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986
高质量发展 经济特区行 | 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再出发
文章
1
读特记者 方胜 罗莉琼/文 苗威/视频 邱海彬/图
2020-08-24 08:03

高质量发展 经济特区行 | 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再出发

收录于专题:高质量发展 经济特区行

珠海拱北口岸广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84年首次视察珠海时留下的七个大字——“珠海经济特区好”,在阳光下分外夺目。

1980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特区横空出世。从一个落后的边境农业县成长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20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珠海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二次创业”建设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

酷似“贝壳”的珠海大剧院

生态立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

8月22日9时40分,珠海香洲港码头开往外伶仃岛的轮渡上满是乘客。除了少量的岛上居民,大部分都是珠海和周边城市前往海岛度周末的游客。外伶仃岛是“百岛之市”珠海开发较早的一座离岛。岛不大而绮丽,山不高而俊秀,尤以水清石奇、环境优美深受游客喜爱。

“生态环境是外伶仃岛的根本,大家都自觉保护环境。”外伶仃岛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530吨/日,管理员谭国强向记者介绍,2015年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岛上做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出水则用于岛内绿化使用,节约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而就在污水处理厂隔壁的垃圾转运站,则汇集全岛的垃圾后外运集中处理,实现“垃圾不留岛”。

生态立市、环境优先,一直是珠海经济特区独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外伶仃岛也正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万山分局局长黄思嘉向记者介绍,珠海市积极推进美丽海岛建设向纵深发展,包括景观风貌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同时推进陆岛协调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找准生态“立足点”,使珠海从一个边境农业县成长为环境优美、生态健康、产业布局合理、城市功能区域规划科学、城市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城市。

就在8月14日,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0年7月和1-7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珠海空气质量排名再次斩获第一,这是自2018年珠海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首次取得“三连冠”,再次向市民交出亮丽的环保“成绩单”。

1980年8月,珠海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经历四次“扩容”,珠海始终秉承“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1992年,珠海率先出台了关于保护环境的“八个不准”规定,成为当时全省乃至全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为珠海生态环境保护划定了不可逾越的政策底线,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杆。其后,珠海不断创新开展生态文明立法,先后共制定44部生态文明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40年来,珠海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率先建立了生态环境指数发布机制、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率先探索“五规融合”,率先实施生态文明考核。同时,推进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绿色发展模式并列入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重点任务。

近年来,珠海更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珠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2017年,珠海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标志着珠海生态文明建设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换道超车,加快培育集成电路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8月19日6时前后,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在珠海市登陆。预警一解除,光库科技位于珠海高新区3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就如往常一样忙碌起来。在这里生产的隔离器、耦合器、波分复用器、镀金光纤等多种光学器件,将走进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光纤激光、光通讯、航空航天、传感医疗等重要行业。

成立20年来,光库科技一直专注光器件领域,其自主研发的多款无源器件在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上采用;6kW合束器、1.5kW光纤光栅等许多产品,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感恩珠海,为光库科技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良好的科研氛围、优美的生态环境、优惠的人才政策,帮助我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更多人才。”光库科技董事长王兴龙对记者说。

事实上,王兴龙本人也是这样一位被吸引到珠海“二次创业”的高端人才。他是天津大学激光博士、副教授,曾担任全球光电龙头企业OPLINK全球运营副总裁、Telesis中国区总经理。2007年,王兴龙决然地选择带着他的技术管理团队来到了珠海,作为联合创始人出任光库科技总经理,并带领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在珠海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历程中,引人才、抢时机、抓落实的例子不胜枚举。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率先实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五个统一”……多个“全国第一”见证了珠海的奋进史。特区成立之初,珠海GDP仅为2.61亿元, 2019年达到3435.89亿元,年均增长17.4%。

然而,经济规模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依然制约着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崭新起点上,珠海提出以非常之举、非常之为从“小而精”转向“大而强”,实现换道超车。

今年6月的珠海市两会上,珠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培育五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要求,珠海市有关部门迅速起草了《珠海市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写了《围绕五大新兴产业 打造千亿制造业集群》工作报告,还出台了多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文件。8月5日,中国绿色新材料(珠海)产业园揭牌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在高栏港经济区举行。总投资额超100亿元的15个新材料项目陆续签约,助力珠海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自诞生之日起,珠海经济特区就肩负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历史使命。今年,珠海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推动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优先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携手并进,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

“刷证件、按指纹、取凭条,通过一个闸机的三道门,不到半分钟就通关了!” 8月18日15时,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住在澳门黑沙环的杨小姐听闻横琴新口岸当天启用,特意约上朋友来横琴创新方游玩。她顺利地通过自助查验通道,成为从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入境珠海的首位“尝鲜者”。

随着首批旅客顺利通关,一水相隔的横琴与澳门,也告别了20年来“两地两检”的传统模式,迎来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便利。

在2.7万字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珠海”“横琴”被提及42次、“澳门”被提及90次,明确提出“发挥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在党中央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20年来,横琴口岸历经四代变迁,一路见证了珠澳两地守望相助、携手并进的发展历程。“4.0”版本的横琴口岸,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对接“软联通”的标志性项目。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牵引新时代珠海改革开放的“纲”,也是当前珠海最大的大局、大势。珠海正在举全市之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珠海横琴是珠澳合作的桥头堡。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首站就来到横琴。习近平总书记表示,10年4次来横琴,对横琴每一步发展都关心关注。10年时间,横琴新区从无到有,变化很大。我们始终要不忘初心,让这里充满创新发展活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

在横琴青年创意谷,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科技服务处高级主任钟嘉盛为记者一行兴奋地介绍澳大横琴中华医药与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情况。即将入驻横琴粤澳中医药产业园的这一项目,将为澳门大学在珠海的科技成果转化再添平台。

横琴的建设发展,为“一国两制”实践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在横琴注册的澳资企业超过2800家。从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到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一个个崭新平台载体加速打造;澳门单牌车便利入出横琴、“澳门新街坊”综合民生项目加快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落地,澳珠的“化学反应”持续升级。

在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在学习书法。

2018年10月,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伶仃洋碧波之上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个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跨海桥隧工程,使珠海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陆路相连的城市。而深珠通道、珠澳高铁枢纽、广江珠澳高铁、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谋划推进,串珠成链,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携手奋进打开了生动局面。

未来,珠海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成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龙头,还将在交通、人口、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快补短板,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引领周边城市的发展,在都市圈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心之所向,步履以往。回望来路,40年来珠海昂首阔步、昼夜兼程,推动经济特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珠海将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豪迈的步伐!

编辑 秦天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