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574
深政观察 | 深圳一周:不惑深圳值得热情赞美,不负深情祝福
文章
1
深政观察
2020-08-30 23:20

深政观察 | 深圳一周:不惑深圳值得热情赞美,不负深情祝福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8月24日至30日,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周。

这一周,深情的祝福如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向深圳。

深圳一如往常,不为赞歌所惑,埋头苦干开新局。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热度持续发酵,在本周达到一个高潮。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齐刷刷聚焦深圳,全方位透视深圳,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记录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在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创新成就。从中,我们可以一窥深圳成长的速度与激情,光荣与梦想。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节目中,白岩松深情讲述深圳40年成长史:1980年,中国农历猴年。那一年发行的生肖猴票,以八分的面值,后来疯狂上涨成了收藏界的传奇;那一年出生的姚明,后来长成了“中国高度”,成了小巨人。而那一年8月26号诞生的深圳经济特区,既有着生肖猴票一样的快速升值,也一路成长为中国速度和高度的代表,更成长为中国递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四十年披荆斩棘,四十载风雷激荡。越改革,越美好;越开放,越强大;越创新,越发展。40年,时间给出了答案,深圳让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昔日的边陲农业县,成长为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跑出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和风采。

四十岁,正当年。在深圳的沧桑巨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奋力前行的中国。

改革营养溢四方,创新发展敢为先。这是深圳经济特区之“特”,也是深圳先行示范区之“范”。

8月24日上午9点30分,深交所相同的上市钟声,却传达出不同寻常的意义: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正式挂牌上市。

从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到首批企业正式敲钟上市,历时不到4个月。注册制在创业板成为现实,高效率的改革节奏彰显着深圳速度,也为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献上了一份最具“深圳特色”的厚礼。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任,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

作为资本市场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顺利落地,将有力推动深圳将科技优势与金融结合,使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放大并充分发挥,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加快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前进步伐。

同时,创业板改革中首次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将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随着注册制陆续铺开,资本市场形成有望”优胜劣汰”的良性格局,推动一批高科技、新经济的科创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为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乃至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再出发,创新再发力,这是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最好方式,也是深圳先行示范区扬帆远航的澎湃动力。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8月26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一口气表决通过7项创新性重要法规,以一批高质量立法成果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礼。

这是深圳市人大史上一次性表决通过法规最多的一次常委会会议,是“史上最大招”。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也是深圳显著的城市特质之一。作为超大型城市,深圳的发展得益于一直向法治寻策问道,一直在对标世界一流城市法治经验,走出一条以改革推动和促进法治建设、以法治保障和引领改革发展的成功道路。

深圳法治底色鲜明的背后,是特区立法的硬核支撑。自1992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以来,深圳充分发挥特区立法的“试验田”作用,成为中国地方立法最多的城市,在立法上创造数十个“全国第一”。它们不仅有力促进了深圳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国家层面立法积累了成熟经验。

法治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利器,也是检验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效的试金石。去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支持深圳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前提下,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寄望深圳发挥特区立法权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突破改革发展瓶颈方面的优势,助推深圳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为先行示范区建设开路护航。

深圳是一座敢为天下先的法治之城,深圳的法治实践具有风向标意义。在此次表决通过的7项重要法规中,《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是全国首部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是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全国首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地方立法……立足创新变通,体现先行示范,是它们的显著特点;立足深圳实际,突出可推广可复制,是立法的价值取向。

深圳的立法实践,是借鉴海内外法治经验,盘活一切有益法治资源的产物。它们彰显了深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也展现了深圳促进先行示范区法治软实力增长,提升先行示范区法治建设国际竞争力的追求。

立良法,促善治。法治开路,改革提速,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必将跑出“加速度”。

深圳是广东的深圳,深圳是中国的深圳,深圳是世界的深圳。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已远超推动一城一域改革发展的范畴,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典范,在世界立起一个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城市标杆。这是深圳应有的高度自觉与卓越追求,更是每一个深圳人应有的胸襟气魄与独特价值观。

8月26日,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由粤港两地携手谋划、精心打造的新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启用。莲塘/香原围口岸是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港之间首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大型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完善深港口岸布局,实施深港跨境交通“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它的开通启用,将为湾区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便捷流通增添新动力。这有利于巩固深港之间亲如兄弟般的关系,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宽“硬联通”,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8月28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抓住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机遇,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奋力跑好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程,努力在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同时,会议特别提到要全力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强化国家战略联动发展,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协同发展,主动辐射带动,为全国全省发展多作贡献,这是深圳经济特区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也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使命。

8月27日,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中唯一一个国字头的展馆——国深博物馆(暂用名)正式动工。

与此同时,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正式开放,并拉开深圳市城市规划展序幕。这为我们打开了了解深圳的新的“窗口”,也为世界打开了观察中国的新的“窗口”。深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更立体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四十不惑。永远有胆,永远思变,永远奋进,才是深圳。

面向未来,我们决不能让意识和行动滞留于舒适区,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过安逸的小日子,决不能变成“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油腻大叔,而要向世界大声宣告:“我还是那个少年”。

40年不过是一条新的起跑线。客观地看待历史,始终保持想象力,满怀使命感、危机感再出发,在人迹罕至甚至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披荆斩棘继续砍出一条通衢大道,为中国探路,与世界共舞,这才是人们期待是深圳。

祝福深圳!看好深圳!期待你的下一个40年!

【撰文】姚龙华

编辑 董雯静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