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9747
中山深化“预受理机制”改革,“拿地即动工”渐成常态
文章
1
中山日报
2022-09-13 10:21

中山深化“预受理机制”改革,“拿地即动工”渐成常态

7月20日,鼎立森有机硅光学材料研发、销售、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在板芙镇智装园“拿地即动工”(资料图片)。记者 余兆宇 摄

“提前半个月办理预受理手续,今年7月13日拿地即开工,现在已打完桩,施工顺利的话,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封顶。”9月9日上午,中山市达尔科光学有限公司总裁熊大章谈起“拿地即动工”模式时表示,这让企业对扎根中山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我们局先‘自我改革’,把公开出让供地业务提速70%以上。再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强力推动‘跨部门改革’,边试点落地边理顺流程,如今已经形成预受理与正式审批无缝对接常态化。过去项目从拿地到动工至少需要三四个月,如今项目从土地成交到进场施工在一天之内完成逐渐成为‘新常态’。”市自然资源局开发利用科科长龙贵光说。

目前,全市已有48宗项目用地采取“拿地即动工”模式,中山产业项目用地“拿地即动工”常态化机制,在2022年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解决企业项目“迫切落地”难题

博爱七路,中山达尔科光学总部大楼施工现场,工人们在抢赶工程进度。这个7月13日实现拿地即动工的项目,眼下已经完成打桩工作,正在建设地下室,按照达尔科总裁熊大章的计划,大楼最快明年上半年实现封顶,明年底就能投用。

对于达尔科来说,时间就是机会。这家孵化于2009年、正式成立于2011年的光学仪器制造企业,主要设计生产反光杯光学元件、路灯透镜、工矿灯透镜、汽车灯透镜等产品,应用于日常家电照明和汽车、安防、医疗和通用照明等领域,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2020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我们10年增长了100多倍,从最初的一台机一条线,到如今扩大到100多条线,年产值达到1.5亿元,有迫切的增资扩产需求。”今年在火炬区拿到一块5亩的土地,用以建设总部大楼,并且在一个月内实现“拿地即动工”,对达尔科和熊大章来说,“正当其时,如虎添翼。”

从2011年达尔科正式在火炬区成立,熊大章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基本每两年就要搬一次厂,“有时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工厂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有时是因为房东不再续约,期间我们到翠亨租了1万平方米厂房,还在广西贵港拿下100多亩土地建设了一个新的生产基地,又把销售和研发中心安置在东区,这些算是相应的对策和布局。”

本次达尔科拿到的5亩地块,采用带项目出让的模式,火炬区政府对后续开发有明确要求,在投资规模、产值回报、税收以及规划设计都划出标准线。虽然地块不大,却规划建设12层高约50米的大楼,使用面积约1.3万平方米,满足了企业研发、销售和试产生产功能。

因为项目选择了“拿地即动工”审批模式,熊大章表示:“我几乎不用参与其中,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政府保姆式服务’。”火炬区派出贴身服务工作人员,指导企业准备材料,带着企业办理人员一个个环节办下来,同时还建立微信群,遇到问题时有相关部门在线上对接指导。“只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就完成审批,加上前期准备材料,大概是一个月的时间。整个流程因为政府部门采用预受理和容缺受理,有时缺的东西再回头补就可以了。”他说。当他把办理过程分享给朋友时,朋友都羡慕不已。

有了这样的经历,熊大章常向上下游的客户推介中山光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够带动更多企业扎根中山做强这一产业。

■问题导向是改革“源动力”

“我们以前去镇街调研时,常听到企业反馈增资扩产或落地用地难以落实的情况。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除了用地空间不足,审批流程冗杂也是原因之一。”龙贵光回顾改革原因时说。

他们分析问题后发现,按照传统的供地流程,从项目准入、编制出让方案到发布出让公告、成交后签订合同、规划报建、施工报建等,各个审批环节互为前置、环环相扣,不仅涉及部门流程多、耗费时间长,一旦其中一环出现问题,项目就容易停滞不前甚至就此搁置。

对于企业和项目而言,落地为王,效率至上,节省时间是最直接、最实在的红利。如何解决“审批跑长征”和“加快项目落地”矛盾?惟有自我改革。

2019年,中山市探索开展“拿地即动工”改革,目标是为产业项目审批打通“绿色通道”,把中山打造成为全国企业办事最便捷、项目落地最快速的城市之一。2020年8月,首宗“拿地即开工”项目——火炬区利诚检测总部项目,从工业用地出让成交到动工仅145分钟。至今,全市共推动45宗公开出让项目用地“拿地即动工”,最快仅用时11分钟,不断刷新纪录。今年,还推动了2宗公建项目用地和1宗集体工业用地“拿地即动工”。

