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经济特区行|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强: 奋力把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读特记者 李剑辉 肖意 秦小艳 黄洋/文 李忠 许舜钿/图 视频
2020-11-19 09:43

创造奇迹是经济特区的特质,勇立潮头是经济特区的使命。

自19世纪40年代作为国内最早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到40年前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济特区,再到如今由曾经闭塞落后的海防岛城蝶变为习近平总书记盛赞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厦门,堪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精彩缩影。

经过40年发展,厦门已经成为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图为繁忙的厦门港。

大潮起东海,“卧凤”翔九天。

“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的首站。”日前,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时代新使命,厦门特区建设者们始终十分珍惜并大力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厦门工作期间留下的科学理念、实践探索、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勇于担当,敢闯敢拼,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奋力把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两高两化”城市

1981年10月15日,随着湖里区一声“开山炮”的雷鸣,厦门经济特区破土动工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状如“卧凤”、面积仅2.5平方公里的湖里,开始引领“鹭岛”——厦门的腾飞。

“经济特区的任务就是改革,经济特区应改革而生,我们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时任厦门市领导的习近平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为这片热土持续注入改革开放、创新实践的基因。

40年来,一代又一代厦门人在诸多领域探索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改革创新举措,在国企改革、开放市场、投融资体制、社会治理等领域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

40年来,厦门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平均的2.4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0万,被评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黄强表示,厦门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和引进“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一半,形成了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力电器、钨材料、视听通讯等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厦门制造”“厦门智造”产品成功销往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钨制品生产出口基地、我国主要电脑出口基地、液晶面板出口基地和民用飞机维修基地,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速度与质量齐升,发展与生态共赢。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黄强表示,新发展阶段,厦门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要让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厦门加快发展的“强磁场”。

持续实施“跨岛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打开厦门的夜景卫星图,灯光沿着海湾遍布岛内外,城市格局正由岛内一个点,跨过海湾向全域辐射延展,像摊开的手掌。

“‘手心’是大海,‘五个手指’是厦门岛、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黄强表示,越来越多人在岛外创业安家,越来越多优质项目和社会资源向岛外布局。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调研厦门时,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四个结合”的指导原则。厦门随后启动区划调整、跨岛交通建设和海域整治,推动城市空间跨岛拓展、交通设施跨岛布局、产业结构跨岛优化、公共服务跨岛覆盖、生态文明跨岛发展,实现了城市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辐射带动力质的飞跃。

黄强表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海沧湾新城日趋成熟,集美新城基本成型,环东海域新城快速崛起,马銮湾新城蓄势待发,东部体育会展新城也启动规划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0年的1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9年的397.84平方公里,扩大了近28倍。近年来,市委深入谋划厦门未来发展增长点,专门召开“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推进会,梳理新时代“跨岛发展”新内涵新任务,生成未来三年岛内大提升亿元以上项目252个,计划总投资7290亿元;完善岛外各重大片区三年行动规划,计划总投资约1.15万亿元。目前,岛外固定资产投资和财力占全市75%以上,新增城区面积占全市80%以上,新增常住人口占全市增量60%以上,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企业2/3来自岛外。

“下一步,厦门将坚定不移推动跨岛发展战略,持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黄强说。

携手深圳再出发,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再铸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对特区人提出殷切希望,要求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黄强说,厦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特区建设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深化同深圳等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再铸新辉煌。

“‘深圳奇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黄强表示,下一步,厦深将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首先,要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化交流合作。”黄强说,近年来,深圳和厦门都在加快新基建建设,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无接触消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厦门将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两地高科技企业在产学研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加快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加快构筑高质量发展高地。其次,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厦门与深圳在产业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当前,厦门正积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文化旅游会展、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等十余条千亿产业链群,深圳也正加快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信今后两市的产业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深圳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近年来更是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成为全国创业密度最高的城市。”在盛赞深圳改革发展成就同时,黄强说,40年来,厦门也始终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依托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未来,厦门将持续对标深圳,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等领域,加强与深圳对接交流,力争率先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切实增强经济特区发展动力和活力。

