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1461
“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说这句话的院士走了
文章
1
大武汉客户端
2022-11-05 11:22

“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说这句话的院士走了

11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这位华中科技大学首位院士、老校长,他的一生成果斐然。

作为机械专家,他着眼于工程实际,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使国内传统机械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科学家,他敏锐地察觉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在我国首倡智能制造,将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紧密结合;

作为教育家,他担任华科大校长期间,带领学校跻身“211”行列,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人之一;

他还深耕古典诗词创作,诗词结构严谨,格调高雅,将国学和科学巧妙融合。

他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前不久,杨叔子对爱人徐辉碧说:“回顾我这一生,在党的培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工作,我是幸福的。”

杨叔子和夫人徐辉碧

留学后毅然回国

迎难而上攻克国际难题

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是杨叔子幼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杨叔子生在书香世家,幼年时随父亲躲避抗日战火,无法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5岁起便在革命元老的父亲杨赓笙指导下念古书。直到9岁入高小学习时,他已遍读《四书》与《诗经》《书经》,唐诗三百首与百篇古文更是烂熟于心。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心中埋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1981年,他被公派到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为期一年。临近访问期满,美国方面以优厚的待遇来挽留杨叔子,希望他延期返华。当时,他的一年工资只相当于600美元,而在国外,一位教授年薪至少数万美元。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国?”杨叔子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回国后,他在华中工学院大力推进时间序列分析在国内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开设了《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工程应用》这门研究生课程,及时把国外先进成果传递回国,填补了国内在时间序列研究领域的空白,使得中国的时间序列研究达到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1984年底,他与同事接下了一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用仪器自动检测出钢丝绳中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量。长期以来,国内外均未找到对钢丝绳断丝数量进行准确定量检测的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叔子素来的行事风格是“见困难就上”,他相信中国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攻克这一国际性难题。

仅花一年工夫,他们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这一系列仪器在断丝定量检测技术方面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家发明奖。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在国际仍处于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也运用到了油田的抽油管上。

像钢丝绳的断丝定量检测这样的机械设备诊断难题,只是杨叔子解决众多理论及实践课题中的一个。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机械设备日益增多,对机械设备进行诊断便成为现代工业技术研究的热点,杨叔子迅速进入了机械设备诊断领域,做起机械“医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发起智能制造工程,杨叔子敏锐地注意到人工智能与机械制造相融合的新趋势。将人工智能引入机械工程,提升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成为杨叔子科研生涯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凭着这些创新成果,1991年,58岁的杨叔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杨叔子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院士。

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虽是理工生,杨叔子却浪漫细腻,热爱写诗。在他的自传《往事沉钩》中,每翻两三页就会出现他写的古诗。无论是留校、入党、结婚等人生大事,还是送别同事、外出旅行、阅读书籍等日常感怀,他都用诗歌来抒发和记录。60余年来写下千余首诗稿。

爱好文学的他,也尤其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率先倡导在全国高校尤其在理工科高校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图为20世纪90年代初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1993年,时任校长的杨叔子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说:“中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学位,我赞成,因为改革开放要用外语;但是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竟然也可以拿到学位。请问校长,这应作何解释?”

杨叔子将这封信带到了校长办公会上。

在他的提议下,一个我国高等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决定诞生了:不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学位证书。同时,系列人文讲座也在他的倡导下开始创办。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由此发端,并迅速席卷全国,清华、北大、南开等名校纷纷加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大潮。

要求博士生背《论语》

语文不及格不发毕业证

多年来,他对自己的博士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严格要求,就是博士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后来又加上了《论语》的前七篇。这一“另类”要求也给杨叔子带来了不少争议,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浮躁、焦虑和压抑,他坚信自己是对的,因为工程师不能成为“文(人文文化)盲”。

图为杨叔子给本科生上课

“背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浮躁的心宁静下来,让人的精神升华起来。”

杨叔子是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素质讲堂的倡导和推行者。1993年之后,在他出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4年多时间里,他大力推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这所理工院校掀起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其影响力波及全国高校。

杨叔子在高校中倡导并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使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旗帜。图为1995年,杨叔子与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后交流

每晚教学楼阶梯教室挤满了学生,人文素质讲堂成为一代华科人的记忆,成为时代的风景线。不少外校学生也从三镇各处慕名而来。永远不够坐的260多个阶梯座位,即便是江城炎夏时节,悬挂在空中的也只有5只老式吊扇;有时同一时间有几个人文讲座,也只能让那些著名的学者们屈就更小的教室。

直到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给每一个学子都深刻地烙上“人文”痕迹——所有学生,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不发学位证;理工科学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科学分,否则不能毕业;“中国语文”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不及格不发毕业证。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他多次公开呼吁,取消中学文理分科,改革中小学课程体系,开展素质教育。“文理分科培养出的是1/4人,甚至是1/8人。”在许多公开场合,杨叔子都毫不留情地直陈其弊,“分科太细,甚至学工的不懂理,更不懂文,学机械的不懂电气,学制造的不懂汽车,如何能有交融和创新?”

杨叔子院士对人文学科的倡导,也在学生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担任校长期间经常深入学生中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图为1995年与学生在一起

就在今年9月举行的华中科技大学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引用了杨叔子的一段话:“大学教育必须把科学和人文融合起来,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他以此寄语新生,为国成才而不仅是个人求学,关注学术而不仅是关注学分,要成为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大老校长杨叔子去世,享年89岁》)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甘霖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