今年,市自然资源局立足于镇街推动更多类型项目用地“拿地即动工”的迫切需求,于8月份出台《中山市建设用地协议出让、划拨、集体流转预受理实施方案》,将预受理机制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公益公建、“工改”、集体流转等项目用地,将预受理机制全面覆盖至划拨、出让的新供应用地,正式建立新供应用地“拿地即动工”常态化机制。

“这一机制仍在继续探索创新,尤其针对更为大量的存量产业用地,迫切需要通过审批提速,让企业就地增资扩产早日动工见效,探索实行工业用地规划条件变更及签订补充协议业务融合,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综合手段,最大限度压缩项目用地审批时间,推动更多产业项目提速增效。” 龙贵光介绍了下一步推进的重点工作。

■自我改、跨部门改形成“新常态”

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2019年, 国土、规划职能合并,为产业项目审批自我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市自然资源局将原来属于国土、规划的职能强力整合,把内部每个审核环节和时间压缩,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内部建立起常态化会审沟通机制,大大压减供地审批时限,把公开出让供地业务提速70%以上,为整个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项目落地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招商、规划报建、环保等多个部门以及市镇衔接。单靠一个部门自我内部改革,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跨部门改革,形成联动效应。怎么改?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这时,改革意愿强烈的火炬区成了试点。

2020年,火炬区试点以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的统筹创新,希望将项目从拿地动工常规的三四个月,尽量提速。据火炬区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火炬区经科局党总支书记苏炳洪介绍,打破常规的行政审批创新机制成为提速的着力点,经过市镇两级多部门梳理,着重从土地挂牌到土地摘牌中间发生的行政审批流程中寻找突破点。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通力合作,待用地成交当日,立即同步启动正式业务审批工作,为项目落地开辟一条“快速绿色通道”。

通过火炬区试点,2020年8月全市首宗产业项目“拿地即动工”落地,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随后两年,中山市建设用地预受理的服务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拿地即动工”模式在多个镇街落地开花,从个案变为常态,从部分领域覆盖到全领域,实现了只要项目方一有需求,行政服务部门必有响应的良性互动。

【新闻延伸】

中山“拿地即动工”为何

能够成为全省典型经验?

龙贵光总结说,预受理机制重点是通过审批制度改革,重塑业务流程,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前置并联预审核,主动靠前服务,提前把审批前的工作做好,从而实现企业拿地马上获批动工。

首先,审核前置提速,让企业“等地期”变“预审期”。预受理机制充分利用各类土地出让公告、批前公示、成交公示等“空档期”,将审批关口前移,提前对拿地后的签订合同、办规划、审施工图、报施工等审批环节进行预审,大幅压减审批时间。

其次,部门联审提速,让部门“接力跑”变“并排跑”。在收到预受理申请后,市各部门同时实行容缺受理、联动审批,打破审批部门和审批环节的壁垒,实现预审意见“互认”,全面提升审批速度。

第三,信息审批提速,让“人员跑”变“数据跑”。采用数字化手段,在正式审批1个工作日内将预审意见转化为正式证书,无需纸质文件流转,让信息“多跑路”,实现预受理到正式审批的无缝切换。

最后,导办服务提速,由“项目找人”变“人跟项目”。由政府指派专人为企业提供全程“一对一”导办服务,让用地手续办理由政府“坐等审批”转为“主动服务”,由企业在多个部门“来回跑”变为“零跑动”,享受高效精准的“一站式”服务。

龙贵光表示,虽然国内其他城市在产业项目审批中也有“预受理”和“容缺审批”,但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的项目,更多从具体的点着手,而且一般分“成交即办证”“拿地即动工”(或“交地即动工”)两个阶段实施。而中山,两年多来,在顶层设计和操作流程上不断进行梳理优化,突破了许多难题,实现成交、办证、拿地、动工一步到位,比一般的“拿地即动工”或“交地即动工”速度更快,形成可复制的改革经验,继而变成常态化机制,正在不断覆盖更宽广的领域。

(原标题《打破审批“万里长征” 项目落地“百米冲刺” 中山深化“预受理机制”改革,“拿地即动工”渐成常态》)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