深圳和厦门有着相同文化基因,城市文化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区位优越,在文化建设与对外交流上颇具竞争力。黄强表示,深圳要率先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厦门正大力推进“爱心厦门”建设。日前,两市均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相信双方携手,必将率先加快建成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神州东风劲,鹭江新潮急。

站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新起点上,“走路像跑的厦门人”,必将在新时代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

湖里:特区发祥地 焕发新生机

厦门湖里,因形似一只卧凤,又称“凤湖”,取卧凤展翅高飞之意。

这里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15日,湖里开工建设,拉开了特区建设序幕。

这里是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爱拼才会赢,40年间,在几代特区建设者奋力拼搏下,湖里旧貌换新颜,从一个小渔村“蝶变”为现代化中心城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居民幸福,成为展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成就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邻”党建促居民亲如一家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湖里,通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卓有成效的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将改革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习近平同志在厦期间留下了手书“远亲不如近邻”贺年卡寄赠邻居的佳话,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湖里区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以“近邻”理念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内核,在每个社会治理基本单元——小区上建立党支部,党旗竖起来、堡垒立起来。实现了组织与组织共建、组织与居民守护、居民与居民互助,打通基层治理“任督二脉”,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湖里街道有198个居民小区,总量大、老旧小区占比高。如何针对‘痛点’,有效破解提升?‘近邻’党建发挥了巨大作用。”湖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虹说,街道根据“小区吹哨、部门报到”的互动机制,聚焦解决居民群众的“三件事”——“房前屋后的小事”“普遍关注的大事”“长期关注没有解决的难事”,实现工作力量、资源下沉小区,凝聚起推动小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湖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虹

湖里街道东兴小区原本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邻里矛盾纠纷多、关系比较淡漠。借“近邻”党建契机,小区与50多家单位、企业结对共建。其中,象屿集团出资5万元建成“初心亭”,供居民下棋、休闲、聊天。联络多了,邻里之间心近了,矛盾也就没有了。如今,这里成为“特别有爱,特别有人情味”的“近邻厝边”。

“腾巢换凤”让旧厂房变文创园

王舲是一名“90后”的文创产业创业者,由于不喜欢传统的办公写字楼,而一直为自己的创业公司安家何处烦恼。经过考察,她惊喜地发现,位于湖里中心区的创意产业园“特区·1980”文创产业发达、文创企业密集、文创氛围浓厚。于是,她决定让梦想在这里开花结果。

在湖里创意产业园“特区·1980”,像王舲这样追逐心中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故事,要从湖里区“腾巢换凤”的转型发展思路说起。上世纪80年代,随着特区建设破土开工,中外企业纷纷来此投资设厂,其中包括印华地砖、厦华电子等众多明星企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和厦门跨岛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湖里区产业逐步迁至岛外,留下了成片的旧厂房。如何利用这些被废弃的旧厂房?湖里区推出“腾巢换凤”战略。政策引导+国企加盟+宜业宜居的市场化定位,这些旧厂房,纷纷摇身变为气质独特、人气爆棚的创意园区。

目前,湖里创意产业园“特区·1980”已形成东南天地、华美空间、文创口岸、海峡设计文创园等7个相对成熟的主题园区。截至今年7月,产业园实现营收约14.8亿元,引进企业约600家,相关从业人员约3万人。

“在这里,一个创意从设计到产品,可以实现上下游无缝衔接。”湖里创意产业园“特区·1980”联发东南天地项目负责人叶志鹏告诉记者,“有适合发展的土壤、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产业园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创‘梦工厂’。”

昔日建设者今朝自家人

湖里街道兴华社区76岁的陈凤娇阿姨,有一个光荣而自豪的身份——“三航人”,这是第一代特区建设者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标志。

“那时的湖里到处都是泥巴,由于一下子来的人太多,把附近薛厝村的一口海边小井都喝干了,大家只好蹲在井底舀水。”谈起当初艰苦创业的往事,1982年就从龙岩调来厦门工作的陈凤娇数次哽咽,“当时,这边没有幼儿园,职工们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两个簸箕一拼当做摇篮,大人边干活边看护。”

