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086
李商隐悲观忧郁,叶嘉莹却通过读他化解苦难
文章
1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08-05 19:54

李商隐悲观忧郁,叶嘉莹却通过读他化解苦难

有这样一位诗人。

白居易是他的迷弟,王安石、郑板桥等人也是他的拥趸。

他的诗缠绵悱恻、悲观忧郁、难以捉摸。

他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他是大唐诗坛上最后一颗耀眼的星星。

他,是李商隐。

有这样一位先生。

很多人知道她是因为他将毕生积蓄捐赠南开。

前总理温家宝曾称赞她“心灵纯净、志向高尚,诗作给人以力量,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她被世人称为中国当代最后一位先生。

“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是她自我写照。

她,是叶嘉莹。

李商隐和叶嘉莹同样有着坎坷多艰的一生。不同的是,李商隐在诗文中悲观忧郁,叶嘉莹却通过李商隐的诗来化解苦难,向阳而生。

李商隐的一生

他出生在官宦人家,“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天资初显。而世事难料,九岁,父亲去世,他作为长子忍悲扶灵归乡,童年也就此结束。守孝三年后,家贫如洗。

李商隐“拥书贩舂”维持生计。幸得族叔爱护,亲授学业。为重振家族,16岁前往洛阳谋求功名却屡屡碰壁。幸得令狐家赏识而入仕,但却因与王家之女结姻而卷入党争,处境尴尬,左右为难。

于是他被一贬再贬,也与其妻常年天各一方。38岁,妻子猝然离世,未能得见最后一面。这之后,他南下梓州度过六年。45岁辞官回到长安。46岁与世长辞。

叶嘉莹的一生

她出生书香名门,自幼熟读诗书,衣食无忧。“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正是她的写照。

1941年,她17岁,母亲因病去世,而彼时故土已沦丧,父亲跟随政府辗转音信全无。她作为长姐,悲痛之余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生活。

1948年,她24岁,南下结婚,后随丈夫去往台湾。不久,丈夫深陷囹圄,她带着襁褓中的孩子寄人篱下,艰难生活。后丈夫获释却性情暴躁,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承受来自丈夫的责怨。

两个女儿结婚后她以为苦难终于结束,她的大女儿却在1976年,她52岁时遭遇车祸离世。78年改革开放后,她得到批准,回到大陆执教至今。

李商隐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波折,一波又一波的打击让他更加沉溺于他所熟悉的诗歌世界,他只能通过构建他自己的诗文乐园来排解现实中无处可诉的悲痛、抑郁和深情。

他的诗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影,因此总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意志。其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华美而隐晦,而后世人对他诗文的研究总是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是而非,以致有前人感慨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也经历了类似乃至更甚的波折,李商隐至少生活在和平统一的时代,而叶嘉莹的前半生却一直处在战乱动荡的年代。

也许正是她经历的这些苦难岁月,和她自幼诵读诗文而种下的对古典诗词的敏锐感受,让她能够进入并对李商隐的那个凄婉悲观世界感同身受。叶嘉莹自己说她六七岁背诗,十二三岁读诗之时就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

但人与人终归还是不同的,李商隐的一生让他沉溺于悲观之中,而叶嘉莹却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困境中凭借着诗歌给予的力量化解苦难,重新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当年也曾经喜欢过李商隐的忧郁、悲观的性格,可是我后来从李商隐的忧郁、悲观中转化出来了。”

01 余芳虽已尽,眉黛总春山

在台湾寄居亲戚家的叶嘉莹生活困顿,早已丧失了写诗的闲情逸致。然而多年写诗的习惯让她经常梦中得句,此后她便将其与李商隐的诗句用进来,写成绝句三首,此为其一——

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

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

前两句即为叶嘉莹梦中所得。“换朱成碧余芳尽”,叶嘉莹远离故土亲人来到台北,却世事难料寄人篱下,她的芳华都在这样的苦难中度过。她曾经也希望像莲花一样度苍生,但现实无情,她连自保都艰难,所以“变海为田夙愿休”。

“总把春山扫眉黛”是李商隐《带赠二首》中的句子。在离愁别恨中的女子,就算丈夫不在,每天依然要化妆,总把眉黛扫成春山的样子。这个像春山一样的眉黛,总是哀愁的。

“雨中寥落月中愁”是李商隐《端居》中的句子。家人的书信没有收到,归家的梦想没有着落,在远方陪伴他的只有一张空床而已。而在雨天和月光下,台阶下的青苔长满树叶红遍,也是落寞忧愁的。

叶嘉莹虽然遭遇到种种的不幸,虽然“换朱成碧余芳尽”,芳华都断送了,虽然“变海为田夙愿休”,愿望理想也都没有达到,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总把春山扫眉黛”,仍然要坚持她的美好,虽然是寂寞的,或者虽然是悲哀、痛苦的,“雨中寥落月中愁”。如此,李商隐的哀愁转而变成对美好的不懈坚持和希望。

