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817
看展 | 70多年前大师关山月向西而行,展开西北写生之旅
文章
1
读特记者 尹春芳/文 齐洁爽/图
2020-08-21 15:05

看展 | 70多年前大师关山月向西而行,展开西北写生之旅

长河落日、塞外风光、驼铃声声……跨越近80载,一场连接西北与深圳的展览于8月20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现场高朋满座,人气爆棚。关山月美术馆以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的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的作品为基础,联合敦煌研究院,推出专题展——“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

关山月《(六十九)飞天·一百二十五洞》30.5 cm×22 cm  纸本设色  1943年  关山月美术馆藏

该展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已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此次展览以图片、影像、文献、艺术作品以及多媒体的方式立体呈现了关山月西北写生的艺术行旅故事以及还原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之间的交往情谊,生动细腻展现了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关山月在艺术之路上的翰墨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热忱的家国情怀。

关山月《二百四十八洞·释迦舍身图之三》 24.2 cm×30 cm  纸本设色  1943年  关山月美术馆藏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与敦煌研究院两家单位再一次联合办展,是多年友好合作的又一新起点。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推出这次展览,在推动我们重新认识敦煌和传统艺术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气磅礴,讲述细腻恢弘的艺术故事

时光流转,不变的是人的信念和执着。让我们把目光转向1943年,关山月携夫人,与赵望云、张振铎,历尽艰难,辗转跋涉,经河西走廊,入祁连山,出嘉峪关,到达敦煌临摹壁画。敦煌壁画的独特风格、雄浑瑰丽的西北景色和多民族的奇异风俗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山月《二百四十九洞六朝飞天(一)》23.6 cm×30 cm  纸本设色  1943年  关山月美术馆藏

此次展览分为“一个展览和一本书”、“向远西行”、“河西走廊”、“敦煌烛光”、“冰雪生活”、“回望”等几部分,完整地还原了关山月整个西北之行的艰难旅程与创作,讲述了他在抗战时期身处民族危难与文化追寻的复杂情境中,坚持“行万里路”之志,出山远行深入民族民间,一路作画办展的细腻而恢宏的艺术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认为,此次展览的学术性非常强,关山月西北写生是在近现代美术史新旧交融的背景下展开的。除了临摹壁画之外,关山月的西北主题的山水画也呈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为他以后的主题性创作提供了支持。

关山月《哈萨克妇女》 30.6 cmx 41.3 cm  纸本设色  1945年  关山月美术馆藏

关山月艺术基金名誉理事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关怡在开幕现场也讲述了父亲写生的故事。她说,今年是关山月诞辰108周年,这个展览是献给他最好的纪念。她回忆说,当时条件特别艰苦,物资短缺。父亲是靠着母亲拿着蜡烛或油灯照亮壁画,这样才能临摹。

关山月《西北少数民族写生32 塔尔寺庙会人像速写》 25.8 cm×36 cm  纸本设色  20世纪40年代  关山月美术馆藏

时空叠加,多媒体方式“还原”现场感

作为一场内容丰富的展览,如何用最合适的展陈方式,传递出展览的特点和价值,这也是此次展览策展团队思考的重点。

多媒体交叉应用、多角度立体呈现、多形式深入挖掘,视频、图片、作品、场域空间交相辉映,此次展览可谓亮点多多,看点十足。

走进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展厅,首先进入观众眼帘的是一个特别的小厅,即此次展览的“引子”部分。在背景板的图片上还原了1945年关山月在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的现场。彼时,展览展出西北写生以及临摹敦煌壁画作品100多幅。郭沫若为《塞外驼铃》和《蒙民牧居》两幅作品题诗作跋。是年八月,关山月在成都举办“西南、西北写生和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展”。于右任为《鞭马图》题词:“冰雪生活,英雄气度,勒马沙场,祖国永护。”在重庆和成都举办的纪游画展是关山月西行写生的阶段性总结,而后于1948年8月8日出版的《关山月纪游画集第一辑•西南西北旅行写生选》正是最好的记录,这本书籍也在展览中呈现出来。

