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893
深圳打造“老有颐养”标杆城市 “1336”养老服务体系了解一下
文章
1
读特记者 刘思笑
2020-07-31 14:58

深圳打造“老有颐养”标杆城市 “1336”养老服务体系了解一下

7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迈向老有颐养专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市民政局副局长皮勇华、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孙美华、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伟华、深圳健康养老学院院长倪赤丹在会上介绍了深圳养老服务发展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深圳于7月出台了《深圳市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紧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和老年人口发展关键“窗口期”,以工程化、项目化推动项目落地,力争实现“有备而老”“渐富渐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深圳坚持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两侧发力,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充分放权与有效监管双管齐下,保障基本与普惠养老双向并举,围绕三大变革,七大策略,提出了17项工程67个项目。

▲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

发布会上,廖远飞从深圳市养老政策、养老设施、老年人福利保障等六个方面的变化介绍了深圳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养老服务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民生事业,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事业与产业并举的发展原则,老年人福利和养老服务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为深圳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廖远飞说。

据悉,近年来,深圳先后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加快实现“老有颐养”,7月出台的《关于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全面形成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1336”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供给体系、支付体系和监管体系,确保兜底养老服务保障有力、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可及、非基本养老服务充分发展、养老产品服务丰富优质,让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1336”养老服务体系解析

何为“1336”养老服务体系?发布会上,皮勇华做了详细了介绍。

“1336”的“1”为搭建一个平台。深圳的养老服务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养老“管理+服务”系统,统筹推进规范、多级联动的智能化服务、大数据应用、全流程监管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1336”的第一个“3”为凝聚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力量。“1336”的第二个“3”为夯实政府保障基本、居家社区联动、机构专业照护三种服务。

最后的“6”为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六个层级。市级承担统筹、指导、管理、评价职责。区级落地实施各项政策措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全面覆盖、纵横协同、便捷高效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到2025年底,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家长者服务中心,每个社区至少建设一家长者服务站。全市进入老龄化的社区实现社区长者服务站点100%全覆盖。实施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项目。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出了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和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新要求。深圳虽然是个年轻的移民城市,但老年人数量并不少,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33.76万户籍老年人,还有大量来深居住的非户籍老年人,老年人口发展呈现出增长快、密度高、候鸟型、空巢化的趋势。”皮勇华介绍说,在此背景下《实施方案》的出台,即使为了落实国家、省有关要求,也是为了前瞻谋划,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此外,晶报APP记者还了解到,深圳已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将专业人才培养纳入深圳紧缺人才培养目录。2018年成立由市民政局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合作探索“前校后院”,“校院融合”等产教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学历教育,设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养老领域智库组织,参与深圳市养老服务领域的顶层设计。同时,深圳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意见》,鼓励开展老年服务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将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作为战略任务统筹规划、系统推进。目前深圳在生命健康、老年人可穿戴设备、照护康复产品和智能照护平台等领域,培育了一批跻身行业前列的企业。

深圳将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推动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多部门联合出台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民办养老机构资助标准,新增一张养老床位资助4万元;收住户籍失能老年人最高资助每月600元;医养结合机构和五星级养老机构奖励30万元,相关资助范围和标准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目前,深圳全市现有111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由社会力量运营,68家由政府免费提供场地,符合条件的可获得50-100万元不等的资助。

深圳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

会上,孙美华介绍了深圳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情况。据介绍,“医养结合”是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医疗需求服务的新机制,主要提供养老、医疗、护理、康复、辅助与心理精神支持等服务,是积极应对老龄化而建立的新型工作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养”到哪,“医”就跟到哪。”孙美华介绍,现在老年人主要有三个场所养老,一是“机构养”,如社会福利中心;“社区养”,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年人将来在家里面居家养老。这三种途径,深圳目前已经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政策层面上,出台制度,探索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支撑、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在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准上,深圳市相关部门推进医院-社康融合发展,改革现有专家进社区模式,以市属医院为龙头,汇聚全市高水平专家,组建心血管疾病等13个医防融合专家团队,老年病专家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就是以市人民医院牵头,带动全市的老年病专家一起下社康,一起来提高社康的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驻社康机构开展人才培训、业务指导、坐诊带教和技术支持等,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学术引领与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依托家庭医生的平台,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实现居家健康养老。在制度保障上,依托家庭医生推进社区医养结合,鼓励引导社康中心与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健康食谱、健康讲座、健康体检、中医保健、慢病管理、巡诊转诊等系列服务。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有养老机构50家,医疗服务已实现了全覆盖;对投入运营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也都跟社康建立医养结合机制。

福田区全面推进“老有颐养”工作

朱伟华就福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及推进老有颐养有关情况做了介绍。

据悉,福田区一直积极应对与日俱增的养老需求,实现多个“第一”:“五有五化”的都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全国第一批入选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老龄办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区福利中心PPP模式,是全省第一家区级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改革项目,并且成功创建为五星级养老机构;第一个在区级层面建立落实城市更新项目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机制;园东八角楼托养中心,是全市第一家建成的社区托养机构。福田区还先后引入了万科、国寿、世联、美国护明德等大型养老企业在福田落地养老项目;已经初步形成覆盖全面、层级健全、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朱伟华表示,福田区将率先示范、勇当尖兵,针对《实施方案》的17项工程67个重点项目,现正起草出台“1+3”文件,福田区会逐项分解落实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聚焦“热点”、消除“痛点”、打通“堵点”、接上“断点”,全面推进“老有颐养”工作。

(晶报供稿)

编辑 刘珂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