02 得梦中荷花,转悲哀之境

有一次,她独独梦到了一句“独陪明月看荷花”。一句不成诗,于是她就用李商隐的诗,把前面三句凑上了。而这三句也是摘自于李商隐不同的诗中——

一春梦雨常飘瓦,万古贞魂倚暮霞。

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

“一春梦雨常飘瓦”出自李商隐的《重过圣女祠》。此诗吟咏的是一位圣女及其居所,抚今追昔,“如果有一个美丽的男子,他如果能够在这里,跟这个女神仙能够相遇,那么两个人能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一直到上天去问有没有紫芝,有没有长生不老这样的幸运。”而此句出自颔联,意在渲染祠堂的迷蒙仙气。“整个春天,雨丝飘动在瓦上,迷迷蒙蒙的,就像那女子的梦一样迷离,在瓦上飘飞。”

一春梦雨常飘瓦

“万古贞魂倚暮霞”出自李商隐的《青陵台》。这首诗源自一个悲哀的殉情故事,而李商隐在最后则在感叹人生难料——等闲飞上别枝花,或许你的坚贞不渝只是你一人的游戏而已。“这两个相爱的人死去,在青陵台畔。落日西斜的时候,“万古贞魂倚暮霞”。这么美丽的云霞,就作为贞洁的、对爱情持守的那个韩凭妻子的背景,那美丽的黄昏的晚霞,都是那贞洁的、痴情的女子的身影。”

“昨夜西池凉露满”出自李商隐的《昨夜》。他不逃避花的开落、人的衰老死亡,唯独可惜心头的火光被遮蔽。“昨天晚上,我在西池的水边,天上洒下了满天的寒凉的露水。我仰望天上的明月,据说天上的月亮中有一棵桂花树,‘桂花吹断月中香’,我就是到不了月宫,我希望能闻到月中桂花的香气,可是桂花的香气被狂风吹断了。我不仅不能到达月宫,连桂花的香气也不能闻到。李商隐总是进一步写他的悲哀,写他的失落,写他的无可挽回。”

叶嘉莹就把这样的三句互不相干的诗凑到了一起,凑得很像是天生如此。她说——

“也许你平生的追求、你的梦想、你的感情,像“一春梦雨常飘瓦”;可是你的持守、你的坚定、你的志意,却“万古贞魂倚暮霞”。以你这样的感情,以你这样的持守,你面对的是什么?——“昨夜西池凉露满”,昨天晚上我一个人在水池旁边,满天的寒凉的露水,我“独陪明月看荷花”。”

前三句单独拎出来都是李商隐在讲他对人生的怅惘失落,而叶嘉莹把他们合在一起就将其中的悲哀转变成了宁静淡泊,她要陪天上的明月看水中那不染尘土的荷花。

03 反用其意,而广其情

1947年,叶嘉莹以诗自解作《绝句二首》,仍是从李商隐诗中转变而来。她首章用义山《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韵,而反其意;次章用旧作《鹧鸪天》词韵,而广其情——

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

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李商隐怀才不遇,向长安去的途中写下《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李商隐骑着一匹年迈疲倦的老马由函谷关向东而行,身边漫是被吹散的断梗飘蓬。他就这样一天天只与风沙为伴,不知前路是否有人在等待他,亦不知前路是否存知己。若置身其中便可知他的落寞与忧郁。

但叶嘉莹用其韵却改其情——

“一任流年似水东”,人生是不可逆转的,她任凭年华流逝,像东流的逝水一去无还。但是她知道,“莲华凋处孕莲蓬”,在莲花的花瓣零落的时候,它里边有莲蓬,莲蓬里边有莲子。她一辈子教书讲诗,“天池若有人相待”,只要有一个人因为她的讲解而真的喜欢了诗,能够把诗传承下去,她“何惧扶摇九万风”,这种九万风的遥远、劳苦她是无所畏惧的。由此一来,李商隐的落寞不幸就变成了坦然无畏。

其后她用旧作《鹧鸪天》词韵而广其情——

“不向人间怨不平”,人生肯定有很多不幸的事情,叶嘉莹更是经历了中国近代最动荡的几十年。“相期浴火凤凰生”,凤凰浴火才能重生,人也只有经历苦难方能蜕变。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她教了一辈子书却说“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只要她吐出来的丝有人能够把它织成锦就足够了,她说这是她老年的狂言。

叶嘉莹曾说,最好的诗词都是表现“弱德之美”。诗词存在于苦难中,也承受着苦难,因此是弱的。但在苦难中,人要承受住,要有自己的操守,要完成自我,这就是“弱德”。

或许正是这叶先生自己概括出来的“弱德”让她能够理解李商隐,并且有能量将李商隐的忧郁凄美转而向上,找到人生的光亮。

编辑 曹亮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