在此次展览的展陈策划程平看来,展览不仅仅完整地还原了他整个西北之行的艰难旅程与创作,更包含关山月与同时代艺术家的交往与情谊以及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展览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我们力图还原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的艺术家。”

“时空叠加”是程平对此次展览的一个概括。在展厅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时空穿梭的细节。比如,正式进入第一部分展厅,观众看到的是鸣沙山驼队的背板,现场西域风格的音乐更是瞬间将观众带入茫茫的沙漠之中。

关馆的“数字人文”项目也恰如其分的运用在此次展览中。在触屏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沙漠的影像。观众还可以通过触屏进一步了解关山月去往西北写生的路线和人际交往情况。声音、视觉、触觉等等多种方式共振,让观众秒速“穿越”。

策展团队还在关山月作品的呈现方式上下足功夫。譬如,关山月的敦煌临摹画作被放置在单个的立体空间,营造出“洞窟”的即视感。这无疑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程平告诉记者,策展团队还找到了关山月临摹的其中一幅作品所在的249洞窟,别出心裁在现场搭建了这个洞窟,跟敦煌洞窟一样,在黑暗的环境里,观众需要手持着烛光一边欣赏关山月的作品,一边感受敦煌壁画的魅力。

在一面主题墙上,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丁澜翔的论文《从“塞外生客”到“中华民族象征”的骆驼形象——关山月《塞外驼铃》与驼运图像的新观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他深入分析骆驼这一形象当时在抗战背景下的象征意义,为展览的学术性添薪加柴。

情谊绵长,人文情怀历久弥新

在莫高窟考察临摹古代壁画的日子时里,关山月历尽了在今天已经难以尽述的艰难,由于莫高窟是坐西朝东,只有在上午光线比较好,下午到了三四点钟后,洞窟里就漆黑一片了。因此关山月夫妇,每天早早带着画具进洞窟,靠着妻子手举暗淡的油灯,艰难地进行临摹。晚年,关山月手书“敦煌烛光长明”来纪念这段难忘的经历。

敦煌壁画的发现和临摹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事件,敦煌壁画的画法和气韵无疑丰富了民族绘画的形式,并为其提供了变革的依据。这是关山月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临摹活动。在展览的“敦煌烛光”这一板块,我们可以观赏到关山月的临摹作品。

关山月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放置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大背景中,我们可以得到更深层的体会。这些前辈艺术家们艰难跋涉,为苦苦探寻的民族文化自信所付出的努力令人肃然起敬。

另一方面,关山月以岭南写生之法入画,描绘西北民族的雪域山水与异域风情,是传统雪景山水的现代表达,既突破了中国画的技法,亦展现了真实的中华多民族融合的丰富本相。在他一系列写生作品中,我们可以观赏到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生活习惯等等,对当下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时代温度,获得观众好评如潮

这是一场“有温度”的展览。我们在其中看到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的情感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下,得以在展览中被妥帖的关照着。

过去的老照片、艺术家之间互赠的照片、互画的肖像图、行走的路线、作品里的风土人情……无一不值得细细品读,久久回味。

观众曾先生用“专业又充满人文关怀”来形容此次展览。作为“艺术迷”,他曾看过很多展览,但这次展览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展陈方式非常用心,色调选了暗色系,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展品珍贵。但最重要的是,我在展览中看到的一个个很生动的人。他们是艺术家,他们也是时代中的个体。展览背后的这些故事也值得我们好好挖掘。”

整个展览看下来,让市民陈女士印象最深的是关山月爱国情怀。她特别喜欢关山月的那张大尺幅作品《鞭马图》。在这个作品旁边,策展团队还将关山月在敦煌临摹的以马为主题的两幅作品并置,形成一种参照,展现敦煌临摹对其艺术的影响。陈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在抗战背景下,关山月先生以艺术为武器,一路举办画展,一路宣传抗战。在当时的民族危机背景之下,他通过这些作品寄托了抵御外敌、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愿望。”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21年6月26日,观众可以前往观看。

编辑 昌慧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