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1071
点赞浓墨重彩,点题赋予重任,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近30处提到深圳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兴东
01-23 13:28

点赞浓墨重彩,点题赋予重任,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近30处提到深圳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省长王伟中作省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安排2024年工作。过去一年,广东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新的一年,广东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深圳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深圳“着墨”颇多。记者梳理发现,全文直接点到“深圳”两个字共有13处,点到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工作更多达近30处,既有浓墨重彩“点赞”过去一年的成绩,也直接“点题”支持赋予改革发展新的重任。

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深圳发展的肯定,更为深圳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点赞: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经济大省挑大梁,广东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呈现出韧性强、活力足的良好势头。广东制造、广东创新持续引领全国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报告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去年广东主要工作:

一是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力牵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二是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图景。

三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四是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强大动能。

五是千方百计扩内需稳外需,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进一步增强。

六是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海洋强省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七是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八是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九是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十是倾情倾力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过去一年,深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全力推动经济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深圳的努力和成绩被“看见”,也直接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比如,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全省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时提到“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深圳是全省第一个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新台阶的城市,目前正在全力以赴朝着4万亿的目标奋进,扩投资、促消稳外贸外资全力以赴,为全省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作贡献。

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报告点出了“国务院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批复横琴、前海总体发展规划”,“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今年通车后深圳与中山之间只需半小时”,“大力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22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实施‘前海金融30条’”,“前海累计引进全球头部服务商152家”,“河套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顺利开园”等工作。

在谈到科技和产业创新时,不仅点到了“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鹏城实验室”、“麒麟高端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系统、高端核磁共振设备等打破国外垄断”等深圳企业、科研机构创新成果,更是继续将“全过程创新链”这一深圳改革创新经验再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深圳在全省创新发展中的先行示范引领作用。

在谈到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时,报告对深圳扩内需、稳外需的重点举措给予点赞,其中特别提到了“深南高铁开工建设”。此外,在5G基站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促消费、发展会展经济、出口“新三样”猛增、大力引进外资等方面的总结也都有深圳贡献。

在谈到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深圳的工作成绩也频频出现。比如,“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建成深圳美术馆等一批文化新馆”,“推出舞剧《咏春》等一批广受好评的岭南精品力作”。教育、医疗、住房等深圳人关心的一件件民生实事都有点到,群众身边的大小变化都记录在了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点题: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

过去一年的成绩是面向未来、创造新辉煌的信心和底气。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这里也直接点名“深圳”派任务,“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其他各市要比学赶超、奋发有为,共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作出应有的贡献。”

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今年要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支撑带动作用

(二)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三)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五)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赢得更大市场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八)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

(九)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十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大力促进共同富裕

(十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东、平安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这十二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是对全省面上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同时也对深圳一些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赋予重任,“点题”深圳继续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需要深圳多做贡献,省政府工作报告也直接布置了任务、拿出了支持举措,“加快皇岗、沙头角等口岸重建和改扩建”,“推动修订前海合作区条例,打造融资租赁、航运服务、海工装备、国际咨询等集聚区”,“推动出台河套深圳园区条例,强化‘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统筹开发利用”,“以产业科技合作为重点,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这几个龙头舞起来,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锚定目标建设好深圳先行示范区,落实综合改革试点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

深圳是工业大市、创新强市,广东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深圳寄予厚望。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优化鹏城实验室管理机制”,“推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分中心)建成运行”,“把14个沿海城市的‘蓝色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加快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建设”。深圳锚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正全力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风口、新赛道上持续发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高速发展的动力源自改革、源自开放、源自创新。激活“三大动力”、再造新征程广东现代化建设关键新优势,这同样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关键、需要在激活“三大动力”上下功夫。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立足扩大内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都为深圳接下来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布置了任务。

此外,在城乡建设、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比如“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枢纽”“建成深中通道”,无论是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还是关切日常的民生实事,都将让深圳人享受到全省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一项项工作部署,是深圳必须扛牢的责任和使命。一次次支持赋能,也为深圳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新征程,深圳要牢牢把握国际趋势、国家战略、广东大局,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提升自身发展能级的基础上,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深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抓住深中通道开通机遇、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主动担当落实好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为推动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作出深圳更大贡献。

编辑 贺佳艺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本文作者
徐兴东
向TA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