看中陈凤娇民办教师身份,公司交给她筹建第一所幼儿园的任务。1983年,幼儿园建好招生,很快从最初的10多个学生增加到200多人。

退休后,陈凤娇热心公共事务,现在是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她的努力下,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解决了停车难、排污井盖老化等积压多年的问题。

湖里街道兴华社区党委书记洪春敏告诉记者,社区发挥厦门特区发祥地的区位优势,通过“遇见特区·兴华百姓说”“萌娃看特区”等特色活动,促进新老居民交流,传承特区精神。此外,还积极穿针引线,促进周边创意园开放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生活。

如今,陈凤娇祖孙三代都在厦门居住,她用“不愁吃不愁穿有得玩”形容现在的幸福生活。她还成为一名摄影发烧友,已经去过20多个国家旅游,“我要用镜头记录厦门、记录幸福的瞬间。”

厦门港:创新平台 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坐在办公室,盯着屏幕,桥吊司机陈树林轻摇手柄,一公里外海天码头上,吊机便牢牢抓住了一只新卸载的集装箱。

这是记者在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一楼办公区的桥吊远程操作平台上看到的一幕。

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自动化控制平台

“实现这种变化的,是厦门港在全国首创的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海天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林大煜告诉记者,该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厦门港口岸物流供应链中心的优势,有效整合了码头、船公司、船代、客户、堆场、物流公司等上下游资源,实现各方无缝衔接与协调联动。

林大煜表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也是厦门港推动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平台载体。这个平台通过流程再造,真正实现“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让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小时减至5-10分钟,破解了过去外贸申报手续烦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依托两大创新平台,厦门港去年在全国港口营商环境排名中位列第一。其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已复制到全国31个省区市。”林大煜说,40年来,厦门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从3000标箱到突破1000万标箱的巨大跨越,排名稳居全球第十四位、全国第七位,已成为观察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变迁的一个窗口,生动诠释了“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共荣共赢发展理念。

“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再出发。”林大煜充满信心地说,未来,厦门港将进一步发挥特区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继续推进两大创新平台建设同时,向港口金融、陆路交通等多领域延伸,打造世界级一流港口,为厦门城市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美亚柏科:助力疫情防控 赋能社会治理

智能检测体温、识别口罩是否佩戴、信息播报、便民问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厦门车站、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总会看到一个帅气又不失可爱的机器人,不间歇地为人们提供防疫等服务,有效减少了一线人员被传染的风险。

它,就是美亚柏科研发的防疫版智能安保机器人——小安。

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硬核实力”,在协助政府科学施策、精准防控中大显身手。小安,只是他们推出的抗疫“神器”之一。

美亚柏科公共关系与品牌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芸娟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我们提炼出了分析模型,计算出与患者不同接触方式的风险指数。”美亚柏科公共关系与品牌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芸娟告诉记者,通过模型显示,我们发现:第一类接触人员是与患者长期同处一个空间的,比如同一家庭生活,风险指数最高,感染率超过10%;第二类是与患者同住一个宾馆、同坐一个大巴的,风险较第一类降低约80%;第三类是同坐一辆动车、一趟航班的,风险指数进一步降低30%-40%。

“通过模型分析和相对应的风险预警,政府可以此为依据,更高效和精准地投放战疫资源,实现从‘人海战术’到精准防控。”吴芸娟说。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吴芸娟介绍,美亚柏科是师生创业的典型,公司前任董事长刘祥南和现任董事长滕达是厦门大学的师生。2002年,凭着对创业的激情,他们带领的团队在一家车库中研发出国内第一套电子数据取证的勘察箱,打破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10多年来,美亚柏科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子取证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研发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5%,全国多个大案要案的侦破背后,都有美亚柏科在默默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当地企业,美亚柏科已经成为厦门高科技发展的一张名片。” 吴芸娟说,“我们今年制定了未来发展的五年战略规划——珠峰计划,将重心转向社会治理领域。通过不断丰富大数据相关行业覆盖和产品体系,美亚柏科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协助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城市公共安全赋能。”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李剑辉 肖意 秦小艳 黄洋/文 李忠 许舜钿/图 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