创下了发展先机。2017年,丹灶镇率先提出了建设仙湖氢谷的构想,一跃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先行地,健全氢能产业链,进入新产业赛道的第一梯队。

智能安全产业是丹灶近年布局的另一条赛道。在提出发展智能安全产业后,丹灶镇申报建设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担起了为产业发展探路的重任。

两大新兴产业,以及丹灶镇一直着力推进的日资企业,使得该镇实现了产业方面的“三足鼎立”,实现了从“五金之都”到“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的升级。

在招商方面,丹灶镇扎实推进主题招商,扩大产业发展空间。近年来,该镇整理了几千亩产业用地,建设了过百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打造了日本中小企业园、智能安全产业园、仙湖氢谷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同时,丹灶针对科创、人才团队,从“孵化-加速-产业化-上市”进行全链条培育,推进科创、人才团队项目的产业化。

丹灶镇扎实推进主题招商,扩大产业发展空间。戴嘉信摄

与此同时,丹灶镇内的配套环境不断优化,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十三五”期间,作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仙湖实验室落户丹灶,南海区唯一一所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南海中学实验学校开工建设,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启动搬迁,为近在咫尺的丹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博爱路广昆高速复合线、季华路西延线、丹灶轻轨等各类交通路线的建设完成和规划推进,都进一步提升丹灶产业配套和人才集聚。

在政务服务方面,丹灶镇喊出了“七星级服务”的口号,针对重点项目,成立以镇主要领导,镇内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项目小组,从项目洽谈初期的各种对接到签约后的企业登记、土地出让、厂房报建、环评安评、投产运营等全程跟进服务,推动项目顺利落户、尽快投产。

丹灶镇还创新出“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包括立足产业,全面招才引智;加强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构建起从仙湖实验室、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出发,到国家级孵化器,再到科技型企业加速器和各个产业园区的“全链条”路径,为科技创新的“促进”“转化”“保护”“运用”各方面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有机保障。

今年,丹灶镇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0家,比2015年的26家增长了10倍。企业组建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共达21家。全镇已落地或意向落地的科创项目超50个,其中院士带头或参与项目多达16个。“十三五”期间,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发展取得了全面成效,形成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丹灶现象”。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